一种用于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的坡面复合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27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的坡面复合层,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治理技术领域。它包括边坡(7),所述的边坡(7)上设有多个正方形状的边坡框格(6),边坡框格(6)内铺设有双向土工格栅(4),其特征在于:在双向土工格栅(4)上方依次设有植被混凝土层(3)和木质纤维层(2),在木质纤维层(2)上方还覆盖无纺布层(1),双向土工格栅(4)的上部通过主锚杆(5)固定在边坡(7)上,双向土工格栅(4)的下部通过辅锚杆(8)固定在边坡(7)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便、耐雨水冲刷、能防止水土流失、能增加边坡稳定性和提高边坡植被覆盖率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的坡面复合层
本技术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的坡面复合层。
技术介绍
在边坡生态治理中,为克服短时暴雨冲刷的问题,硅酸盐水泥作为粘结材料被引入植生基材当中,形成了植被混凝土技术。植被混凝土,简称植被砼,又名“植生混凝土”、“绿化混凝土”、“生态混凝土”等,植被混凝土是指能够适应绿色植物生长、又具有一定的防护功能的混凝土及其制品。虽然植被混凝土有效地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但是由于基材中加入硅酸盐水泥等碱性物质,使基材的pH值大于7,因此植被混凝土技术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植被生长受基质材料胁迫、养护过程中土壤养分流失、植被容易退化、生长状况不良和生理活性不高等。这些问题很可能导致植被混凝土技术的护坡效果变差,使防护工程无法达到长久护坡、生态恢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的坡面复合层,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便、耐雨水冲刷、能防止水土流失、能增加边坡稳定性和提高边坡植被覆盖率的坡面复合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的坡面复合层,包括边坡,所述的边坡上设有多个正方形状的边坡框格,边坡框格内铺设有双向土工格栅,其特征在于:在双向土工格栅上方依次设有植被混凝土层和木质纤维层,在木质纤维层上方还覆盖无纺布层,双向土工格栅的上部通过主锚杆固定在边坡上,双向土工格栅的下部通过辅锚杆固定在边坡上。本技术所述双向土工格栅的横向和纵向网孔边长各为40mm。本技术所述主锚杆和辅锚杆呈7字状,主锚杆和辅锚杆的前端呈切割斜面,主锚杆和辅锚杆的弯头长度≥50mm。本技术所述植被混凝土层的厚度为6-8cm。本技术所述木质纤维层的厚度为1-2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1、能有效改善植被混凝土的土壤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由于在植被混凝土层上还铺有一层木质纤维材料层,木质纤维能够较好的改善土壤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抗侵蚀能力,保水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持续的养分使其迅速发芽生长形成植被覆盖。本技术植被长势良好,植被覆盖度达到90%以上,能耐雨水冲刷,有效防止水土流失。2、能增加边坡的稳定性。本技术将主锚杆和辅锚杆的形状设计成7字状,而且要求主锚杆和辅锚杆弯头的长度≥50mm,这样能提高锚杆的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能有效防止边坡上的岩土体发生滑坡或塌方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无纺布层,2-木质纤维层,3-植被混凝土层,4-双向土工格栅,5-主锚杆,6-边坡框格,7-边坡,8-辅锚杆,9-植被。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的坡面复合层,包括边坡,所述的边坡上设有多个正方形状的边坡框格,边坡框格内铺设有土工格栅,所述的双向土工格栅为双向塑料土工格栅。在双向塑料土工格栅上方依次设有植被混凝土层和木质纤维层,在木质纤维层上方还覆盖无纺布层,无纺布层的材料为100%涤纶长丝无纺布。双向土工格栅的上部通过主锚杆固定在边坡上,双向土工格栅的下部通过辅锚杆固定在边坡上。本技术所述的土工格栅型号为TGSG45-45,单位面积质量为520g/㎡,应变在2%时,其纵向抗拉强度为20.6kN/m,横向抗拉强度为22.6kN/m,横向和纵向网孔边长各为40mm。本技术所述的植被混凝土层的厚度为6-8cm,植被混凝土由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种植土、保水剂和有机肥按比例配制而成,植被混凝土通过空压机、干式混凝土喷射机组成的喷附机组喷附在双向土工格栅的上方。本技术所述的木质纤维层的厚度为1-2cm,木质纤维为符合《喷播用木质纤维》(LY/T2142-2013)标准的客土水力喷播用纤维,木质纤维层中添加有混合乔灌草种子。本技术固定土工格栅的主锚杆为三级螺纹钢(HRB400),其直径16mm、长度500mm,辅锚杆为三级螺纹钢(HRB400),其直径12mm、长度300mm。主锚杆和辅锚杆呈7字状,主锚杆和辅锚杆的前端呈切割斜面,主锚杆和辅锚杆的弯头长度为50mm。主锚杆和辅锚杆沿网孔最上缘以70°-80°的角斜向钉入边坡,弯头也向上钉入边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的坡面复合层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的坡面复合层,包括边坡(7),所述的边坡(7)上设有多个正方形状的边坡框格(6),边坡框格(6)内铺设有双向土工格栅(4),其特征在于:在双向土工格栅(4)上方依次设有植被混凝土层(3)和木质纤维层(2),在木质纤维层(2)上方还覆盖无纺布层(1),双向土工格栅(4)的上部通过主锚杆(5)固定在边坡(7)上,双向土工格栅(4)的下部通过辅锚杆(8)固定在边坡(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的坡面复合层,包括边坡(7),所述的边坡(7)上设有多个正方形状的边坡框格(6),边坡框格(6)内铺设有双向土工格栅(4),其特征在于:在双向土工格栅(4)上方依次设有植被混凝土层(3)和木质纤维层(2),在木质纤维层(2)上方还覆盖无纺布层(1),双向土工格栅(4)的上部通过主锚杆(5)固定在边坡(7)上,双向土工格栅(4)的下部通过辅锚杆(8)固定在边坡(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的坡面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土工格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东杨大白李星周艳梅杨凯杨依林杨蓉勾亚超杨建华马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市政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