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80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型注射器。包括注射筒、设置在注射筒头部的针头以及设置在注射筒内的推杆,针头的针座为凸台形,其小直径段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柱形管内,其大直径段设有L形的滑槽,滑槽包括沿针座轴向设置的轴向段以及沿针座大直径段的周向设置并与该轴向段连通的周向段,活塞在朝向针座的端面上设有凸台,在凸台的侧壁上设有滑柱,滑柱可通过活塞的旋转带动由滑槽的轴向段滑入滑槽周向段,活塞和推杆之间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且活塞与推杆之间的螺纹旋向和针座小直径段与柱形管之间的螺纹旋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完成注射后,快速方便的将针头回缩至注射筒内,从而避免了暴露针头对医护人员造成损伤。

A safe syrin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afety syringe. It includes an injection barrel, a needle set at the head of the injection cylinder and a push rod set in the injection cylinder. The needle seat is a convex platform. The small diameter section is connected in a cylindrical tube through a threaded structure. The large diameter section has a L shaped groove, and the slot includes the axial section along the needle seat and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long the large diameter section of the needle seat. In the circumferential section connected with the axial section, the piston is provided with a protruding platform on the face facing the needle seat, and a slide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convex platform. The slide column can slide into the circumferential section of the slot by the rotation of the piston, and the piston and the push rod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thread structure between the piston and the push rod, and the screw thread between the piston and the push rod is rotated. The opposite direction of the thread between the small diameter section of the needle seat and the columnar tube.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and conveniently retract the needle to the syringe after completing the injection, thereby avoiding the damage to the medical personnel caused by the exposure of th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型注射器。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医院医疗中最常用的医疗器械,医护人员为病患者注射药物,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注射。只有对病人安全、医护人员安全、环境安全这三个方面同时具备,才称之为安全注射。随着临床医学水平认识的提高,从防止交叉感染而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到为防止一次性器械的重复滥用而推广自毁式器械,再到由于对血源性疾病认识的逐步深化,尤其是艾滋病在全球的泛滥,从而出现对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保护的安全类产品;以及为防止医疗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强制使用的废弃物回收箱,等等,体现了从个体到全面,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纯禁止重复使用到同时注重保护与器械接触的所有人员(包括病患者、使用者、回收处理人员等),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对不安全注射的数据统计显示,不安全注射使全球130万人提早死亡,其中中国占29.4%。统计还显示,占全国总量10%的免疫注射中有30%为不安全注射,占总量90%的治疗性注射中50%为不安全注射。不安全注射对医护人员所造成的损伤也很严重,据统计,每年100万医务人员受到针头伤害,其中84.6%为护士。一些人还因此染上肝炎和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调查发现87.9%的护上有过锐器伤的经历,80%以上的护士发生过针刺伤,而护士在对针头进行处理时,例如针头用过后又重新套针帽时,就会大大增加被刺伤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注射完成以后针头能够回缩至注射筒内的安全性注射器。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型注射器,包括注射筒、设置在注射筒头部的针头以及设置在注射筒内的推杆,所述针头包括针座和固定在针座上的针体,该针座与设置在注射筒头部并与注射筒一体成型的柱形管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在位于注射筒内的一端设有活塞,所述针座为凸台形,其小直径段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柱形管内,其大直径段位于注射筒内,并在针座大直径段的侧壁上设有L形的滑槽,所述滑槽包括沿针座轴向设置的轴向段以及沿针座大直径段的周向设置并与该轴向段连通的周向段,所述活塞在朝向针座的端面上设有凸台,在凸台的侧壁上设有滑柱,滑柱可通过活塞的旋转带动由滑槽的轴向段滑入滑槽周向段,所述活塞和推杆之间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且活塞与推杆之间的螺纹旋向和针座小直径段与柱形管之间的螺纹旋向相反。