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鉴专利>正文

一种鞋跟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0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鞋类产品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鞋跟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鞋跟主体后端一侧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耐磨垫片。这种鞋跟具有较好的耐磨效果,其次,由于耐磨垫片仅设置于鞋跟主体后端的一侧,又可节省耐磨垫片的材料。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磨垫片还可以转动,当其外侧的一部分磨损后,只需将其转动一个角度后即可重新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鞋类产品
,尤其是涉及鞋子的鞋跟。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物品之一,除了一些平底鞋之外,多数鞋子的鞋底后端都具有一个鞋跟。鞋跟是鞋子最容易磨损的部分,当鞋跟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即使鞋子的其他部分尚完好,也将使整双鞋报废,造成很大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往往在鞋跟上钉一块垫片,但这种方式操作较为麻烦,且鞋跟磨损部分主要集中于后端的一侧,在整个鞋跟上钉垫片并无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鞋跟改良结构,以使鞋跟达到既具有耐磨作用,又节省材料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鞋跟主体后端一侧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耐磨垫片。所述的容置槽底部具有多个定位孔,耐磨垫片的下端面上则成型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的定位孔和定位柱皆呈锥状。容置槽的内端面上成型有多个凸块,耐磨垫片的外端面上则开设有与凸块配合的缺口。所述的容置槽和耐磨垫片后端的一部分与鞋跟主体的外缘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鞋跟具有较好的耐磨效果,其次,由于耐磨垫片仅设置于鞋跟主体后端的一侧,又可节省耐磨垫片的材料。另外,本技术的耐磨垫片可以转动,当其外侧的一部分磨损后,只需将其转动一个角度后即可重新使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耐磨垫片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耐磨垫片的仰视图;附图3为鞋跟的主视图(未加装耐磨垫片);附图4为附图3的A-A向剖视图;附图5为附图3中的鞋跟加装耐磨垫片后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附图1~5所示本技术包括有一个鞋跟主体10,鞋跟主体10后端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11,容置槽11内设置有耐磨垫片20。容置槽11底部具有多个定位孔101,耐磨垫片20的下端面上则成型有与定位孔101配合的定位柱201。这样,当耐磨垫片20放入容置槽11中时,可通过定位孔101和定位柱201的配合进行定位。定位孔101和定位柱201皆呈锥状,以使耐磨垫片20与容置槽11的结合更为紧密。容置槽11的内端面上成型有多个凸块102,耐磨垫片20的外端面上则开设有与凸块102配合的缺口202,通过这样的结构,当耐磨垫片20靠近鞋跟主体10外端的一部分被磨损后,只需将耐磨垫片20从容置槽11内取出,使耐磨垫片20旋转一个角度后再压入容置槽11内,即可令耐磨垫片20被磨损的部位转向鞋跟主体10的内侧,而位于鞋跟主体10外端的部分则为完好部分,通过这样的结构,耐磨垫片20可被使用多次,从而大大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另外,由于鞋跟主体10被磨损的部位主要集中于其外缘部分,因此,容置槽11和耐磨垫片20后端的一部分与鞋跟主体10的外缘重合时,不仅美观度较好,使用效果也最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跟改良结构,它包括有鞋跟主体(10),其特征在于:鞋跟主体(10)后端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11),容置槽(11)内设置有耐磨垫片(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跟改良结构,它包括有鞋跟主体(10),其特征在于鞋跟主体(10)后端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11),容置槽(11)内设置有耐磨垫片(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跟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槽(11)底部具有多个定位孔(101),耐磨垫片(20)的下端面上则成型有与定位孔(101)配合的定位柱(2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跟改良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鉴
申请(专利权)人:黄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