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649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9:32
一种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涉及电梯系统中的提升介质。使用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两种不同的加强纤维,非金属加强纤维包覆在金属加强纤维外,使金属加强纤维与金属加强纤维之间相互无接触,金属加强纤维可以增加曳引介质提供抗剪切能力。选用模量和抗拉强度接近的加强纤维,利用树脂进行固化,保证在受到拉伸时,非金属加强纤维和金属加强纤维可以均匀受力,共同发挥作用,减小了不同纤维材料混合使用时的撕裂风险,提高了疲劳寿命。金属加强纤维采用超高强度钢丝,可以有效减少钢材用量,非金属加强纤维采用碳纤维,可以使骨架承力构件的重量得到有效降低,降低了转动惯量,进一步提高电梯运行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系统中的提升介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典型的电梯提升系统包括轿厢,配重、提升绳索、曳引机、控制系统,其中曳引机在电梯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通过提升绳索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成轿厢的垂直运动。典型的曳引机上设有带摩擦面的曳引轮,提升绳索与曳引轮接触受到摩擦后实现驱动力的传递。目前,电梯系统大多采用圆形钢丝绳和铸铁曳引轮,现有的钢丝绳与铸铁的摩擦系数较小,而由于较小的摩擦系数限制了曳引能力,所以通常需要对曳引轮进行开槽来提高摩擦系数,这也加剧了钢丝绳的磨损,降低了提升绳索的使用寿命。针对钢丝绳存在的不足,业界不断尝试采用新的材料。1999年,奥蒂斯电梯公司在授权公告号为1222656C、专利名称为“电梯的拉力构件”中首先了一种扁平皮带状的提升介质,其采用了直径比较小的钢丝绳与聚氨酯相结合的复合材料替代传统了直径比较粗的钢丝绳。使电机的尺寸的减小,曳引机可以直接放置于井道之中,降低了建筑物顶层的机房建筑的成本。但尽管这种提升介质代替传统钢丝绳有许多优点,但是也有缺点,其与传统钢丝绳相比,重量降低并不明显,转动惯量仍然较大,限制了电梯速度的进一步提升。2014年,通力股份公司在专利公告号为CN104555658A,名称为“用于提升装置的绳索以及电梯”中,公开了一种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提升介质,将碳纤维置于环氧树脂中,外层包覆聚氨酯材料制成的一种扁平带,由于碳纤维的密度远小于钢丝,因而这种新型曳引提升介质可以明显减轻重量,降低了转动惯量,可以应用于高层高速电梯之中。这种使用碳纤维作为骨架材料的提升带,尽管使用了环氧树脂进行了包覆,但由于碳纤维丝的抗剪切能力比较差,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受到挤压或者异物冲击时存在断丝风险,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环氧树脂耐弯曲疲劳性能低于热塑性聚氨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碳纤维曳引提升带的使用寿命也低于使用钢丝绳作为骨架材料的提升带。现有的这些解决方案尽管在性能上比传统钢丝绳索有了明显提升,但仍然难以实现最优的曳引材料性能需求,即降低曳引介质重量的同时,保证曳引介质具有足够的强度、抗剪切能力、可弯曲性能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解决了传统的提升介质抗剪切能力低、疲劳寿命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为扁平带状结构,包括若干平行的骨架承力构件,该骨架承力构件包裹在包覆层内部,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的骨架承力构件由多根复合材料股绳捻制而成,该复合材料股绳包括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所述的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平行设置,均匀分布,非金属加强纤维包覆在金属加强纤维外,使金属加强纤维与金属加强纤维之间相互无接触,并通过树脂将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固化。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非金属加强纤维的直径为5~10微米;所述金属加强纤维的直径为60~100微米,金属加强纤维的数量为5~20根,金属加强纤维的抗拉强度大于3500Mpa;所述的树脂的弹性模量低于1Gpa。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具有相似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即金属加强纤维的抗拉强度与非金属加强纤维的抗拉强度、金属加强纤维的弹性模量与非金属加强纤维的弹性模量之间的公差均为正负15%。上述方案中,所述复合材料股绳截面的填充面积为:树脂占总截面积的50%以下,非金属加强纤维占总截面积的20%~40%,金属加强纤维占总截面积的20%-40%之间。上述方案中,复合材料股绳与曳引轮的接触面长度至少为3倍捻距长度。上述方案中,每根单复合材料股绳的截面为扇形,若干单复合材料股绳捻制后的截面为圆形,且该圆形中各个单复合材料股为面接触。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非金属加强纤维为碳纤维丝,所述的金属加强纤维为钢丝。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碳纤维丝的直径为7微米,所述的钢丝的直径为80微米,钢丝为10根,钢丝的抗拉强度大于4000Mpa,,所述的柔性树脂弹性模量为0.5Gpa。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柔性树脂为改性环氧树脂。