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依次加工单张纸状的基材的机器结构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8537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依次加工单张纸状的基材的机器结构,具有多个不同的加工站,其中,所述加工站中的一个具有分别对基材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06),设置有分别对基材上底漆的底漆涂覆装置(02)和用于对涂覆在相应基材上的底漆进行干燥的干燥器(07;121)作为另外的加工站,底漆涂覆装置(02)和干燥器(07;121)沿相应基材的传送方向(T)分别布置在无印版印刷装置(06)的前面,具有所述无印版印刷装置(06)的加工站具有印刷滚筒(117),在印刷滚筒(117)的圆周上布置分别对基材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0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依次加工单张纸状的基材的机器结构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依次加工单张纸状的基材的具有多个不同的加工站的机器结构和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用于依次加工单张纸状的基材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WO2004/013704A1已知一种用于用在圆周方向上无规格的数字印刷机构进行直接无接触单张纸印刷的数字印刷机,其具有在数字印刷机下游连接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在其圆周上具有保持单张纸的抓手,其中所述传送装置优选具有多个传送滚筒和/或传送带和/或压印滚筒。通过EP2540513A1已知一种用于依次加工多个单张纸状的分别具有正面和背面的基材的机器结构,所述机器结构具有第一印刷滚筒和第二印刷滚筒,其中分别在第一印刷滚筒的圆周上布置至少一个用于印刷相关的基材的正面的第一无印版印刷装置并在第一印刷滚筒的旋转方向上在第一无印版印刷装置后面布置用于干燥相关的基材的被第一无印版印刷装置印刷的正面的干燥器,其中分别在第二印刷滚筒的圆周上布置至少一个用于印刷相关的基材的背面的第二无印版印刷装置并在第二印刷滚筒的旋转方向上在第二无印版印刷装置后面布置用于干燥相关的基材的被第二无印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依次加工单张纸状的基材的机器结构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依次加工单张纸状的基材的机器结构,具有多个不同的加工站,其中,所述加工站中的一个具有分别对基材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06),设置有分别对基材上底漆的底漆涂覆装置(02)和用于对涂覆在相应基材上的底漆进行干燥的干燥器(07;121)作为另外的加工站,底漆涂覆装置(02)和干燥器(07;121)沿相应基材的传送方向(T)分别布置在无印版印刷装置(06)的前面,具有所述无印版印刷装置(06)的加工站具有印刷滚筒(117),在印刷滚筒(117)的圆周上布置分别对基材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0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09 DE 102015217229.5;2016.04.29 IB PCT/EP21.一种用于依次加工单张纸状的基材的机器结构,具有多个不同的加工站,其中,所述加工站中的一个具有分别对基材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06),设置有分别对基材上底漆的底漆涂覆装置(02)和用于对涂覆在相应基材上的底漆进行干燥的干燥器(07;121)作为另外的加工站,底漆涂覆装置(02)和干燥器(07;121)沿相应基材的传送方向(T)分别布置在无印版印刷装置(06)的前面,具有所述无印版印刷装置(06)的加工站具有印刷滚筒(117),在印刷滚筒(117)的圆周上布置分别对基材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漆涂覆装置(02)以分别将底漆涂覆在基材的正面的方式布置,并且所述干燥器(07;121)以分别对已上底漆的基材的正面进行干燥的方式布置,并且所述无印版印刷装置(06)以分别对基材的正面进行印刷的方式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另一加工站具有分别对基材的背面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127),设置有分别对相应基材的背面上底漆的底漆涂覆装置(126)和用于对分别涂覆在相应基材的背面上的底漆进行干燥的干燥器(122)作为另外的加工站,底漆涂覆装置(126)和干燥器(122)沿相应基材的传送方向(T)分别布置在分别对基材的背面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127)的前面,具有所述无印版印刷装置(127)的加工站具有印刷滚筒(118),在所述印刷滚筒(118)的圆周上布置分别对相应基材的背面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127)。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应基材的传送方向(T)上,在具有分别对基材的正面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06)的加工站后面,布置有具有干燥器(123)的加工站,所述干燥器用于干燥相应的用所述无印版印刷装置(06)在正面印刷的基材。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应基材的传送方向(T)上,在具有分别对基材的背面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127)的加工站后面,布置有具有干燥器(124)的加工站,所述干燥器用于干燥相应的用所述无印版印刷装置(127)在背面印刷的基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应基材的传送方向(T)上,在具有用于干燥已在背面印刷的基材的干燥器(124)的加工站后面设置有具有涂漆装置(08)的加工站,并且在涂漆装置(08)后面设置有具有另一干燥器(09)的加工站。