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767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水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其包括壳体和芯体,其中所述壳体为顶部开口且内部具有空腔的结构,所述壳体的侧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芯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芯体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防滑凸块;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一个泄流孔,所述泄流孔的底端与所述芯体的上表面相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能够及时的将芯体上的水通过泄流孔排出,从而增强防滑效果,并且方形圈除连接作用外还能起到防磨损和防磕碰的效果,增强了该浮体的结构强度。

A floating body of a wate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ate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floating body of a wate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latform, which includes a shell and a core, wherein the shell is a structure with an opening at the top and a cavity inside, and the side of the shell is extended outward and arranged with a connecting ear; the core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body.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re is evenly distributed with a plurality of anti slip convex blocks, and at least one discharge hole is open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discharge hole is flat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re body. The floating body of the wate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latfor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timely discharge the water from the discharge hole in the core, thereby enhancing the anti skid effect, and the square ring can also play the effect of anti wear and anti collision, and enhance the structure strength of the floating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水上光伏发电
,具体是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目前已经广泛的投入使用,其依靠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利用光电效应而产生能够被人们使用的电能,随着该技术的日趋成熟,光伏发电具有成本低、可再生、不产生废弃物等多种优点。但是由于光伏发电站需要建设在日光充足、地域平坦且广阔的地区进行铺设成百上千个太阳能电池板,占地面积巨大,而随着城市用地和农业耕地的日趋紧张,土地紧缺严重制约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湖面或海面上建设光伏发电站应运而生,并且由于海面阳光充足并且平坦,与在地面相比较更利于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从而避免了占用土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水上光伏发电平台主要是将太阳能电池板架设在能够在水面上漂浮的浮体上,其中浮体中包括供维护人员行走的行走浮体,现有技术中的行走浮体通常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虽然浮力性能较好,但是由于表面容易被海水打湿,维护人员在其上行走时非常容易滑倒。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浮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具有防滑功能的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包括壳体和芯体,其中所述壳体为顶部开口且内部具有空腔的结构,所述壳体的侧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芯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芯体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防滑凸块;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一个泄流孔,所述泄流孔的底端与所述芯体的上表面相齐平。优选地,所述防滑凸块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壳体侧壁的上边缘。优选地,所述泄流孔共为6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每侧各有3个。优选地,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方形圈,所述方形圈的四角端部各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一个连接耳。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为设置有破浪体,所述破浪体为截面向下突出的拱形。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材质为含氟高聚物,所述方形圈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所述芯体的材质为高密度聚苯乙烯泡沫。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能够及时的将芯体上的水通过泄流孔排出,并且防滑凸块能够与水分离从而增强防滑效果。此外,方形圈与连接耳一体成型,并且通过凹槽与壳体固定,除连接作用外还能起到防磨损和防磕碰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了该浮体的结构强度。通过壳体底部的破浪体能够使该浮体在水面上保持平衡,避免出现晃动而使维护人员跌倒。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底部朝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公开的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包括壳体1和芯体2,其中所述壳体1为顶部开口且内部具有空腔的结构,所述壳体1的侧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耳31;所述芯体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芯体2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防滑凸块21;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一个泄流孔11,所述泄流孔11的底端与所述芯体2的上表面相齐平。上述结构能够使溅落积流在芯体2表面的水及时的从泄流孔11排出,保持该浮体上表面干燥,并且通过防滑凸块21的设置,有效的使维护人员的脚底与水分离,从而大大增强了防滑性能。进一步的,所述泄流孔11共为6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两侧,每侧各有3个。结合附图2所示,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在图中可以看出,所述防滑凸块21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壳体1侧壁的上边缘。该结构的优点在于当维护人让意外滑倒时,脚部受到壳体1侧壁的阻挡而不会滑出该浮体,提高了维护人员的安全性。并且所述壳体1侧壁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方形圈3,所述方形圈3的四角端部各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一个连接耳31。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大大加强该浮体的结构强度,使该浮体长期在水面上磕碰以及遭受人员踩踏而不会损害,延长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底部朝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壳体1的底部为设置有截面向下突出的拱形的破浪体12,通过设置所述破浪体12,能够大大加强浮体在水中的平衡度,减少了浮体的晃动程度。除上述技术方案以外,为了提高该浮体的使用寿命和浮力性能,所述壳体1的材质为含氟高聚物,如聚四氟乙烯,所述方形圈3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所述芯体2的材质为高密度聚苯乙烯泡沫。当然,凡是与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浮体结构相同的后续专利技术创造,尽管使用其他材料制成,也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芯体,其中所述壳体为顶部开口且内部具有空腔的结构,所述壳体的侧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芯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芯体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防滑凸块;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一个泄流孔,所述泄流孔的底端与所述芯体的上表面相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芯体,其中所述壳体为顶部开口且内部具有空腔的结构,所述壳体的侧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芯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芯体上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防滑凸块;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一个泄流孔,所述泄流孔的底端与所述芯体的上表面相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块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壳体侧壁的上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光伏发电平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孔共为6个,分别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孙莹莹施昌利杨中凡丁杰陈玲娟田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利亚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