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锁定装置以及使用该分离锁定装置的注塑成型模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853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用的分离锁定装置,即使在锁定杆插入于锁定部件的状态下也能够将基部保持件和锁定部件的连结状态解除,从而能够使锁定杆的移动变得稳定。锁定杆(16)具有厚壁部(16a)以及薄壁部(16b)。在厚壁部(16a)处于卡合件(11)与杆插入孔(9)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一状态下、以及锁定杆(16)从锁定部件(8)拔出的第三状态下,卡合件(11)移动到第一卡合件通路(5)或者第二卡合件通路(6)中而将锁定部件(8)相对于基部保持件(2)的连结解除,在薄壁部(16b)处于卡合件(11)与杆插入孔(9)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二状态下,卡合件(11)与卡合凹部(7)卡合而保持锁定部件(8)相对于基部保持件(2)的连结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分离锁定装置以及使用该分离锁定装置的注塑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于树脂的注塑成型机的模具而使用的分离锁定装置以及使用该分离锁定装置的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上述分离锁定装置主要在三板(threeplate)式的注塑成型机中用于对活动模具和脱模板的分离赋予一定的顺序。除了形成成型用的型腔的固定模具和活动模具以外,三板式的注塑成型机还具备与活动模具接触分离的脱模板。使浇道套的前端进入该脱模板,并将在该状态下通过浇道套供给的熔融树脂向设置于活动模具的浇口引导而注入至型腔。然后,先拉动脱模板而使其与活动模具分离,并使在脱模板与活动模具之间产生的浇道部从产品(型腔内的注入树脂)脱离。接下来,拉动活动模具而使其与固定模具分离,并将型腔内固化后的产品(树脂的成型品)从模具取出。这样,在活动模具从固定模具分离之前先使脱模板进行移动,由此能够防止产品的变形等。在该方法中,直至脱模板移动至某位置而使得浇道部从产品脱离为止,需要维持活动模具相对于固定模具的连结状态(防止分型面的背离),为了该目的而使用分离锁定装置。作为该分离锁定装置的现有例,例如,存在下述专利文献1、2所示的装置、图10所示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离锁定装置以及使用该分离锁定装置的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锁定装置,其中,所述分离锁定装置具备:基部保持件(2);具有上下贯通的杆插入孔(9)的锁定部件(8);以及相对于所述杆插入孔插拔自如的锁定杆(16),所述基部保持件(2)具有:上下贯通部(3);卡止凸条(4),其在上述上下贯通部的2个侧面对置设置、且在长度方向中途具备对置配置的卡合凹部(7);以及第一卡合件通路(5)和第二卡合件通路(6),它们设置于将各卡止凸条夹于中间的位置,所述锁定部件(8)具备:相对于所述基部保持件的上下贯通部(3)插拔自如的插入部(10);卡合件(11),其以能够在锁定杆的厚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组装于所述杆插入孔(9),且从所述插入部(10)向外部突出的两端能够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分离锁定装置,其中,所述分离锁定装置具备:基部保持件(2);具有上下贯通的杆插入孔(9)的锁定部件(8);以及相对于所述杆插入孔插拔自如的锁定杆(16),所述基部保持件(2)具有:上下贯通部(3);卡止凸条(4),其在上述上下贯通部的2个侧面对置设置、且在长度方向中途具备对置配置的卡合凹部(7);以及第一卡合件通路(5)和第二卡合件通路(6),它们设置于将各卡止凸条夹于中间的位置,所述锁定部件(8)具备:相对于所述基部保持件的上下贯通部(3)插拔自如的插入部(10);卡合件(11),其以能够在锁定杆的厚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组装于所述杆插入孔(9),且从所述插入部(10)向外部突出的两端能够与所述卡合凹部(7)卡合;以及弹簧(12),其对上述卡合件施力,所述锁定杆(16)具有在长度方向上排列的厚壁部(16a)和薄壁部(16b),并根据锁定杆(16)相对于所述杆插入孔(9)的插入量而选择性地切换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以及第三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所述厚壁部(16a)处于所述卡合件(11)与所述杆插入孔(9)的内表面之间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所述薄壁部(16b)处于所述卡合件(11)与所述杆插入孔(9)的内表面之间的状态,所述第三状态是所述锁定杆(16)从所述锁定部件(8)拔出的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卡合件(11)被所述弹簧(12)按压而移动到与所述卡合凹部(7)卡合的卡合位置,由此保持所述锁定部件(8)相对于所述基部保持件(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村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有限会社爱勇气技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