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板材磨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32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铜板材磨光机构,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在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顶板、磨光机构、夹紧机构和工作台,所述的顶板下表面的前端处设有滑轨,所述的磨光机构包括移动气缸、移动板、导向杆、调节螺杆和磨光件,所述的移动气缸设在左支撑板内侧,所述的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移动板的一侧相连,位于移动板下方的调节螺杆端与磨光件相连,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L型板,所述的顶板上设有喷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磨光机构和喷水机构,随着移动气缸的移动,将固定在工作台上的铜板材在降温的情况下,实现了磨光的作用,确保了铜板材的反射程度一致性。

A copper plate grind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pper plank polishing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 left supporting plate and a right support plate. A roof, a polishing mechanism, a clamping mechanism and a working table are arranged from upper to lower between the left support plate and the right support plate. The front end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rail. The polish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moving cylinder and a movement. The piston rod of the moving cylinder is connected to one side of the moving plate, and the adjusting screw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polishing part under the moving plate. The clamp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cylinder, the second cylinder, the third cylinder, and the fourth gas. The 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praying mechanism, and a L typ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pl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polishing mechanism and the water spray mechanism are set. With the movement of the moving cylinder, the copper plate fixed on the working table has the effect of polish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oling, and the consistency of the reflection degree of the copper sheet is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板材磨光机构
本技术属于金属板材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铜板材磨光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生产铜板材时,为了使使其反射光斑亮度均勻一致,一般会使用金相砂纸将切割好的金屬板一面即正面磨光,现有的技术中一般是人工拿着金相砂对铜板材表面处理,费事费力,磨光不均匀;在为了防止摩擦起热,也是人工在铜板材表面洒水,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自动实现对铜板材表面磨光、提高铜板材表面反射均匀度和自动对摩擦处降温的铜板材磨光机构,尤其适合用于生产铜板材工艺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板材磨光机构,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在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顶板、磨光机构、夹紧机构和工作台,所述的顶板下表面的前端处设有滑轨;所述的磨光机构包括移动气缸、移动板、导向杆、调节螺杆和磨光件,所述的移动气缸设在左支撑板内侧,所述的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移动板的一侧相连,所述的移动板上设有调节螺孔,所述的调节螺杆从移动板下端穿过调节螺孔,且位于移动板上方的调节螺杆端通过固定螺母设在移动板上,所述的移动板上表面的右侧垂直设有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上端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位于移动板下方的调节螺杆端与磨光件相连,所述的磨光件包括底座、金相砂纸,所述的底座为长方形块,在长方形块的底壁外表面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的金相砂纸设在长方形块的底壁外表面上,且金相砂纸的四周均超过环形卡槽的四个外边缘,环形卡圈与环形卡槽配合,环形卡圈依次卡在金相砂纸、环形卡槽上;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L型板,所述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对称设在工作台上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L型板的竖梁、第二L型板的竖梁相连,所述的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对称设在工作台上的前、后两侧,且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三L型板的竖梁、第四L型板的竖梁相连,所述的工作台上靠近四个气缸处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和四出水孔,每个出水孔分别与竖管相连,所述的竖管设在工作台的下方,所述的竖管的下方设有废水收集箱,所述的废水收集箱上设有废水出口;所述的顶板上设有喷水机构,所述的喷水机构包括总管,在顶板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的顶板的下表面设有总管,所述的总管两端为封闭,在总管的一侧设有总进口,所述的总进口与进水口的下端通过下连通管相连,所述的总管的另一侧设有多个流水口,所述的进水口的上端通过上连接管与水箱相连,所述的上连接管上设有水泵。进一步,所述的移动气缸通过固定板设在左支撑板内侧。进一步,所述的调节螺孔设在移动板的中左侧处。进一步,所述的金相砂纸为W7金相砂纸。进一步,所述的环形卡槽为朝向长方形块内侧凹陷的。进一步,所述的总管设在滑轨的后侧。进一步,下连通管的上端与进水口的下端端口处通过焊接设在顶板上。进一步,所述的水箱通过底板设在右支撑板外侧壁上。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磨光机构和喷水机构,随着移动气缸的移动,将固定在工作台上的铜板材在降温的情况下,实现了磨光的作用,确保了铜板材的反射程度一致性,可自动实现对铜板材表面磨光、提高铜板材表面反射均匀度和自动对摩擦处降温,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磨光件的仰视图。图3是顶板的仰视图。