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用海水淡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67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渔船用海水淡化设备,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中通过第一分隔板分隔成上部的淡化腔和下部的收集腔;淡化腔的中心处垂直的设有一圈第一挡壁,围绕形成的空间为加热腔;第二分隔板顶部设有第二挡壁,围绕形成的空间为预热腔;海水进液管底部封闭,海水进液管自上而下穿过设备壳体和第二分隔板、并固定在第一分隔板上,海水进液管的外壁上倾斜向上的设有若干喷淋孔,喷料孔与海水进液管相连通;海水进液管的外侧设置第一加热管组、第二加热管组和第三加热管组,淡化腔顶部盘旋的设有冷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小了体积,提高了利用率,提高了淡化效果,节约了能源。

Desalination equipment for fishing boat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a water desalination equipment for fishing boats, including the equipment shell, the equipment housing divided into the desalination cavity and the lower collection cavity of the upper part through the first separation plate, and the center of the desalination cavity is vertically equipped with a first wall of retaining wall and a heating cavity around the formed space, and the top of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 retaining wall. Surrounding the formation space is a preheating cavity,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closed,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through the equipment shell and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fixed on the first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awater inlet pipe is inclined upward with a number of sprinkler hole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the outside of the sea water inlet pipe is set outside. The first heating pipe group, the second heating pipe group and the third heating pipe group are set up, and the cooling tub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desalination cavity. The invention reduces the volume,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improves the desalination effect and saves the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渔船用海水淡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渔船用海水淡化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小型渔船出海捕鱼,一般出海作业时间为1周到2个月,在此期间的生活所需淡水要自带储备,这就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如果时间太长,自带淡水就很容易变质,无法饮用,再例如:自带淡水量有限,假如遇到意外情况,淡水就不够用,直接威胁到渔民的人身安全,还有就是:如果自带太多的淡水,就会占用船上宝贵的载重和空间;正因为存在上述问题,渔民都无法长期出海,即便是出海,也是快出快回,都是在附近的海面打捞,这样就大大减低了渔民的捕捞数量和质量,也严重影响到渔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为了满足渔民更多淡水的需求,市场上迫切的盼望能有一个船用小型太阳能供电海水淡化机的产生。专利CN201710146377.1公开了船用小型太阳能供电海水淡化机,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机工作台,所述海水淡化机工作台上的一端有抽取海水的水泵,所述抽取海水的水泵和右侧的内置滤网的海水容器连接,所述内置滤网的海水容器和右侧的高压水泵连接,所述高压水泵和右侧的第一级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器连接,所述第一级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器和右侧的高压水泵连接,所述高压水泵和右侧的第二级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器连接,所述第二级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器和带有杀菌消毒功能的淡水容器连接,所述内置滤网的海水容器和右侧的高压水泵之间安装有阀门,所述第二级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器和带有杀菌消毒功能的淡水容器之间安装有阀门。