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线缆放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365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线缆放线架,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下表面和第一底板的上表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内插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运作,从而带动第四齿轮旋转,从而联动第三齿轮使得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履带的传动作用带动第一螺纹杆旋转,当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旋转时,使得内螺纹套在螺纹杆上移动,从而达到了升降绕线架,调节绕线架高度的效果。

An easy to adjust power line cable ra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asy to adjust electric cable cable rack, including a first floor and a second bottom plat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flo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upport bar. The top of the first support rod is fixed with a first ro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rst roof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floor are both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floor. The first bearing has a first threaded rod inserted inside the two first bearings, and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threaded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gear,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flo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second struts. The utility model is operated by the motor, thus driving the fourth gear to rotate, so that the linkage third gear makes the second screw rod rotates, and the second thread rod drives the first screw rod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first gear, the second gear and the crawler, and when the first screw rod and the second screw rod rotates, the inner thread is set in the screw. The movement of the stripper bar achieves the effect of lifting the winding rack and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the winding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线缆放线架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线缆放线架。
技术介绍
线缆放线架是一种用于卷绕线缆的器械,线缆在运输或者储存时,一般通过卷绕以减少体积,目前的电缆放线架一般都是固定式的,灵活性较差,操作困难,并且由于线缆的重量较大,在需要进行提升时需要使用到吊车进行辅助,而吊车进行升降幅度又较大,难以精准掌控,从而导致电力线缆放线架不便于调节高度,并且使用起来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线缆放线架,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电力线缆放线架不便于调节高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线缆放线架,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下表面和第一底板的上表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内插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的下表面和第二底板的上表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且两个第二轴承内插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履带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且两个内螺纹套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带座轴承,两个带座轴承之间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架。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形状大小相同,且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形状均为等腰梯形。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且第一支撑杆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第一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对称。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表面的四角分别通过连杆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长度为1.8-2米。(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线缆放线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电机运作,从而带动第四齿轮旋转,从而联动第三齿轮使得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履带的传动作用带动第一螺纹杆旋转,当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旋转时,使得内螺纹套在螺纹杆上移动,从而达到了升降绕线架,调节绕线架高度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螺纹杆和内螺纹套配合,将螺纹杆的轴向旋转转换为内螺纹套的竖直移动,从而使得绕线架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可以无级调节高度,从而使得高度调节更加精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底板、2第二底板、3第一支撑杆、4第一顶板、5第一轴承、6第一螺纹杆、7第一齿轮、8第二支撑杆、9第二顶板、10第二轴承、11第二螺纹杆、12第二齿轮、13履带、14第三齿轮、15电机、16第四齿轮、17内螺纹套、18带座轴承、19转轴、20绕线架、21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线缆放线架,包括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的形状大小相同,且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的形状均为等腰梯形,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上表面的四角分别通过连杆21与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8的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杆21分别对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8进行辅助支撑,从而使得放线架放置更加稳固,第一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3的数量为四个,且第一支撑杆3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第一底板1的上表面,第一支撑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4,第一顶板4的下表面和第一底板1的上表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5,且两个第一轴承5内插接有第一螺纹杆6,第一螺纹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第二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8与第一支撑杆3对称,第二支撑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顶板9,第二顶板9的下表面和第二底板2的上表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10,且两个第二轴承10内插接有第二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11的长度为1.8-2米,第二螺纹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通过履带13与第一齿轮7传动连接,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12大小相同,从而使得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12带动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12同方向同转速转动,第二螺纹杆11的表面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4,第二顶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16,第三齿轮14与第四齿轮16啮合,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11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17,且两个内螺纹套17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带座轴承18,两个带座轴承18之间插接有转轴19,转轴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架20。综上可得,(1)、本技术通过电机15运作,从而带动第四齿轮16旋转,从而联动第三齿轮14使得第二螺纹杆11转动,第二螺纹杆11通过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12和履带13的传动作用带动第一螺纹杆6旋转,当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11旋转时,使得内螺纹套17在螺纹杆上移动,从而达到了升降绕线架20,调节绕线架20高度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螺纹杆和内螺纹套17配合,将螺纹杆的轴向旋转转换为内螺纹套17的竖直移动,从而使得绕线架20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可以无级调节高度,从而使得高度调节更加精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线缆放线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线缆放线架,包括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4),所述第一顶板(4)的下表面和第一底板(1)的上表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5),且两个第一轴承(5)内插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二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顶板(9),所述第二顶板(9)的下表面和第二底板(2)的上表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10),且两个第二轴承(10)内插接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通过履带(13)与第一齿轮(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表面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4),所述第二顶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16),所述第三齿轮(14)与第四齿轮(16)啮合,所述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11)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17),且两个内螺纹套(17)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带座轴承(18),两个带座轴承(18)之间插接有转轴(19),所述转轴(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架(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电力线缆放线架,包括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4),所述第一顶板(4)的下表面和第一底板(1)的上表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5),且两个第一轴承(5)内插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二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顶板(9),所述第二顶板(9)的下表面和第二底板(2)的上表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10),且两个第二轴承(10)内插接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通过履带(13)与第一齿轮(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表面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4),所述第二顶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16),所述第三齿轮(14)与第四齿轮(16)啮合,所述第一螺纹杆(6)和第二螺纹杆(11)的表面均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泽君
申请(专利权)人:喜天奇江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