图中:1、左支撑板2、右支撑板3、顶板4、工作台5、滑轨6、移动气缸7、移动板8、导向杆9、调节螺杆10、磨光件11、固定螺母12、铜板材13、底座14、金相砂纸15、环形卡圈16、第一气缸17、第二气缸18、第三气缸19、第一L型板20、第二L型板21、竖管22、废水收集箱23、总管24、流水口25、上连接管26、水箱27、水泵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板材磨光机构,包括左支撑板1、右支撑板2,在左支撑板1、右支撑板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顶板3、磨光机构、夹紧机构和工作台4,所述的顶板3下表面的前端处设有滑轨5;所述的磨光机构包括移动气缸6、移动板7、导向杆8、调节螺杆9和磨光件10,所述的移动气缸6设在左支撑板1内侧,所述的移动气缸6的活塞杆与移动板7的一侧相连,所述的移动板7上设有调节螺孔,所述的调节螺杆9从移动板下端穿过调节螺孔,且位于移动板7上方的调节螺杆9端通过固定螺母11设在移动板7上,通过调节固定螺母11,此时可以改变调节螺杆9与工作台4的高度,进而改变磨光件10与待磨光的铜板材12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移动板7上表面的右侧垂直设有导向杆8,所述的导向杆8上端设有与滑轨5相配合的滑块,设置的导向杆8,使移动板左、右移动时,起到对其导向的作用,防止在摩擦时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而出现偏移、错位的现象;位于移动板7下方的调节螺杆9端与磨光件10相连,所述的磨光件10包括底座13、金相砂纸14,所述的底座13为长方形块,在长方形块的底壁外表面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的金相砂纸14设在长方形块的底壁外表面上,且金相砂纸14的四周均超过环形卡槽的四个外边缘,环形卡圈15与环形卡槽配合,环形卡圈15依次卡在金相砂纸14、环形卡槽上,当需要更换金相砂纸14时,此时可以取下环形卡圈15,更换新的金相砂纸14后,将环形卡圈15扣合在环形卡槽内即可;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16、第二气缸17、第三气缸18和第四气缸、L型板,所述的第一气缸16、第二气缸17对称设在工作台4上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气缸16、第二气缸17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L型板20的竖梁、第二L型板21的竖梁相连,所述的第三气缸18、第四气缸对称设在工作台4上的前、后两侧,且第三气缸18、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三L型板的竖梁、第四L型板的竖梁相连,将待磨光处理的铜板材12放在工作台4上的第一L型板19的竖梁、第二L型板20、第三L型板的竖梁、第四L型板之间,然后分别启动第一气缸16、第二气缸17、第三气缸18和第四气缸19,将铜板材12固定在工作台4上的最佳位置,所述的工作台4上靠近四个气缸处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和四出水孔,每个出水孔分别与竖管21相连,所述的竖管21设在工作台4的下方,所述的竖管21的下方设有废水收集箱22,所述的废水收集箱22上设有废水出口;所述的顶板3上设有喷水机构,所述的喷水机构包括总管23,在顶板3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的顶板的下表面设有总管23,所述的总管23两端为封闭,在总管23的一侧设有总进口,所述的总进口与进水口的下端通过下连通管相连,所述的总管23的另一侧设有多个流水口24,所述的进水口的上端通过上连接管25与水箱26相连,所述的上连接管25上设有水泵27,水泵27将水箱26内的冷却水抽取到上连接管25,然后沿着进水口,进入到总管23内,顺着下连接管从每个流水口24流出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气缸6通过固定板设在左支撑板1内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螺孔设在移动板7的中左侧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金相砂纸14为W7金相砂纸。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环形卡槽为朝向长方形块内侧凹陷的,环形卡圈15卡在环形凹槽内后的环形卡圈15外边缘与长方形块的底壁外侧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在摩擦时,凸出的环形卡圈15会破坏铜板材。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总管23设在滑轨5的后侧。本实施例中,下连通管的上端与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铜板材磨光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板材磨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在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顶板、磨光机构、夹紧机构和工作台,所述的顶板下表面的前端处设有滑轨;所述的磨光机构包括移动气缸、移动板、导向杆、调节螺杆和磨光件,所述的移动气缸设在左支撑板内侧,所述的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移动板的一侧相连,所述的移动板上设有调节螺孔,所述的调节螺杆从移动板下端穿过调节螺孔,且位于移动板上方的调节螺杆端通过固定螺母设在移动板上,所述的移动板上表面的右侧垂直设有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上端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位于移动板下方的调节螺杆端与磨光件相连,所述的磨光件包括底座、金相砂纸,所述的底座为长方形块,在长方形块的底壁外表面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的金相砂纸设在长方形块的底壁外表面上,且金相砂纸的四周均超过环形卡槽的四个外边缘,环形卡圈与环形卡槽配合,环形卡圈依次卡在金相砂纸、环形卡槽上;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L型板,所述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对称设在工作台上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L型板的竖梁、第二L型板的竖梁相连,所述的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对称设在工作台上的前、后两侧,且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三L型板的竖梁、第四L型板的竖梁相连,所述的工作台上靠近四个气缸处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和四出水孔,每个出水孔分别与竖管相连,所述的竖管设在工作台的下方,所述的竖管的下方设有废水收集箱,所述的废水收集箱上设有废水出口;所述的顶板上设有喷水机构,所述的喷水机构包括总管,在顶板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的顶板的下表面设有总管,所述的总管两端为封闭,在总管的一侧设有总进口,所述的总进口与进水口的下端通过下连通管相连,所述的总管的另一侧设有多个流水口,所述的进水口的上端通过上连接管与水箱相连,所述的上连接管上设有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板材磨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在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顶板、磨光机构、夹紧机构和工作台,所述的顶板下表面的前端处设有滑轨;所述的磨光机构包括移动气缸、移动板、导向杆、调节螺杆和磨光件,所述的移动气缸设在左支撑板内侧,所述的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移动板的一侧相连,所述的移动板上设有调节螺孔,所述的调节螺杆从移动板下端穿过调节螺孔,且位于移动板上方的调节螺杆端通过固定螺母设在移动板上,所述的移动板上表面的右侧垂直设有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上端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位于移动板下方的调节螺杆端与磨光件相连,所述的磨光件包括底座、金相砂纸,所述的底座为长方形块,在长方形块的底壁外表面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的金相砂纸设在长方形块的底壁外表面上,且金相砂纸的四周均超过环形卡槽的四个外边缘,环形卡圈与环形卡槽配合,环形卡圈依次卡在金相砂纸、环形卡槽上;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L型板,所述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对称设在工作台上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L型板的竖梁、第二L型板的竖梁相连,所述的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对称设在工作台上的前、后两侧,且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兴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清森朗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