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自行车的租还方式混合匹配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3894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共享自行车的租还方式混合匹配方法及系统,以实现现有两种租借模式的对接与兼容。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将所述共享自行车的租还车方式进行分类;设置租还车方式混合匹配规则;根据所述混合匹配规则进行租还车数据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享自行车的租还方式混合匹配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共享自行车的租还方式混合匹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作为既可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个人无需操心管理维护,又可用来强身健体的城市公共自行车,已经在国内外很多城市推广实施。CN103313437A公开一种公共自行车物联网系统,以锁柱来约束共享自行车的有序停放,通过锁柱,可以查询当前所停放自行车的身份、追溯在其上自行车停放的历史状态、诊断停车锁柱的工作状态等;并通过在锁柱上刷IC卡来进行用户管理。但这种系统由于自行车网点的锁柱和配套的管理箱成本高、且往往需要复杂的施工而不利于网点数量的快速扩展。且为降低成本和简化数据处理,通常不需要再部署车载的智能锁。与上述采用锁柱方式相对应的另一种共享自行车的租借模式为用户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等APP扫码车载智能锁上的二维码,但这种方式采用的是随停随取的模式,没有专门的站点对共享自行车进行有序管理,从而导致共享自行车被随意的丢弃或停放,严重扰乱了公共环境;各种负面报导层出不穷,成为公共管理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共享自行车的租还方式混合匹配方法及系统,以实现现有两种租借模式的对接与兼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享自行车的租还方式混合匹配方法,包括:将所述共享自行车的租还车方式进行分类;设置租还车方式混合匹配规则;根据所述混合匹配规则进行租还车数据处理。藉此,本专利技术方法基于混合匹配规则实现现有两种租借模式的对接与兼容。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对应执行上述方法的系统。基于本专利技术方法及系统,优选地,所述混合匹配规则包括:租车发起方式一和方式二对应还车方式五或方式六中的任意一个,租车发起方式三和方式四对应还车方式七或方式八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方式一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租车请求的方式,各所述路边锁柱设置有供APP客户端扫码的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且所述路边锁柱还包括MCU及其连接的基于IC卡的第一读写器、用于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远程通信模块、第一电子锁、以及读写车载电子标签的第二读写器;所述方式二为用户在任一电子围栏的广播帧辐射区域通过车载智能锁刷IC卡方式发起租车请求的方式,所述车载智能锁上配置有供APP客户端扫码的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且所述车载智能锁还包括MCU及其连接的第二电子锁、以及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GPRS模块、基于IC卡的第三读写器、GPS模块以及扫描电子围栏用的短程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方式三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经APP客户端扫码所述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发起、并经所述远程服务器验证通过后转发到所述路边锁柱的租车请求的方式;所述方式四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经APP客户端扫码所述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发起、并经所述远程服务器验证通过后转发到所述车载智能锁的租车请求的方式;所述方式五为用户在任一所述路边锁柱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所述方式六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所述方式七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通过扫码所述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所述方式八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通过扫码所述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其中,所述电子围栏用于在短距离的辐射区域内发送供车载智能锁识别的广播帧,以供车载智能锁在扫描到电子围栏信息后,开放所述共享车的第一锁车权限。藉此,则使得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以下进一步的有益效果:1、服务器建立与各路边锁柱、各车载智能锁及用户APP客户端之间的物联网连接,实现现有两种租借模式的对接与兼容。2、通过在路边锁柱上部署二维码,在通过IC卡刷卡的方式之外,引入了扫码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的路边锁柱的软硬件结构,成本可控。3、同理,通过在第二电子锁上设置IC卡刷卡方式,也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提升了用户体验。4、考虑IC卡(如市民的一卡通)有严格的管控,而用户的租用共享自行车的时间和里程又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必须要在租还时分两次跟进才能形成完整的租车记录,一旦形成不了完整的租车记录,则会导致IC卡处于被锁定状态,而影响使用;现有的IC卡解锁能在配套的管理箱上进行解锁操作,但存在严重的发现滞后性。而本专利技术的相关处理则可使得刷卡租车方式与刷卡还车方式相对应、以及扫码租车方式与扫码还车方式相对应;确保共用同一服务器的两种方式的并行有序的实施。5、电子围栏的制造成本和所需的功耗都比较低、且部署方便,简单实用,能有效的促使用户到指定的有电子围栏的站点租车及还车。