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旋转转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505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旋转转子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冲压板,所述冲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脱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支架分别固定连接有操作箱和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端口位置轴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操作箱的两端内部分别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该自动旋转转子的装置,能够在转子进行叠铆时,对转子本体进行有效的夹紧,同时在夹紧过程中,能够通过信号灯进行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旋转转子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转子加工
,具体为一种自动旋转转子的装置。
技术介绍
转子多为动力机械和工作机械中的主要旋转部件。典型的转子有透平机械转子、电机转子、各种泵的转子和透平压缩机的转子等。转子在某些特定的转速下转动时会发生很大的变形并引起共振,引起共振时的转速称为转子的临界转速。在转子进行叠铆时,通过中心轴过盈连接到转子的中部,使得转子能够与中心轴固定连接,但中心轴插入时,需要对转子部分进行固定,如果固定不够稳定,很容易在过盈连接时,导致中心轴变形或断裂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旋转转子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旋转转子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冲压板,所述冲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脱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支架分别固定连接有操作箱和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端口位置轴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操作箱的两端内部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旋转转子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旋转转子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冲压板(2),所述冲压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21),所述第一弧形块(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脱块(2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支架分别固定连接有操作箱(3)和电机箱(31),所述电机箱(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3),所述电机(33)的端口位置轴连接有螺纹杆(36),所述螺纹杆(3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32),所述操作箱(3)的两端内部分别设有第一轴孔(34)和第二轴孔(35),所述第一轴孔(34)的内侧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旋转转子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冲压板(2),所述冲压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块(21),所述第一弧形块(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脱块(2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支架分别固定连接有操作箱(3)和电机箱(31),所述电机箱(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3),所述电机(33)的端口位置轴连接有螺纹杆(36),所述螺纹杆(3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32),所述操作箱(3)的两端内部分别设有第一轴孔(34)和第二轴孔(35),所述第一轴孔(34)的内侧活动套接螺纹杆(36)的表面,所述第二轴孔(35)的内侧活动套接螺纹筒(32)的表面,所述螺纹筒(3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块(24),所述第二弧形块(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脱块(23),所述操作箱(3)的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座(312),所述轴座(312)的内侧均固定套接有限位杆(37),所述限位杆(37)的表面滑动套接有限位套(311),所述限位套(311)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舜杨佳平黄绪海
申请(专利权)人:全南县超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