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园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93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7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梨园立架,包括角柱、边柱、支柱及从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支柱上的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沿株向设置在每行的支柱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边柱上;防鸟立柱间隔均匀的固定设置在支柱上端开设的防鸟柱孔内,防鸟立柱上端固定铺设有防鸟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梨园立架既能满足梨树的固定、牵引、防风和防鸟等多种需要,架设效果良好,又简化了现有架式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架式结构不利于后期梨园机械如开沟机、旋耕机在行间操作的问题;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可操作性强,架设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实际应用前景广阔。

A pear erect sta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ar erect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corner column, a side column, a pillar and a first fixed line, a second fixed line and a third fixed line arranged on the pillar from the bottom, and the first fixed line, the second fixed line and the third fixed line are arranged on each row of the pillar along the line, and the ends are fixed on the side columns respectively.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guard birds and the upright columns is even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 column, and the bird prevention column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bird protection column. The pear orchard design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pear tree fixation, traction, wind proof and bird proof, but also has good erection effect and simplifies the existing frame structure.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structure structur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pear orchards, such as the trenching machine and the rotary tiller in the later perio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design department is in the design section. It has strong operability, simple erection process, low cost and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梨园立架
本技术涉及果树栽培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梨园立架。
技术介绍
架式栽培是日本、韩国等国家普遍采用的梨的栽培方式,我国已于上世纪90年代从日本引进相关栽培技术,目前已在江苏、山东、浙江、湖南等省份开展了架式梨的栽培。目前我国架式栽培面积已达近20000公顷,实践证明,架式栽培的树形不仅具有抗风的优点,而且在提高果实品质,尤其是在果实的整齐度方面具有常规无架栽培树形无可比拟的优势,是高品质、标准化栽培的重要方式,是我国梨生长高档梨果的必然选择。到目前为止,我国梨的架设技术发展趋于成熟,并在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广泛应用,我国水平架式改“日本钢管式”为“水泥柱”,改“日本式吊柱”为“园内栽植支柱”,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推动了架式梨栽培在我国的推广普及。然而,这种架式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现有立柱之间沿行向和株向在竖直方向不同高度均设置有三条枝丫固定线,虽然固定枝丫牢固,防风效果好,但是其结构复杂,且不利于后期梨园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为了解决近年来日益严重的梨园鸟害问题,还需另外再埋设防鸟支柱,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增加建园成本。此外,由于我国土壤肥力水平和树下管理水平与日本、韩国等先进国家尚有较大差距,架式栽培密度也应与栽培管理水平相适应。综上所述,在现有架式栽培理论和实际实践的基础上,克服现有架式所存在的缺陷,设计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架设效果良好的梨园立架对我国梨的栽培技术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梨园立架。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梨园立架,包括角柱、边柱、支柱,所述角柱和边柱分别固定设置在梨园的四角和四周,所述支柱均匀排列设置在由角柱和边柱包围形成的梨园内,在每行的所述支柱上沿株向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边柱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梨园立架还包括防鸟立柱,所述防鸟立柱间隔均匀的固定设置在支柱、边柱和角柱上端开设的防鸟柱孔内,所述防鸟立柱上端固定铺设有防鸟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柱顶端离地面高度为2.5-3.0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柱的行间距为3-5m,且每行内所述支柱的间距为8-15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固定线离支柱顶端的竖直距离为0.1-0.2m,所述第二固定线与第三固定线的竖直距离为0.7-0.9m,所述第一固定线与第二固定线的竖直距离为0.7-0.9m。