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涝渍兼治、可有效控制稻田氮磷流失的排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田设备
,具体是一种适于涝渍兼治、可有效控制稻田氮磷流失的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南方湿润地区有着广泛栽培,有效防治稻田氮磷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要方面。在田间水平上,减少氮磷排放、减轻面源污染的主要做法是采取测土平衡施肥、看天气错开强降水科学追肥、多蓄少排。但是,从水稻栽培和涝害防控角度,在生产过程存在主动排水和被动排水的现象。泡田期大灌水,栽秧前田埂扒口直接排放水,产生较严重的农田养分流失,降低了肥料的利用效率;正常情况下临近晒田期停灌,使田面水自然落干,适逢较强降水时则主动扒口直接排水,也会有一定氮磷养分流失。水稻生产跨主雨期,在强降水可能导致作物涝害时,不得不进行田间排水,此即水稻生产过程的被动排水现象,在直接扒开田埂应急排水防涝的同时亦伴随农田养分(包括氮磷)的流失。而控制稻田氮磷等养分流失的关键是控水,现有技术方案主要体现在控制排水上,相应的出现了一些控制排水技术和出水口排水控制装置。其共性是,通过调节农田地下排水出口的高低控制地下排水量,通过调节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涝渍兼治、可有效控制稻田氮磷流失的排水装置,连通稻田沥水沟和田间末级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田埂的稻田侧的表水潜流生物炭池,以及连通田间末级排水沟与表水潜流生物炭池的排水流出控制件,稻田沥水沟汇集于表水潜流生物炭池,表水潜流生物炭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耕土层、生物炭层和反滤层的填充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涝渍兼治、可有效控制稻田氮磷流失的排水装置,连通稻田沥水沟和田间末级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田埂的稻田侧的表水潜流生物炭池,以及连通田间末级排水沟与表水潜流生物炭池的排水流出控制件,稻田沥水沟汇集于表水潜流生物炭池,表水潜流生物炭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耕土层、生物炭层和反滤层的填充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涝渍兼治、可有效控制稻田氮磷流失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流出控制件包括通过弯头连为一体的水平短管和立管,弯头可以水平短管为轴旋转,水平短管连通表水潜流生物炭池,立管连通田间末级排水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于涝渍兼治、可有效控制稻田氮磷流失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短管的中轴与田间末级排水沟底部的垂直距离为30~50c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适于涝渍兼治、可有效控制稻田氮磷流失的排水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强,吴启侠,张怀胜,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