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分别涂覆在相应基材的正面上的底漆进行干燥的干燥器(07;121)和/或用于对分别涂覆在相应基材的背面上的底漆进行干燥的干燥器(122)和/或用于对相应的、利用无印版印刷装置(06)分别在正面印刷的基材进行干燥的干燥器(123)和/或用于对相应的、利用无印版印刷装置(127)分别在背面印刷的基材进行干燥的干燥器(124)和/或其他干燥器(09)设计为对相应的、上过底漆的和/或经印刷的和/或经涂漆的基材分别通过热空气和/或通过以红外辐射或紫外辐射的辐照进行干燥的干燥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对相应基材分别通过以红外辐射或紫外辐射的辐照进行干燥的干燥器(07;09;121;122;123;124)被设计为LED干燥器。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基材的传送方向(T)在输出装置(12)前面设置有设计为机械的后续加工装置(11)的加工站,所述机械的后续加工装置(11)对相应基材通过冲裁和/或设置沟槽和/或将印张从相应的基材中分离来进行后续加工。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应的印刷滚筒(117;118)的相应壳面上分别沿圆周方向彼此先后布置或至少能够布置多个基材。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应的印刷滚筒(117;118)的相应壳面上分别沿圆周方向彼此先后布置或至少能够布置三个或者四个基材。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待传送的基材中的每一个在相应的印刷滚筒(117;118)的壳面上分别借助至少一个保持元件以力锁合和/或型面锁合的方式得到保持。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印刷滚筒(117;118)的壳面上的基材分别通过抽吸空气在相应滚筒(117;118)的壳面上以力锁合的方式得到保持。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基材在相应的印刷滚筒(117;118)的壳面上的贴靠分别通过指向相应印刷滚筒(117;118)的壳面上的吹送空气得以支持。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具有多个沿基材的传送方向(T)彼此先后布置的传送单元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具有多个传送滚筒。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基材进行传送的传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对相应的基材分别通过力锁合或者通过型面锁合进行保持。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或15或16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别对基材的正面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06)和/或分别对基材的背面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127)分别设计为至少一个喷墨印刷装置,和/或所述无印版印刷装置(06;127)分别印刷多种不同的印刷油墨,针对每种印刷油墨,就相应的无印版印刷装置(06;127)而言,分别设置确定的喷墨印刷装置。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或15或16或17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别对基材的正面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06)和/或分别对基材的背面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127)分别具有四个或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分别独立控制的无印版印刷装置(06;127),所述无印版印刷装置(06;127)沿基材的传送方向(T)彼此先后布置。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或15或16或17或18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别对基材的正面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06)和/或分别对基材的背面进行印刷的无印版印刷装置(127)分别设计为使得它们能够对基材分别至少几乎以其整个横向于传送方向(T)指向的宽度进行印刷。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或15或16或17或18或19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推纸器(01)和与转交转筒(14)相配合的摆动抓手(13),基材在推纸器(01)中被抓取并各自通过摆动抓手(13)转交到传送转筒(14)上并从这里转交到旋转的贴靠印刷滚筒(119)上。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贴靠印刷滚筒(119)以在其壳面上分别容纳两个或者三个分别沿圆周方向彼此先后布置的基材的方式设计。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待传送的基材在贴靠印刷滚筒(119)的壳面上通过至少一个设计为抓手的保持元件进行保持。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或22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分别对基材的正面上底漆的底漆涂覆装置(02)的工作站具有与贴靠印刷滚筒(119)相配合的印刷机构滚筒(82),印刷机构滚筒带有在所述印刷机构滚筒(82)上贴合的或者至少能够贴合的、呈网纹辊(83)形式的着墨辊(83),以及具有至少一个沿着墨辊(83)的轴向延伸的刮刀(84)或者腔室刮刀系统(84)。24.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或22或23所述的机器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蒂安·齐根巴尔格乌维·贝克尔乌尔里希·科勒弗兰克·舒曼卡尔斯滕·莱恩什米夏埃尔·科赫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