专利CN201010039761.X公开了一种用发动机冷却水和排气加热海水通过横管降蜡蒸发的海水淡化装置,由发动机、发动机排气管、发动机冷却水管、冷却水循环泵、海水进水口、海水循环管、海水循环泵、淡水箱、发动机排气换热器、海水喷淋管、若干水平横管、抽气管、送蒸汽管以及水蒸汽泵等组成,海水由海水循环泵打到发动机排气换热器过热后,从喷淋管喷下,发动机冷却水从水平横管流动,加热海水蒸汽。蒸汽由水蒸汽泵从抽气管抽出,通过换热后到淡水箱与冷海水换热成水。虽然上述专利均能起到海水淡化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分布方式的局限,使其海水淡化效果不佳,占地面积大,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渔船用海水淡化设备,减小了体积,提高了利用率,提高了淡化效果,节约了能源。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渔船用海水淡化设备,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中通过第一分隔板分隔成上部的淡化腔和下部的收集腔;淡化腔的中心处垂直的设有一圈第一挡壁,第一挡壁的截面形状为上小大小的等腰梯形结构,第一挡壁顶部水平的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上呈圆周状分布的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上向外倾斜的设有出气管,第一挡壁、第二分隔板和第一分隔板围绕形成的空间为加热腔;第二分隔板顶部垂直的设有一圈第二挡壁,第二挡壁、第二分隔板和设备壳体围绕形成的空间为预热腔;海水进液管底部封闭,海水进液管自上而下穿过设备壳体和第二分隔板、并固定在第一分隔板上,海水进液管的外壁上倾斜向上的设有若干喷淋孔,喷料孔与海水进液管相连通;海水进液管的外侧设置第一加热管组、第二加热管组和第三加热管组,第一加热管组由若干第一加热管呈圆周状分布组成,第二加热管组由若干第二加热管呈圆周状分布组成,第三加热管组由若干第三加热管呈圆周状分布组成,第一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高度相同且小于第一挡壁的高度,第二加热管穿过第二分隔板进入预热腔中;淡化腔顶部盘旋的设有冷却管,冷却管位于第二挡壁的外部,出气管朝向冷却管设置;淡化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导流板,导流板自外向内倾斜向下设置,导流板位于冷却管的下方,导流板与第一挡壁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1-3cm;海水进液管的进液管与第一管道相连接,冷却管的进液管和出液端分别于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相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与第四管道相连接,第四管道用于抽入海水,第三管道用于排出海水;收集腔内垂直的设有一圈第三挡壁,第三挡壁将收集腔分隔成废液收集腔和淡水收集腔,废液收集腔位于淡水收集腔的内部,第一分隔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成圆周状设置在第一挡壁内侧并与废液收集腔相连通,第一分隔板上还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成圆周状设置在第一挡壁外侧并与淡水收集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隔板底部设有圆锥体结构的导向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壁中设有空腔,空腔中填充玻璃棉。进一步的,所述废液收集腔中设有一层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壁的外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为8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均包括电加热管,电加热管外部包覆一层绝缘层,绝缘层外部包覆一层金属导热层,金属导热层外部包覆一层喷淋层,喷淋层由聚四氟乙烯为材料制备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管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减小了体积,提高了利用率,提高了淡化效果,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附图标记设备壳体1、第一分隔板2、淡化腔3、收集腔4、第一挡壁5、第二分隔板6、出气管7、加热腔8、第二挡壁9、预热腔10、海水进液管11、喷淋孔12、第一加热管组13、第二加热管组14、第三加热管组15、冷却管16、导流板17、第一管道18、第二管道19、第三管道20、第四管道21、第三挡壁22、废液收集腔23、淡水收集腔24、第一通孔25、第二通孔26、导向块27、玻璃棉28、过滤网29、电加热管30、绝缘层31、金属导热层32、喷淋层33。