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鸟立柱顶端离地面高度为4.0-4.5m。进一步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鸟立柱的间距为(8-12)m×(8-15)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角柱向园外倾斜45°固定设置在梨园四角,所述边柱向园外倾斜45°固定设置在梨园四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角柱、边柱和支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鸟立柱为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所述防鸟网为采用聚乙烯材料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为塑钢线。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设计的梨园立架通过在每行的支柱上沿株向从下而上设置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以满足梨树的固定、牵引和防风等多种需要,设计合理,架设效果良好;(2)本技术所设计的梨园立架大大简化了现有的梨树网架式结构,彻底解决了现有架式结构不利于后期梨园管理部分机械应用的问题;(3)本技术通过在角柱、边柱及支柱上端开设防鸟柱孔,并根据实际需要,将防鸟立柱间隔均匀的插设在支柱上端的防鸟柱孔内,再通过防鸟立柱固定防鸟网,既简化了铺设防鸟网的工序,有大大降低了其建园成本,可操作性强,推广和应用的前景广阔;(4)本技术所设计的梨园立架结构简单,设计科学,架设成本低廉,架设过程简单,实际应用前景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梨园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角柱1,边柱2,支柱3(防鸟柱孔31),第三固定线4,第二固定线5,第一固定线6,防鸟立柱7,防鸟网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犁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梨园立架包括角柱1,边柱2和支柱3,角柱1向园外倾斜45°固定设置在梨园的四角,支柱3按行距为4m、行内间隔为9m的距离均匀设置在梨园内,此外,在支柱3的每行端部和垂直于每行方向的端部对应于梨园的边界位置均对应设置有边柱2,边柱2向园外倾斜45°设置。具体的,角柱1,边柱2和支柱3均为混凝土结构,支柱3尺寸为0.1m×0.1m×3.2m,且其内部设有4根5mm的冷拔丝,其埋入深度为0.5m;角柱1尺寸为0.12m×0.12m×4.5m,边柱2尺寸为0.10m×0.12m×4.5m,且角柱1和边柱2内部设有4根8mm的冷拔丝,角柱1和边柱2埋置好后的高度为2.7m,与支柱3高度一致。具体的,在四周的边柱2上设置有边线,边线两端分别穿过角柱1并与角柱拉锚固定,且每个角柱1上固定两个不同方向的边线对应设置有两个角柱拉锚;在四周的每个边柱2上对应设有一个边柱拉锚;角柱拉锚和边柱拉锚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角柱拉锚的尺寸为0.15m×0.20m×0.5m,其埋入深度为1.0m,边柱拉锚的尺寸为0.12m×0.15m×0.3m,其埋入深度为0.5m。此外,在角柱1和边柱2上分别预设有固定拉环,相邻的角柱1和边柱2及相邻的边柱2和边柱2之间通过固定在固定拉环上的钢绞线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在每行的支柱3上面,沿株向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线6、第二固定线5和第三固定线4,第一固定线6、第二固定线5和第三固定线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边柱2上。具体的,第三固定线4、第二固定线5和第一固定线6均为黑色直径为3.0mm的塑钢线。具体的,第三固定线6离支柱3顶端的竖直距离为0.15m,所述第二固定线5与第三固定线6的竖直距离为0.8m,所述第一固定线4与第二固定线5的竖直距离为0.8m。如图1所示,角柱1、边柱2和支柱3的顶端设置有直径为6cm,深度为0.4m的防鸟柱孔31,角柱1、边柱2和支柱3顶端的防鸟柱孔31内间隔均匀设置有防鸟立柱7,相邻防鸟立柱7的间距为8m×9m;防鸟立柱7为外径为6cm、长度为2.2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梨园立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梨园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角柱、边柱、支柱,所述角柱和边柱分别固定设置在梨园的四角和四周,所述支柱均匀排列设置在由角柱和边柱包围形成的梨园内,在每行的所述支柱上沿株向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边柱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梨园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角柱、边柱、支柱,所述角柱和边柱分别固定设置在梨园的四角和四周,所述支柱均匀排列设置在由角柱和边柱包围形成的梨园内,在每行的所述支柱上沿株向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所述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边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园立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鸟立柱,所述防鸟立柱间隔均匀的固定设置在支柱、边柱和角柱上端开设的防鸟柱孔内,所述防鸟立柱上端固定铺设有防鸟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梨园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顶端离地面高度为2.5-3.0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梨园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的行间距为3-5m,且每行内所述支柱的间距为8-15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梨园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线离支柱顶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亮胡红菊李绪双杨晓平张靖国范净李绪洪周家文李道勇邓海燕许良洲李兴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枝江市百里洲双红砂梨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