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修的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431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维修的配电柜,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一滚轮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一滚轮的顶端与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便于维修的配电柜,通过设置第一滚轮、移动板、伸缩装置、滑杆、固定板、卡槽、转盘和把手,拉动拉环,使固定板与卡槽分离,同时拉动把手,使移动板向箱体外移动,从而使伸缩装置伸长,松开拉环,使固定板的表面与箱体的右侧面搭接,防止移动板向箱体内移动,从而可以通过把手使转盘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可以对箱体内的电力元件更好的检修,最大程度的避免将一些在非正常状态下工作的电力元件遗漏,以保证配电柜可以稳定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修的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便于维修的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在配电柜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对配电柜进行定期的检修,以保证配电柜可以稳定的运行,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目前市场上的配电柜多是将电力元件固定在箱体内,在对配电柜进行检修时,无法对电力元件的后侧进行检修,常常会错过对一些已经是在非正常状态下工作的电力元件检修,从而会影响配电柜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维修的配电柜,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配电柜多是将电力元件固定在箱体内,在对配电柜进行检修时,无法对电力元件的后侧进行检修,常常会错过对一些已经是在非正常状态下工作的电力元件检修,从而会影响配电柜稳定运行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修的配电柜,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一滚轮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一滚轮的顶端与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前后两面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维修的配电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维修的配电柜,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一滚轮(3)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一滚轮(3)的顶端与移动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4)的前后两面分别滑动连接在箱体(1)内壁前后两面开设的第二滑槽(5)内,所述移动板(4)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块(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7)与第一连接杆(8)的背面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背面通过第二销轴(9)与第二连接杆(10)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背面通过第二销轴(9)与第二固定块(11)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修的配电柜,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一滚轮(3)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一滚轮(3)的顶端与移动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4)的前后两面分别滑动连接在箱体(1)内壁前后两面开设的第二滑槽(5)内,所述移动板(4)的左侧面与第一固定块(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正面通过第一销轴(7)与第一连接杆(8)的背面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背面通过第二销轴(9)与第二连接杆(10)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背面通过第二销轴(9)与第二固定块(11)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0)通过第三销轴(12)与第三固定块(13)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三固定块(13)的左侧面与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3)的右侧面通过伸缩装置(14)与第一固定块(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位于第二固定块(11)的正下方,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二滚轮(1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16)的上表面与移动板(4)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移动板(4)的上表面卡接有滑套(17),所述滑套(17)内设置有滑杆(18),所述滑杆(18)的顶端设置有拉环(19),所述滑杆(18)的底端与固定板(20)的上表面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德荣宋海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番禺区华能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