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宪坤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移动的河道挡水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2562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河道挡水墙,包括底座和钢筋,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一端外壁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凹槽四周内壁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浇筑有挡水机构,且底座靠近挡水机构一侧的顶部外壁浇筑有衡重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动方便,便于运输,移动后便于固定,稳定性较好,使用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不容易渗漏,混凝土和石板的组合使用,使挡水墙的稳定性更加,挡水效果好,另外,拥有显示屏显示水位和智能警示的功能,设计具有人性化,实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河道挡水墙
本技术涉及挡水墙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河道挡水墙。
技术介绍
洪水是人类的天敌,每年由于洪水带来的财产经济的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数不胜数,为了抵挡洪水的侵害,人类利用建造挡水墙来尽可能的减少洪水带来的灾害,挡水墙保证了城镇和重要工矿企业、沿江河、海岸区(部分海塘)的防洪安全或其他特殊要求所采用的一种混凝土或圬工挡水建筑物,又称防汛墙,防洪墙的作用与堤相同,由于城市沿江一带有交通要道,建筑群密集,有时因已建工程的限制,或因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或因土源所限,只得采用防洪墙,以减少占地和拆迁,河道的防汛一般也利用挡水墙,当雨季到来时,河水可能会漫过河床,对河两岸的房屋造成危害,所以需要在河道的两边建造防水墙来抵挡洪水,传统的方法是人工用沙袋搭建简易的防水墙来抵挡洪水,这种方法效率低,浪费人力物力,且抵挡洪水的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河道挡水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河道挡水墙,包括底座和钢筋,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移动的河道挡水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移动的河道挡水墙,包括底座(1)和钢筋(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缸(13),所述液压缸(13)活塞杆的一端外壁焊接有支撑板(14),且支撑板(14)与凹槽四周内壁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板(14)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万向轮(15),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浇筑有挡水机构,且底座(1)靠近挡水机构一侧的顶部外壁浇筑有衡重台(2),所述衡重台(2)的顶部外壁和挡水机构靠近衡重台(2)的一侧外壁均粘接有防水卷材(3),所述挡水机构远离衡重台(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杆(12),且支撑杆(12)远离挡水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河道挡水墙,包括底座(1)和钢筋(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缸(13),所述液压缸(13)活塞杆的一端外壁焊接有支撑板(14),且支撑板(14)与凹槽四周内壁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板(14)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万向轮(15),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浇筑有挡水机构,且底座(1)靠近挡水机构一侧的顶部外壁浇筑有衡重台(2),所述衡重台(2)的顶部外壁和挡水机构靠近衡重台(2)的一侧外壁均粘接有防水卷材(3),所述挡水机构远离衡重台(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支撑杆(12),且支撑杆(12)远离挡水机构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外壁上,所述挡水机构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板(5),且安装板(5)靠近衡重台(2)一侧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液位传感器(4),所述安装板(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显示框(6),且显示框(6)远离液位传感器(4)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坤李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孟宪坤李燕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