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共享自行车的租还方式混合匹配方法。本实施例方法可以应用于共享自行车物联网系统中,所述系统包括:共享自行车,配置有唯一的车载电子标签;电子围栏,用于发送广播帧供车载智能锁扫描获取;与远程服务器连接的路边锁柱和部署于共享自行车上的车载智能锁;所述路边锁柱,包括MCU及其连接的基于IC卡的第一读写器、用于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远程通信模块、第一电子锁以及读写所述车载电子标签的第二读写器;并设置有供APP客户端扫码的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所述车载智能锁,包括MCU及其连接的第二电子锁、以及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GPRS模块、基于IC卡的第三读写器、GPS模块以及扫描电子围栏用的短程无线通信模块;并设置有供APP客户端扫码的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所述APP客户端,用于采用不区分二维码类型的同一扫码数据处理方式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所述车载智能锁的MCU,还用于在扫描到电子围栏信息后,开放所述第二电子锁的锁车权限;所述远程服务器,用于与各所述路边锁柱、车载智能锁和APP客户端进行数据交互以动态跟踪站点、共享自行车的信息及处理相对应的用户信息;且与数据库连接,所述数据库保存人、车及站点之间的各类动态和静态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包括:任一所述路边锁柱身份信息与第一类二维码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任一车载电子标签与第二类二维码的第二映射关系。本实施例方法主要运行于远程服务器侧,包括:步骤S1、将所述共享自行车的租还车方式进行分类。步骤S2、设置租还车方式混合匹配规则。步骤S3、根据所述混合匹配规则进行租还车数据处理。针对上述例举的系统,相对应的混合匹配规则包括:租车发起方式一和方式二对应还车方式五或方式六中的任意一个,租车发起方式三和方式四对应还车方式七或方式八中的任意一个。各方式分述如下:所述方式一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租车请求的方式。所述方式二为用户在任一电子围栏的广播帧辐射区域通过车载智能锁刷IC卡方式发起租车请求的方式。所述方式三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经APP客户端扫码所述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发起、并经所述远程服务器验证通过后转发到所述路边锁柱的租车请求的方式。所述方式四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经APP客户端扫码所述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发起、并经所述远程服务器验证通过后转发到所述车载智能锁的租车请求的方式。所述方式五为用户在任一所述路边锁柱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所述方式六为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享自行车的租还方式混合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共享自行车的租还车方式进行分类;设置租还车方式混合匹配规则;根据所述混合匹配规则进行租还车数据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自行车的租还方式混合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共享自行车的租还车方式进行分类;设置租还车方式混合匹配规则;根据所述混合匹配规则进行租还车数据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自行车的租还方式混合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匹配规则包括:租车发起方式一和方式二对应还车方式五或方式六中的任意一个,租车发起方式三和方式四对应还车方式七或方式八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方式一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租车请求的方式,各所述路边锁柱设置有供APP客户端扫码的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且所述路边锁柱还包括MCU及其连接的基于IC卡的第一读写器、用于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远程通信模块、第一电子锁、以及读写车载电子标签的第二读写器;所述方式二为用户在任一电子围栏的广播帧辐射区域通过车载智能锁刷IC卡方式发起租车请求的方式,所述车载智能锁上配置有供APP客户端扫码的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且所述车载智能锁还包括MCU及其连接的第二电子锁、以及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GPRS模块、基于IC卡的第三读写器、GPS模块以及扫描电子围栏用的短程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方式三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经APP客户端扫码所述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发起、并经所述远程服务器验证通过后转发到所述路边锁柱的租车请求的方式;所述方式四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经APP客户端扫码所述第二类二维码显示模块发起、并经所述远程服务器验证通过后转发到所述车载智能锁的租车请求的方式;所述方式五为用户在任一所述路边锁柱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所述方式六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通过刷IC卡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所述方式七为用户在任一路边锁柱通过扫码所述第一类二维码显示模块方式发起的还车方式;所述方式八为用户在任一车载智能锁通过扫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武飞吴欣漪丁湘铭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斯迈尔特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