上述方案中,所述复合材料股绳截面的填充面积为:树脂占总截面积的40%,碳纤维丝占总截面积的30%,钢丝占总截面积的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使用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两种不同的加强纤维,非金属加强纤维包覆在金属加强纤维外,使金属加强纤维与金属加强纤维之间相互无接触,非金属加强纤维可以有效地降低曳引介质的重量,金属加强纤维可以增加曳引介质提供抗剪切能力。选用两种模量和抗拉强度接近的加强纤维,并利用树脂进行固化,保证在受到拉伸时,非金属加强纤维和金属加强纤维可以均匀受力,共同发挥作用,减小了不同纤维材料混合使用时的撕裂风险,提高了疲劳寿命。而金属加强纤维采用超高强度钢丝,可以有效减少钢材用量,非金属加强纤维采用碳纤维,可以使骨架承力构件的重量得到有效降低,降低了转动惯量,进一步提高电梯运行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梯提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升介质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升介质的承力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轿厢、2反绳轮、3提升介质、4曳引机、5对重、6电梯提升机构、7骨架承力构件、8包覆层、9复合材料股绳、10金属加强纤维、11非金属加强纤维、12树脂。具体实施方式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图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采用的提升介质安装在电梯提升机构中。如图1所示,提升介质3通过曳引机4、反绳轮2连结轿厢1和对重5,组成电梯提升机构6。提升介质3的一侧表面与曳引机4贴合,曳引机4的旋转通过与提升介质3的摩擦转化为提升介质3的线性运动,进而将牵引力传递到轿厢1,实现电梯的线性运动。本实施例采用的提升介质为扁平带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若干平行的骨架承力构件7,该骨架承力构件7包裹在包覆层8内部,其中的包覆层8为聚氨酯耐磨材料。骨架承力构件7由多根复合材料股绳9捻制而成,该复合材料股绳9包括直径较细的金属加强纤维10和密度较低的非金属加强纤维11,且金属加强纤维10和非金属加强纤维11平行设置,均匀分布,非金属加强纤维11包覆在金属加强纤维10外,使金属加强纤维10与金属加强纤维10之间相互无接触,改善复合材料股绳9中的应力分布。通过树脂12将金属加强纤维10和非金属加强纤维11固化。该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股绳9的疲劳寿命,使得复合材料股绳9以及由复合材料股9绳捻制而成的骨架承力构件7具备抗剪切能力。同时,捻制的复合材料股绳9,在骨架承力构件7弯曲的情况下,平行放置的复合材料股绳9在弯曲半径内侧受压应力,外侧受拉应力,拉应力和压应力随着捻制方向改变,总体达到平衡,使得复合材料股绳9的疲劳寿命得到提高。非金属加强纤维11的直径为5~10微米。金属加强纤维10的直径为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为扁平带状结构,包括若干平行的骨架承力构件,该骨架承力构件包裹在包覆层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承力构件由复合材料股绳捻制而成,该复合材料股绳包括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所述的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平行设置,均匀分布,非金属加强纤维包覆在金属加强纤维外,使金属加强纤维与金属加强纤维之间相互无接触,并通过树脂将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固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为扁平带状结构,包括若干平行的骨架承力构件,该骨架承力构件包裹在包覆层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承力构件由复合材料股绳捻制而成,该复合材料股绳包括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所述的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平行设置,均匀分布,非金属加强纤维包覆在金属加强纤维外,使金属加强纤维与金属加强纤维之间相互无接触,并通过树脂将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固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金属加强纤维的直径为5~10微米;所述金属加强纤维的直径为60~100微米,金属加强纤维的数量为5~20根,金属加强纤维的抗拉强度大于3500Mpa;所述的树脂的弹性模量低于1Gp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加强纤维和非金属加强纤维具有相似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即金属加强纤维的抗拉强度与非金属加强纤维的抗拉强度、金属加强纤维的弹性模量与非金属加强纤维的弹性模量之间的公差均为正负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的提升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股绳截面的填充面积为:树脂占总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超周昊程培壮王延维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思同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