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丽琴专利>正文

一种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5133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其结构包括触控屏、支撑台、支撑座、接线孔、左接电柜、支撑基座、右接电柜、第一控制板、第二控制板、工作面板、话筒接入口、调节按钮、流量显示仪表,触控屏设有触控板、保护外框、电子感应板、电传输头,保护外框与支撑台的表面胶连接,触控板黏合在保护外框的表面,电子感应板电连接在触控板的下方,电传输头设有两个并且等距均匀的分布在电子感应板的左右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的触控屏,使人们改按钮控制为触屏控制,更好的实现对工业控制设备的管理,触控控制使人们更加容易控制,并且信息的传输速率较快,提高工作的效率。

An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manage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management device, which consists of a touch screen, a support table, a support seat, a connection hole, a left electric cabinet, a supporting base, a right electric cabinet, a first control board, a second control board, a work panel, a microphone access port, an adjustment button, a flow volume display instrument, and a touch panel with a touch panel. It protects the outer frame, the electronic induction board and the transmission head to protect the surface of the outer frame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support platform. The touch control board is bond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outer frame, and the electronic induction plat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under the touch control plate. The transmission head is provided with two and evenly spaced distributions on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electronic induction board. Effect: through the touch screen, people change the button to control the touch screen, better realize the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touch control make people more easy to control, and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information is fast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属于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在工业控制领域,通常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控机)主要由底板(如无源或有源底板)、功能板(如CPU1-1全长卡或CPU1-1半长卡)、机箱等组成。工控机一般都是应用在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内,每个工控机对应了一台设备,一般一条大型生产线或者生产区内,存在多个工控机。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574719.0的种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涉及工控计算机
,它包括一组工控计算机、一组计算机监控模块、定位模块、数据处理及无线传输模块和远控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监控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的感应头分别通过支架安装在工控计算机的机箱内;所述定位模块是GPS定位芯片,所述GPS定位芯片安装在工控计算机的机箱内,现有技术人们通常是通过按钮对设备进行操作,长期使用不仅会导致按钮坏掉,并且按钮的传输速率较低,无法将人们的指令迅速的进行传输,容易错过控制的最佳时机,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人们通常是通过按钮对设备进行操作,长期使用不仅会导致按钮坏掉,并且按钮的传输速率较低,无法将人们的指令迅速的进行传输,容易错过控制的最佳时机,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其结构包括触控屏、支撑台、支撑座、接线孔、左接电柜、支撑基座、右接电柜、第一控制板、第二控制板、工作面板、话筒接入口、调节按钮、流量显示仪表,所述触控屏胶连接在支撑台正面的左端,所述支撑台为L型结构,所述流量显示仪表装设在触控屏的右侧并且与支撑台内部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调节按钮等距均匀的分布在流量显示仪表的下方,所述工作面板设在支撑台的表面,所述话筒接入口穿过工作面板上表面的中心,所述第一控制板、第二控制板均镶嵌在工作面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控制板并列连接于第一控制板的右侧,所述第一控制板、第二控制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互相平行,所述支撑座垂直焊接在支撑台的下方,所述支撑基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座的底部,所述接线孔穿过支撑座的左侧表面,所述左接电柜与右接电柜均嵌套在支撑座的内部,所述左接电柜水平固定在右接电柜的左侧,所述触控屏设有触控板、保护外框、电子感应板、电传输头,所述保护外框与支撑台的表面胶连接,所述触控板黏合在保护外框的表面,所述电子感应板电连接在触控板的下方,所述电传输头设有两个并且等距均匀的分布在电子感应板的左右两端。进一步地,所述左接电柜与右接电柜的表面均设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话筒接入口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话筒接入口的外径直径为6-8cm。