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充气式高速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05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充气式高速艇,其解决了现有充气式冲锋舟由于采用PVC材料,在水中航行时阻力较大,速度不会太快,尤其是高速行驶时的阻力更大,能耗较高,同时载重小的技术问题,其设有船体框架,船体框架底部设有船底,船体框架两侧设有充气浮力包容纳腔,充气浮力包容纳腔中设有充气浮力包,充气浮力包容纳腔和充气浮力包形成复合船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游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充气式高速艇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锋舟和高速艇,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充气式高速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海洋休闲渔业和海洋钓具产业的迅速发展,钓鱼舟和冲锋舟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目前生产的冲锋舟和钓鱼舟主要是充气式冲锋舟或者铝镁板合金制作的钓鱼舟。现有的充气式冲锋舟的船体全部采用PVC制作而成,尤其是船舷部分,采用PVC粘接成圆柱形长条腔体,然后进行充气,达到一定的充气压力,就可以在水中航行,这种充气式冲锋舟由于采用PVC材料,在水中航行时阻力较大,速度不会太快,尤其是高速行驶时的阻力更大,能耗较高,同时载重小、行驶的稳定性差,整体船体的刚性差,强度低;现有的铝镁板合金钓鱼舟,尽管船体的强度高,行驶速度快,但稳定性差,载重比充气式冲锋舟大,但依然不高,也满足不了大的载重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充气式冲锋舟由于采用PVC材料,在水中航行时阻力较大,速度不会太快,尤其是高速行驶时的阻力更大,能耗较高,同时载重小、行驶的稳定性差,整体船体的刚性差,强度低,现有的铝镁板合金钓鱼舟,尽管船体的强度高,行驶速度快,但稳定性差,载重比充气式冲锋舟大,但依然不高,也满足不了大的载重需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水中航行时阻力较小,速度快,能耗低,载重大、行驶稳定性好,船体刚性好,强度高,能满足大的载重需要的一种复合充气式高速艇。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充气式高速艇,设有船体框架,船体框架底部设有船底,船体框架两侧设有充气浮力包容纳腔,充气浮力包容纳腔中设有充气浮力包,充气浮力包容纳腔和充气浮力包形成复合船舷。优选地,船体框架包括纵向龙骨和横向龙骨,纵向龙骨穿过横向龙骨,使横向龙骨与纵向龙骨刚性固定,横向龙骨间隔固定在纵向龙骨上。优选地,横向龙骨包括横向龙骨本体,横向龙骨本体两侧设有垂直承载部,与垂直承载部相连接设有侧向承载部,充气浮力包容纳腔设于垂直承载部和侧向承载部外侧。优选地,横向龙骨本体底部两侧设有底部斜向承载部。优选地,与纵向龙骨同方向又设有增强纵向龙骨,增强纵向龙骨穿过横向龙骨,使横向龙骨与增强纵向龙骨刚性固定。优选地,在船体框架两侧与纵向龙骨同方向设有船舷纵向小龙骨,船舷纵向小龙骨穿过横向龙骨,使横向龙骨与船舷纵向小龙骨刚性固定。优选地,船体框架和船底采用铝镁合金材料。优选地,充气浮力包的材料为软体材料。优选地,充气浮力包与充气浮力包容纳腔之间通过胶粘接在一起,充气浮力包与垂直承载部交接处通过胶粘部连接,充气浮力包与侧向承载部交接处通过胶粘部连接。优选地,充气浮力包与充气浮力包容纳腔内侧设有张力伸缩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船体框架两侧设有充气浮力包容纳腔,充气浮力包容纳腔中设有充气浮力包,充气浮力包容纳腔和充气浮力包形成复合船舷,船体框架和船底采用铝镁合金材料,这种复合结构解决了目前充气式冲锋舟由于采用PVC材料,在水中航行时阻力较大,速度不会太快,尤其是高速行驶时的阻力更大,能耗较高,同时载重小、行驶的稳定性差,整体船体的刚性差,强度低的技术问题,在水中航行时阻力较小,速度快,能耗低,载重大、行驶稳定性好;同时,与铝镁板合金钓鱼舟相比,由于船体框架和船底采用铝镁合金材料,船舷为复合船舷,船体刚性好,强度高,充气浮力包的材料为PVC软体材料,充气以后,能增加船体的整体浮力,满足更大的载重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轴测图;图4是图2的左视图;图5是图2的右视图;图6是本技术船体框架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船体框架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轴测图;图9是图6的左视图;图10是横向龙骨的主视图;图11是横向龙骨的轴测图;图12是另一种横向龙骨的主视图;图13是横向龙骨和船舷示意图;图14是横向龙骨和船舷局部放大图。图中符号说明:1.横向龙骨;2.船舷纵向小龙骨;3.增强纵向龙骨;4.纵向龙骨;5.充气浮力包容纳腔;6.复合船舷;7.船底;8.船体框架;101.垂直承载部;102.侧向承载部;103.纵向固定孔;104.纵向固定槽;105.底部斜向承载部;106.船舱容纳腔;107.胶粘部;108.加强胶粘部;109.张力伸缩部;110.横向龙骨本体;111.充气浮力包。