如图所示渔船用海水淡化设备,包括设备壳体1,设备壳体中通过第一分隔板2分隔成上部的淡化腔3和下部的收集腔4;淡化腔的中心处垂直的设有一圈第一挡壁5,第一挡壁的截面形状为上小大小的等腰梯形结构,第一挡壁顶部水平的设有第二分隔板6,第二分隔板上呈圆周状分布的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上向外倾斜的设有出气管7,第一挡壁、第二分隔板和第一分隔板围绕形成的空间为加热腔8;第二分隔板顶部垂直的设有一圈第二挡壁9,第二挡壁、第二分隔板和设备壳体围绕形成的空间为预热腔10;海水进液管11底部封闭,海水进液管自上而下穿过设备壳体和第二分隔板、并固定在第一分隔板上,海水进液管的外壁上倾斜向上的设有若干喷淋孔12,喷料孔与海水进液管相连通;海水进液管的外侧设置第一加热管组13、第二加热管组14和第三加热管组15,第一加热管组由若干第一加热管呈圆周状分布组成,第二加热管组由若干第二加热管呈圆周状分布组成,第三加热管组由若干第三加热管呈圆周状分布组成,第一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高度相同且小于第一挡壁的高度,第二加热管穿过第二分隔板进入预热腔中;淡化腔顶部盘旋的设有冷却管16,冷却管位于第二挡壁的外部,出气管朝向冷却管设置;淡化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导流板17,导流板自外向内倾斜向下设置,导流板位于冷却管的下方,导流板与第一挡壁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1-3cm;海水进液管的进液管与第一管道18相连接,冷却管的进液管和出液端分别于第二管道19和第三管道20相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与第四管道相连接,第四管道21用于抽入海水,第三管道用于排出海水;收集腔内垂直的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渔船用海水淡化设备

【技术保护点】
渔船用海水淡化设备,其特征为,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中通过第一分隔板分隔成上部的淡化腔和下部的收集腔;淡化腔的中心处垂直的设有一圈第一挡壁,第一挡壁的截面形状为上小大小的等腰梯形结构,第一挡壁顶部水平的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上呈圆周状分布的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上向外倾斜的设有出气管,第一挡壁、第二分隔板和第一分隔板围绕形成的空间为加热腔;第二分隔板顶部垂直的设有一圈第二挡壁,第二挡壁、第二分隔板和设备壳体围绕形成的空间为预热腔;海水进液管底部封闭,海水进液管自上而下穿过设备壳体和第二分隔板、并固定在第一分隔板上,海水进液管的外壁上倾斜向上的设有若干喷淋孔,喷料孔与海水进液管相连通;海水进液管的外侧设置第一加热管组、第二加热管组和第三加热管组,第一加热管组由若干第一加热管呈圆周状分布组成,第二加热管组由若干第二加热管呈圆周状分布组成,第三加热管组由若干第三加热管呈圆周状分布组成,第一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高度相同且小于第一挡壁的高度,第二加热管穿过第二分隔板进入预热腔中;淡化腔顶部盘旋的设有冷却管,冷却管位于第二挡壁的外部,出气管朝向冷却管设置;淡化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导流板,导流板自外向内倾斜向下设置,导流板位于冷却管的下方,导流板与第一挡壁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1‑3cm;海水进液管的进液管与第一管道相连接,冷却管的进液管和出液端分别于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相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与第四管道相连接,第四管道用于抽入海水,第三管道用于排出海水;收集腔内垂直的设有一圈第三挡壁,第三挡壁将收集腔分隔成废液收集腔和淡水收集腔,废液收集腔位于淡水收集腔的内部,第一分隔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成圆周状设置在第一挡壁内侧并与废液收集腔相连通,第一分隔板上还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通孔成圆周状设置在第一挡壁外侧并与淡水收集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渔船用海水淡化设备,其特征为,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中通过第一分隔板分隔成上部的淡化腔和下部的收集腔;淡化腔的中心处垂直的设有一圈第一挡壁,第一挡壁的截面形状为上小大小的等腰梯形结构,第一挡壁顶部水平的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上呈圆周状分布的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上向外倾斜的设有出气管,第一挡壁、第二分隔板和第一分隔板围绕形成的空间为加热腔;第二分隔板顶部垂直的设有一圈第二挡壁,第二挡壁、第二分隔板和设备壳体围绕形成的空间为预热腔;海水进液管底部封闭,海水进液管自上而下穿过设备壳体和第二分隔板、并固定在第一分隔板上,海水进液管的外壁上倾斜向上的设有若干喷淋孔,喷料孔与海水进液管相连通;海水进液管的外侧设置第一加热管组、第二加热管组和第三加热管组,第一加热管组由若干第一加热管呈圆周状分布组成,第二加热管组由若干第二加热管呈圆周状分布组成,第三加热管组由若干第三加热管呈圆周状分布组成,第一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高度相同且小于第一挡壁的高度,第二加热管穿过第二分隔板进入预热腔中;淡化腔顶部盘旋的设有冷却管,冷却管位于第二挡壁的外部,出气管朝向冷却管设置;淡化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导流板,导流板自外向内倾斜向下设置,导流板位于冷却管的下方,导流板与第一挡壁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1-3cm;海水进液管的进液管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吕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