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基座与工作面板互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按钮与流量显示仪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基座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承压能力强。进一步地,所述话筒接入口能接入话筒直接与工控设备进行对接,便于人们更好的进行管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的触控屏,使人们改按钮控制为触屏控制,更好的实现对工业控制设备的管理,触控控制使人们更加容易控制,并且信息的传输速率较快,提高工作的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触控屏-1、支撑台-2、支撑座-3、接线孔-4、左接电柜-5、支撑基座-6、右接电柜-7、第一控制板-8、第二控制板-9、工作面板-10、话筒接入口-11、调节按钮-12、流量显示仪表-13、触控板-101、保护外框-102、电子感应板-103、电传输头-10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其结构包括触控屏1、支撑台2、支撑座3、接线孔4、左接电柜5、支撑基座6、右接电柜7、第一控制板8、第二控制板9、工作面板10、话筒接入口11、调节按钮12、流量显示仪表13,所述触控屏1胶连接在支撑台2正面的左端,所述支撑台2为L型结构,所述流量显示仪表13装设在触控屏1的右侧并且与支撑台2内部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调节按钮12等距均匀的分布在流量显示仪表13的下方,所述工作面板10设在支撑台2的表面,所述话筒接入口11穿过工作面板10上表面的中心,所述第一控制板8、第二控制板9均镶嵌在工作面板10的底部,所述第二控制板9并列连接于第一控制板8的右侧,所述第一控制板8、第二控制板9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互相平行,所述支撑座3垂直焊接在支撑台2的下方,所述支撑基座6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座3的底部,所述接线孔4穿过支撑座3的左侧表面,所述左接电柜5与右接电柜7均嵌套在支撑座3的内部,所述左接电柜5水平固定在右接电柜7的左侧,所述触控屏1设有触控板101、保护外框102、电子感应板103、电传输头104,所述保护外框102与支撑台2的表面胶连接,所述触控板101黏合在保护外框102的表面,所述电子感应板103电连接在触控板101的下方,所述电传输头104设有两个并且等距均匀的分布在电子感应板103的左右两端,所述左接电柜5与右接电柜7的表面均设有把手,所述话筒接入口1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话筒接入口11的外径直径为6-8cm,所述支撑基座6与工作面板10互相平行,所述调节按钮12与流量显示仪表13电连接,所述支撑基座6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承压能力强,所述话筒接入口11能接入话筒直接与工控设备进行对接,便于人们更好的进行管理。在人们使用时,将工控机的导线接入接线孔4,使工控机的工作数据不停的传输到人们的各种流量显示仪表13和触控屏1上,让人民呢能够更了解工控机的工作数据,更好的工控机进行管理,当人们需要对工控机的数据进行修改时,人们可以通过触控触控板101,将信息传输给电子感应板103,电子感应板103接收处理后,通过电传输头104传输到第一控制板8、第二控制板9上,在通过接线孔4的导线传输给工控机,相比于按钮控制更加的便捷容易。本技术所述的触控屏1,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本技术的触控屏1、支撑台2、支撑座3、接线孔4、左接电柜5、支撑基座6、右接电柜7、第一控制板8、第二控制板9、工作面板10、话筒接入口11、调节按钮12、流量显示仪表13、触控板101、保护外框102、电子感应板103、电传输头10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人们通常是通过按钮对设备进行操作,长期使用不仅会导致按钮坏掉,并且按钮的传输速率较低,无法将人们的指令迅速的进行传输,容易错过控制的最佳时机,影响工作效率,本技术通过上述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其结构包括触控屏(1)、支撑台(2)、支撑座(3)、接线孔(4)、左接电柜(5)、支撑基座(6)、右接电柜(7)、第一控制板(8)、第二控制板(9)、工作面板(10)、话筒接入口(11)、调节按钮(12)、流量显示仪表(13),所述触控屏(1)胶连接在支撑台(2)正面的左端,所述支撑台(2)为L型结构,所述流量显示仪表(13)装设在触控屏(1)的右侧并且与支撑台(2)内部的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按钮(12)等距均匀的分布在流量显示仪表(13)的下方,所述工作面板(10)设在支撑台(2)的表面,所述话筒接入口(11)穿过工作面板(10)上表面的中心,所述第一控制板(8)、第二控制板(9)均镶嵌在工作面板(10)的底部,所述第二控制板(9)并列连接于第一控制板(8)的右侧,所述第一控制板(8)、第二控制板(9)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互相平行,所述支撑座(3)垂直焊接在支撑台(2)的下方,所述支撑基座(6)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座(3)的底部,所述接线孔(4)穿过支撑座(3)的左侧表面,所述左接电柜(5)与右接电柜(7)均嵌套在支撑座(3)的内部,所述左接电柜(5)水平固定在右接电柜(7)的左侧;所述触控屏(1)设有触控板(101)、保护外框(102)、电子感应板(103)、电传输头(104),所述保护外框(102)与支撑台(2)的表面胶连接,所述触控板(101)黏合在保护外框(102)的表面,所述电子感应板(103)电连接在触控板(101)的下方,所述电传输头(104)设有两个并且等距均匀的分布在电子感应板(103)的左右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控计算机管理装置,其结构包括触控屏(1)、支撑台(2)、支撑座(3)、接线孔(4)、左接电柜(5)、支撑基座(6)、右接电柜(7)、第一控制板(8)、第二控制板(9)、工作面板(10)、话筒接入口(11)、调节按钮(12)、流量显示仪表(13),所述触控屏(1)胶连接在支撑台(2)正面的左端,所述支撑台(2)为L型结构,所述流量显示仪表(13)装设在触控屏(1)的右侧并且与支撑台(2)内部的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按钮(12)等距均匀的分布在流量显示仪表(13)的下方,所述工作面板(10)设在支撑台(2)的表面,所述话筒接入口(11)穿过工作面板(10)上表面的中心,所述第一控制板(8)、第二控制板(9)均镶嵌在工作面板(10)的底部,所述第二控制板(9)并列连接于第一控制板(8)的右侧,所述第一控制板(8)、第二控制板(9)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互相平行,所述支撑座(3)垂直焊接在支撑台(2)的下方,所述支撑基座(6)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座(3)的底部,所述接线孔(4)穿过支撑座(3)的左侧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曾丽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