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水絮凝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325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水絮凝池,包括螺旋进水管、导流筒、搅拌器、混合池、絮凝池,螺旋进水管与导流筒相通连接,螺旋进水管与导流筒相切,螺旋进水管上方设有加药管,导流筒内设有搅拌器,导流筒外圆周设有混合池,导流筒位于混合池的中部,混合池为方形池并在其中一面池壁开设穿孔;混合池外周设有絮凝池,絮凝池通过隔板分隔为若干依次相连通的絮凝区,各絮凝区以混合池为中心呈九宫格分布,隔板开设有呈矩阵排布的导流孔组,其中与设有穿孔的那一面池壁相通连接的絮凝区为第一絮凝区,絮凝区设有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机械搅拌与水利搅拌相结合,实现高效迅速的絮凝;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絮凝效果好,絮凝物直接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水絮凝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原水絮凝池。
技术介绍
絮凝池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完成絮凝过程反应池,在污水的净化净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天然水中的大量的悬浮物质,包括蛋白质、腐殖质、细菌病痛等,是水体浑浊发臭的中药原因。悬浮物质的粒径非常细小,想要出去这些炫富物质必须在原水中加入适当的絮凝剂,经过充分混和,来破坏悬浮物质在原水中原有的分布体系,使胶体稳定性被坏(脱稳)并与絮凝剂水介后的聚合物相吸附,使颗粒具有絮凝性能。絮凝原理:将絮凝剂投入到絮凝池内直至形成絮凝体的过程成为混凝过程,混凝过程包括凝聚、絮凝,原水中投入的药物(絮凝剂)迅速溶于水中并发发生水解反应,使悬浮物质脱离原有的稳定的分布体系,该过程十分迅速;然后进行絮凝阶段,絮凝阶段是指脱离稳定的分布体系后的悬浮物质进一步的碰撞聚集形成絮凝体。絮凝池可创造合适的絮凝条件实现悬浮物质的絮凝,现有技术中絮凝池包括水力搅拌絮凝池、机械搅拌絮凝池,其中水力搅拌絮凝池又分为择流板絮凝池、旋流絮凝池、隔板絮凝池等多种。而絮凝池的目的就是创造合适的水力条件使这种具有絮凝性能的颗粒在相互接触中聚集,以形成较大的絮凝体(絮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原水絮凝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水絮凝池,其特征在于:原水絮凝池包括螺旋进水管、导流筒、搅拌器、混合池、絮凝池,所述螺旋进水管与导流筒相通连接,所述螺旋进水管与导流筒相切,所述螺旋进水管上方设有加药管,所述导流筒内设有搅拌器,所述导流筒外圆周设有混合池,所述导流筒位于混合池的中部,所述混合池为方形池,并在其中一面池壁开设穿孔;所述混合池外周设有絮凝池,所述絮凝池通过隔板分隔为若干依次相连通的絮凝区,所述各絮凝区以混合池为中心呈九宫格分布,所述隔板开设有呈矩阵排布的导流孔组,其中与设有穿孔的那一面池壁相通连接的絮凝区为第一絮凝区,位于相连通的若干絮凝区的最后絮凝区设有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水絮凝池,其特征在于:原水絮凝池包括螺旋进水管、导流筒、搅拌器、混合池、絮凝池,所述螺旋进水管与导流筒相通连接,所述螺旋进水管与导流筒相切,所述螺旋进水管上方设有加药管,所述导流筒内设有搅拌器,所述导流筒外圆周设有混合池,所述导流筒位于混合池的中部,所述混合池为方形池,并在其中一面池壁开设穿孔;所述混合池外周设有絮凝池,所述絮凝池通过隔板分隔为若干依次相连通的絮凝区,所述各絮凝区以混合池为中心呈九宫格分布,所述隔板开设有呈矩阵排布的导流孔组,其中与设有穿孔的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家富蔡金燕杨勇刘玉东秦保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河海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