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石真三轴水力压裂应变特性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地质
,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岩石真三轴水力压裂应变特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天然岩石在地下环境中一般受三向应力作用,因而实验室研究三向应力状态下岩石水力压裂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性更能反映天然岩体的实际情况。受真三轴应力加载限制,现有设备一般仅局限于水力压裂液体压力、流量监测,对压裂模拟测试中的裂缝产生、扩展等事件进行定位和记录;如公开号为105352811A,公开日为2016年2月24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小型水力压裂三轴评价测试加压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壳体,壳体两侧面及下面通过通孔分别连接X轴、Y轴、Z轴方向加卸载机构,X轴方向加卸载机构、Y轴方向加卸载机构前端各连接一大插板,Z轴方向加卸载机构前端连接方板,壳体另外两侧面内部通过凹槽各连接一组小插板,壳体顶端通过螺丝连接方形盖板,将岩心放入壳体内,通过液压泵对X、Y、Z方向依次进行加压,连接好管线,检测是否有液体渗出,将恒流泵设定为所需的恒定流量,进行压裂模拟测试,裂缝产生,会产生声音事件,声发射监测系统可以对这些事件进行定位,最终将结果汇总,可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石真三轴水力压裂应变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框架(1)、轴向升降机构、轴向载荷传感器(2)、水力压裂堵头(3)、应变片(11)、静态应变仪(12)、真三轴夹持器、X方向应力控制系统、Y方向应力控制系统、水力压裂控制系统,所述轴向升降机构安装在加载框架(1)底部,所述轴向载荷传感器(2)安装在加载框架(1)的上部,且位于轴向升降机构的正上方;所述真三轴夹持器包括夹持器筒体(4)、两向加载液囊(5)、上端盖(6)、下端盖(7),所述夹持器筒体(4)具有轴向贯通的空腔、液囊腔和径向设置的管路连接孔,其液囊腔位于空腔的左、右两侧,所述管路连接孔与液囊腔相通,所述管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石真三轴水力压裂应变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框架(1)、轴向升降机构、轴向载荷传感器(2)、水力压裂堵头(3)、应变片(11)、静态应变仪(12)、真三轴夹持器、X方向应力控制系统、Y方向应力控制系统、水力压裂控制系统,所述轴向升降机构安装在加载框架(1)底部,所述轴向载荷传感器(2)安装在加载框架(1)的上部,且位于轴向升降机构的正上方;所述真三轴夹持器包括夹持器筒体(4)、两向加载液囊(5)、上端盖(6)、下端盖(7),所述夹持器筒体(4)具有轴向贯通的空腔、液囊腔和径向设置的管路连接孔,其液囊腔位于空腔的左、右两侧,所述管路连接孔与液囊腔相通,所述管路连接孔内设有应力接头(9),所述两向加载液囊(5)安装在液囊腔内,所述空腔内放置待测岩芯(8),所述夹持器筒体(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端盖(6)、下端盖(7)连接;所述X方向应力控制系统、Y方向应力控制系统分别通过应力接头(9)连接在夹持器筒体(4)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持器筒体(4)安装在轴向升降机构上,所述水力压裂堵头(3)上端与轴向载荷传感器(2)连接,下端穿过上端盖(6)、空腔直接压在待测岩芯(8)上端,所述水力压裂堵头(3)为中空结构,其内设有水力压裂接头(10),所述水力压裂控制系统与水力压裂接头(10)连接;所述应变片(11)竖直安装在空腔内与待测岩芯(8)相接触,所述静态应变仪(12)分别与应变片(11)、轴向载荷传感器(2)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真三轴水力压裂应变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筒体(4)的空腔内设有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丛彬,龚蔚,朱炬辉,龚顺祥,刘静,左建东,陈健,袁灿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