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防缠绕耳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8470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防缠绕耳机装置,包括耳机本体和防缠绕装置,所述防缠绕装置为卷尺结构的绕线器,包括底壳、上盖和绕线器本体,所述底壳圆周位置开有缺口,中间位置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绕线器本体包括套环、涡状弹簧和固定环,所述涡状弹簧一端通过套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外侧与耳机本体连接,涡状弹簧和固定环的高度小于连接柱高度,上盖在固定环上方相对位置开有环形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直径等于耳机本体直径。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方便携带,防缠绕操作灵活,使用方便,有效的解决了耳机线缠绕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防缠绕耳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辅助用耳机线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携式、操作灵活且可以有效防止缠绕的耳机装置。
技术介绍
耳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耳机线由于需要,生产的都比较长,但由于耳机线的材质原因,不具有伸缩性,因此在收纳耳机线、人工折叠时容易造成耳机本体的缠绕,影响美观,而且下次使用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整理,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如何在不影响耳机线声音传递的基础上,有效的进行缠绕问题的放置,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CN104301825A《一种耳机用耳机线伸缩结构》公布了一种防缠绕的装置,解决了耳机线在不用进行收纳时造成的缠绕问题,但由于耳机线为一整体,上述机构耳机尾端通过电刷与耳机电路连接,间歇的把耳机线断开,严重影响了声音的传递,改变了音质,因此不适用于解决本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防缠绕耳机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不影响耳机电路,保证了音质,同时体积小,方便携带,防缠绕操作灵活,使用方便,有效的解决了耳机线缠绕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防缠绕耳机装置,包括耳机本体和防缠绕装置,所述防缠绕装置为绕线器,所述绕线器为卷尺结构,包括底壳、上盖和绕线器本体,所述底壳圆周位置开有缺口,中间位置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绕线器本体包括套环、涡状弹簧和固定环,所述涡状弹簧一端通过套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外侧与耳机本体连接,涡状弹簧和固定环的高度小于连接柱高度,上盖在固定环上方相对位置开有环形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直径等于耳机本体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缺口直径等于耳机本体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外侧通过胶粘的方式与耳机本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外侧开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直径与耳机本体直径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顶端沿轴向向外延伸形成若干定位杆,所述上盖与其中一个定位杆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按钮,所述按钮底部设有限位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卷尺结构对耳机本体进行收纳、储存,使操作更加方便、灵活,同时耳机本体只是外表与固定环连接,减少了对耳机线路的改动,避免了对声音传递质量的影响。2.由于耳机本体只是穿过固定环上的贯通孔,在尽量减少的对耳机本体的影响下,利用耳机外表摩擦力大机对贯通孔的直径限制,完成了对耳机本体的有效固定。3.通过定位杆与限位杆的相互配合,利用按钮完成对耳机本体位置的固定,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本专利技术全部采用机械结构,且避免了对耳机本体的电路、外表的改动,解决了电路接点过多造成的声音传递质量受损的问题,防缠绕装置灵活、实用,有效的解决了耳机线缠绕的问题,方便操作,便于携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时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线盒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时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底壳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绕线器示意图;附图6为附图5中贯通孔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上盖示意图;图中,1、耳机本体,11、耳机头部,12、耳机末端,2、防缠绕装置,21、线盒,211、储线槽,212、暗扣装置,22、绕线器,221、底壳,2211、连接柱,222、上盖,2221、凹槽,2222、贯通槽,2223、按钮,223、绕线器本体,2231、套环,2232、涡状弹簧,2233、固定环,22331、贯通孔,2234、定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耳机本体1和防缠绕装置2,防缠绕装置2为线盒21,线盒1为长方体状,线盒1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开有若干储线槽211,利用储线槽211的规律排列,对耳机线进行了有序的整理,防止了缠绕现象,耳机本体1的弯曲折叠处可以挂在钩子上进行固定,更加方便携带、放置,储线槽211直径等于耳机本体1直径,大于槽口长度,线盒21中间的储线槽211与耳机本体1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储线槽211与耳机本体1相配合,可以进行有效的固定。线盒21为柔性材料,在垂直于储线槽211的两端面上设有暗扣装置212,线盒21可以两端折叠环扣,形成圆柱状,更加美观,耳机本体1的弯曲折叠处可以挂在钩子上进行固定,更加方便携带。实施例2:如附图3至附图7所示,包括耳机本体1和防缠绕装置2,防缠绕装置2为绕线器22,绕线器22为卷尺结构,使操作更加方便、灵活,包括底壳221、上盖222和绕线器本体223,底壳221圆周位置开有缺口,直径等于耳机本体1直径,通过缺口与耳机本体1的相互摩擦,避免拉拽、收纳过程中速度过快导致的耳机头部11向四周甩的问题,底壳221中间位置设有连接柱2211,连接柱2211为圆柱状,上端外侧设有外螺纹,上盖222中间位置设有凹槽2221,凹槽2221内设有内螺纹,上盖222在固定环2233上方相对位置开有环形贯通槽2222,贯通槽2222直径等于耳机本体1直径,上盖222贯通槽2222两端分别与底壳221固定,增加了可靠性,绕线器本体223包括套环2231、涡状弹簧2232和固定环2233,涡状弹簧2232一端通过套环2231与连接柱22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环2233内侧固定连接,固定环2233外侧与耳机本体1连接。涡状弹簧2232和固定环2233的高度小于连接柱2211高度,使耳机本体1的末端可以通过贯通槽2222与固定环2233连接,并随固定环2233的转动而转动。固定环2233外侧通过胶粘的方式与耳机本体1固定连接,增加了可靠度,减少了对耳机本体1电路的影响,保证了声音传递质量。固定环2233外侧开有贯通孔22331,贯通孔22331直径与耳机本体1直径相等,在尽量减少的对耳机本体1的影响下,利用耳机外表摩擦力大机对贯通孔22331的直径限制,完成了对耳机本体1的有效固定。固定环2233顶端沿轴向向外延伸形成若干定位杆2234,上盖222与其中一个定位杆2234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按钮2223,按钮2223底部设有限位杆,利用按钮2223完成对耳机本体1位置的固定,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使用线盒式防缠绕耳机装置时,将耳机本体1按储线槽211排列整理,可以将耳机线弯折的地方放在挂钩处进行放置,以便下次取用;使用绕线器式防缠绕耳机装置时,将耳机头部11轻轻的往外拉拽,达到使用长度后,按下按钮2223进行位置固定,使用完后,按回按钮2223,取消位置限定,耳机本体1在绕线器本体223的作用力下向后收缩,完成收纳。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防缠绕耳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防缠绕耳机装置,包括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缠绕装置,所述防缠绕装置为绕线器,所述绕线器为卷尺结构,包括底壳、上盖和绕线器本体,所述底壳圆周位置开有缺口,中间位置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绕线器本体包括套环、涡状弹簧和固定环,所述涡状弹簧一端通过套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外侧与耳机本体连接,涡状弹簧和固定环的高度小于连接柱高度,上盖在固定环上方相对位置开有环形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直径等于耳机本体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防缠绕耳机装置,包括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缠绕装置,所述防缠绕装置为绕线器,所述绕线器为卷尺结构,包括底壳、上盖和绕线器本体,所述底壳圆周位置开有缺口,中间位置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绕线器本体包括套环、涡状弹簧和固定环,所述涡状弹簧一端通过套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外侧与耳机本体连接,涡状弹簧和固定环的高度小于连接柱高度,上盖在固定环上方相对位置开有环形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直径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刚魏晓光万光明戴昭于缪高靖姝彭淦榕孙金华徐霞梁栋张琳李秀强王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