优选的,所述凸台上对称设有两个滑柱,相应的在针座大直径段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L形的滑槽。优选的,所述注射筒的尾部设有用于防止活塞滑出的限位挡圈。优选的,所述限位挡圈和活塞之间设有防止活塞相对于限位挡圈转动的锁死机构。优选的,所述锁死机构包括沿径向设置在活塞朝向限位挡圈端面上的多个棱条以及设置在限位挡圈上与所述多个棱条配合的相应数量的凹槽。优选的,所述注射器包括一个连接在柱形管外壁上的针帽。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不改变现有注射器的主体结构以及医护人员的操作习惯。针头上的针座通过螺纹结构与注射筒上的柱形管活动连接,在注射完成以后,将活塞上的滑柱旋入针座上的L型的滑槽,通过旋转推杆带动针座从柱形管上脱离。此时拉动推杆即可将针座上固定连接的针体回缩至注射筒内,能够有效避免暴露针头对医护人员及医疗废弃物处理人员造成伤害。在针体回缩至注射筒后,可将推杆从活塞上旋下,从而避免因操作不当再通过推杆将针体推出柱形管,使针头二次暴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针座和活塞上的凸台之间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1、注射筒,101、柱形管,2、针头,201、针座,202、针体,203、滑槽,3、推杆,4、活塞,401、凸台,402、滑柱,403、棱条,5、限位挡圈,501、凹槽,6、针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安全型注射器,与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相同,均包括注射筒1、设置在注射筒1头部的针头2以及设置在注射筒1内的推杆3。针头2包括针座201和固定在针座201上的针体202,该针座201与设置在注射筒1头部并与注射筒1一体成型的柱形管101固定连接,在柱形管101的外壁上连接有用于保护针体202的针帽6。所述推杆3在位于注射筒1内的一端设有活塞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注射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的针座201为凸台形,其小直径段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柱形管101内,其大直径段位于注射筒1内。凸台形的针座201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医护人员因操作不当将针座201向外旋离柱形管101,造成针头2整体脱落。在针座201大直径段的侧壁上设有L形的滑槽203,该滑槽203包括沿针座201轴向设置的轴向段以及沿针座201大直径段的周向设置并与该轴向段连通的周向段,在活塞4朝向针座201的端面上设有凸台401,在凸台401的侧壁上设有滑柱402,滑柱402可通过推杆3推动进入滑槽203的轴向段内,然后再转动推杆3,使滑柱402由滑槽203的轴向段滑入滑槽203周向段,随着推杆3的转动,使针座201的小直径段脱离柱形管101上的螺纹,最后拉动推杆3,将针座201和针体202一同回缩至注射筒1内。为了保证受力的均匀,本实施例中的凸台401上对称设有两个滑柱402,本两个滑柱402分别是同一根穿设在凸台401上的花杆的两端。相应的在针座201大直径段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L形的滑槽203。本技术的活塞4和推杆3之间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且活塞4与推杆3之间的螺纹旋向和针座201小直径段与柱形管101之间的螺纹旋向相反,保证了在转动推杆3使针座201的小直径段脱粒柱形管101上的螺纹时,推杆3不会从活塞4上旋出。本实施例中的注射筒1的尾部设有用于防止活塞4以及连接在活塞4上的针头2从注射筒1的尾部滑出注射筒1的限位挡圈5。在限位挡圈5和活塞4之间设有在分离活塞4和推杆3时,防止活塞4相对于限位挡圈5转动的锁死机构。本实施例中的锁死机构包括沿径向设置在活塞4朝向限位挡圈5端面上的多个棱条403以及设置在限位挡圈5上与所述多个棱条403配合的相应数量的凹槽501。在分离活塞4和推杆3时,首先拉动推杆3,使活塞4和限位挡圈5接触,并使活塞4上的棱条403卡入限位挡圈5上的凹槽501内,即可转动推杆3从活塞4上旋下,避免了因操作不当,重新通过推杆3将针头2推出柱形管101造成针头2二次暴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安全型注射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型注射器,包括注射筒(1)、设置在注射筒(1)头部的针头(2)以及设置在注射筒(1)内的推杆(3),所述针头(2)包括针座(201)和固定在针座(201)上的针体(202),该针座(201)与设置在注射筒(1)头部并与注射筒(1)一体成型的柱形管(101)固定连接,所述推杆(3)在位于注射筒(1)内的一端设有活塞(4),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01)为凸台形,其小直径段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柱形管(101)内,其大直径段位于注射筒(1)内,并在针座(201)大直径段的侧壁上设有L形的滑槽(203),所述滑槽(203)包括沿针座(201)轴向设置的轴向段以及沿针座(201)大直径段的周向设置并与该轴向段连通的周向段,所述活塞(4)在朝向针座(201)的端面上设有凸台(401),在凸台(401)的侧壁上设有滑柱(402),滑柱(402)可通过活塞(4)的旋转带动由滑槽(203)的轴向段滑入滑槽(203)周向段,所述活塞(4)和推杆(3)之间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接,且活塞(4)与推杆(3)之间的螺纹旋向和针座(201)小直径段与柱形管(101)之间的螺纹旋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注射器,包括注射筒(1)、设置在注射筒(1)头部的针头(2)以及设置在注射筒(1)内的推杆(3),所述针头(2)包括针座(201)和固定在针座(201)上的针体(202),该针座(201)与设置在注射筒(1)头部并与注射筒(1)一体成型的柱形管(101)固定连接,所述推杆(3)在位于注射筒(1)内的一端设有活塞(4),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01)为凸台形,其小直径段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所述柱形管(101)内,其大直径段位于注射筒(1)内,并在针座(201)大直径段的侧壁上设有L形的滑槽(203),所述滑槽(203)包括沿针座(201)轴向设置的轴向段以及沿针座(201)大直径段的周向设置并与该轴向段连通的周向段,所述活塞(4)在朝向针座(201)的端面上设有凸台(401),在凸台(401)的侧壁上设有滑柱(402),滑柱(402)可通过活塞(4)的旋转带动由滑槽(203)的轴向段滑入滑槽(203)周向段,所述活塞(4)和推杆(3)之间通过螺纹结构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