具体实施方式图1-14是本技术一种复合充气式高速艇实施例,设有船体框架8,船体框架8底部设有船底7,船体框架8两侧设有充气浮力包容纳腔5,充气浮力包容纳腔5中设有充气浮力包111,充气浮力包容纳腔5和充气浮力包111形成复合船舷,船体框架8和船底7采用金属材料,该实施例采用铝镁合金材料,也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材料,充气浮力包111采用软体材料,该实施例采用PVC材料,由于船体框架8和船底7采用铝镁合金材料等金属材料,保证了高速艇在水中的行驶速度,又解决了目前充气式冲锋舟由于全部采用PVC材料,在水中航行时阻力较大,速度不会太快,尤其是高速行驶时的阻力更大,能耗较高,同时载重小、行驶的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目前PVC材料的充气式冲锋舟整体船体的刚性差,强度低,但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充气式高速艇大部分材料采用铝镁合金材料等金属材料,在水中航行时阻力较小,速度快,能耗低,载重大、行驶稳定性好;同时,与铝镁板合金钓鱼舟相比,由于船体框架和船底采用铝镁合金材料,船舷为复合船舷,船体刚性好,强度高,充气浮力包的材料为PVC软体材料,充气以后,能增加船体的整体浮力,满足更大的载重需要。图8中可以看出,船体框架8包括纵向龙骨4和横向龙骨1,纵向龙骨4穿过横向龙骨1,使横向龙骨1与纵向龙骨4刚性固定,横向龙骨1间隔固定在纵向龙骨4上,增加了整体船体框架8的刚度和强度;横向龙骨1包括横向龙骨本体110,横向龙骨本体110两侧设有垂直承载部101,与垂直承载部101相连接设有侧向承载部102,充气浮力包容纳腔5设于垂直承载部101和侧向承载部102外侧。垂直承载部101会增加复合船舷的抗弯性,对于整体船体的横向刚度起到很好的加强作用,侧向承载部102又会对设在其内部的充气浮力包111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充气浮力包111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时,能与横向龙骨1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充气浮力包111受到的浮力以及海水或湖水的摆动冲击力后,又反复作用到垂直承载部101和侧向承载部102上,使船体形成整体的抗摆动强度,充气浮力包容纳腔5的圆形形状,使充气浮力包111的受力分布更均匀,更合理,也改善了整体船体的抗风浪冲击的性能。图13中可以看到,横向龙骨本体110底部两侧设有底部斜向承载部105,该对称的斜向设计,可以使船体侧向受力稳定,船体稳定,横向龙骨本体110上还设有纵向固定孔103,横向龙骨1穿过纵向固定孔103将所有横向龙骨1连接在一起,可以采用焊接的工艺或者其他工艺将其固定在一起;横向龙骨本体110底部设有纵向固定槽104,纵向固定槽104中可以设置船体的纵向龙骨4,纵向固定槽104与横向龙骨本体110底部边界连接处设有缺口,方便焊接时焊料形成堆焊,增加焊接的强度。与纵向龙骨4同方向又设有增强纵向龙骨3,增强纵向龙骨3穿过横向龙骨1,使横向龙骨1与增强纵向龙骨3刚性固定,在船体框架8两侧与纵向龙骨4同方向设有船舷纵向小龙骨2,船舷纵向小龙骨2穿过横向龙骨1,使横向龙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充气式高速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充气式高速艇,设有船体框架,船体框架底部设有船底,其特征是:所述船体框架两侧设有充气浮力包容纳腔,所述充气浮力包容纳腔中设有充气浮力包,所述充气浮力包容纳腔和充气浮力包形成复合船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充气式高速艇,设有船体框架,船体框架底部设有船底,其特征是:所述船体框架两侧设有充气浮力包容纳腔,所述充气浮力包容纳腔中设有充气浮力包,所述充气浮力包容纳腔和充气浮力包形成复合船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充气式高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框架包括纵向龙骨和横向龙骨,所述纵向龙骨穿过横向龙骨,使所述横向龙骨与纵向龙骨刚性固定,所述横向龙骨间隔固定在纵向龙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充气式高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龙骨包括横向龙骨本体,所述横向龙骨本体两侧设有垂直承载部,与所述垂直承载部相连接设有侧向承载部,所述充气浮力包容纳腔设于垂直承载部和侧向承载部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充气式高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龙骨本体底部两侧设有底部斜向承载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充气式高速艇,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纵向龙骨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桥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翔达游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