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曲销及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38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曲销,包括芯轴,芯轴的上部活动套接有轴套,轴套与芯轴之间通设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两端分别紧固于轴套的内侧面以及芯轴的表面;芯轴的下部周向形成有用于卡装在钢筋弯箍机的弯曲盘上的卡装部,轴套与芯轴之间通过第三轴承实现活动配合,在轴套对钢筋进行折弯过程中,轴套会随钢筋在折弯过程中的位移相对于芯轴转动,避免钢筋与轴套之间直接产生摩擦,减少轴套与芯轴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轴套所受到的周向扭力直接传递到芯轴上,破坏芯轴与轴套之间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弯曲销的连接结构,在芯轴受到周向扭力时可对于弯曲盘转动,避免破坏芯轴于装配腔的连接结构,延长芯轴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A kind of bending pin and its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nding pin, including a core shaft, the upper movable sleeve of the cor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n axle sleeve, and a third bea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haft sleeve and the core shaft. The ends of the third bearings are fastened to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haft sleeve and the surface of the core shaft, and the lower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core shaft is formed to be mounted on a bending disc of a steel bar bending machine. In the clamping unit, the axle sleeve and the core shaft are matched by third bearings. During the bending of the steel bar, the shaft sleeve will rotate with the core axis in the bending process, avoiding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steel bar and the shaft sleeve, reducing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shaft sleeve and the core shaft, and avoiding the shaft sleeve. The circumferential torsion is directly transmitted to the core shaft, which destroys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the mandrel and the axle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bending pin, which can rotate the bending disc when the core shaft is torsional at a circumferential torque to avoid breaking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core shaft in the assembly cavity,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ore shaft and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曲销及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弯箍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弯曲销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弯箍机一般采用的弯曲销装置由轴套和芯轴构成,芯轴紧固于弯箍机的弯曲盘,轴套与芯轴固接,通过轴套对钢筋抵靠施压以使钢筋变形弯曲,实现弯箍机的对钢筋的弯曲功能。但是,现有的弯曲销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轴套与芯轴由于采用紧固的方式,因此在对钢筋进行折弯的过程中,钢筋表面会与轴套表面产生摩擦,使轴套相对于芯轴产生周向扭力,破坏了轴套表面的同时,也容易破坏轴套与芯轴之间的连接结构,导致轴套与芯轴的使用寿命大幅度下降,生产成本高。(2)芯轴与弯曲盘之间由于采用紧固的方式,因此在对钢筋进行折弯的过程中,轴套会对芯轴产生周向的扭力,该扭力会通过芯轴下部传递到弯曲盘上,使芯轴与弯曲盘之间产生周向的扭力,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该扭力会破坏芯轴与弯曲盘之间的连接关系,降低芯轴的使用寿命,加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弯曲销,减少轴套与芯轴之间的摩擦,延长轴套与芯轴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弯曲销连接结构,减少芯轴与弯曲盘之间的摩擦,延长芯轴与弯曲盘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弯曲销,包括芯轴,所述芯轴的上部活动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芯轴之间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两端分别紧固于所述轴套的内侧面以及所述芯轴的表面;所述芯轴的下部周向形成有用于卡装在钢筋弯箍机的弯曲盘上的卡装部。进一步地,所述卡装部轴向投影为圆形;所述卡装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轴套;所述卡装部的长度小于所述轴套。进一步地,所述轴套的中部周向形成有用于抵靠钢筋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轴套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抵靠部的径向投影形状为圆弧状。进一步地,所述芯轴的上部沿所述芯轴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轴套通过所述第三轴承沿所述滑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弯曲销连接结构,包括上述弯曲销以及弯曲盘,所述弯曲盘上设有用于紧固所述弯曲销的装配腔;所述装配腔底部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装配腔的上部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卡装部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轴套与所述卡装部之间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轴承固接;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轴承固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有平行与水平面的平台;所述平台与所述卡装部之间形成有间隙。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轴套与芯轴之间通过第三轴承实现活动配合,在轴套对钢筋进行折弯过程中,轴套会随钢筋在折弯过程中的位移相对于芯轴转动,避免钢筋与轴套之间直接产生摩擦,减少轴套与芯轴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轴套所受到的周向扭力直接传递到芯轴上,破坏芯轴与轴套之间的连接结构,延长了轴套与芯轴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2)通过在第一凹槽与卡装部之间设置第一轴承,在第二凹槽与芯轴之间设置第二轴承,在芯轴受到周向扭力时,可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对于弯曲盘转动,避免芯轴对装配腔产生周向扭力,破坏两者之间的连接结构,延长芯轴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弯曲销及其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芯轴;20、轴套;30、第一轴承;40、第二轴承;50、第三轴承;11、卡装部;12、滑槽;21、抵靠部;60、弯曲盘;61、装配腔;611、第一凹槽;612、第二凹槽;613、平台;614、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了延长弯曲销的使用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弯曲销,该弯曲销包括芯轴10,芯轴10的上部活动套接有轴套20,轴套20与芯轴10之间设有第三轴承50,第三轴承50的两端分别紧固于轴套20的内侧面以及芯轴10的表面。在弯曲销使用过程中,随着弯曲盘60的转动,轴套20抵靠于钢筋并对钢筋进行施压使其弯曲,钢筋在折弯过程中会对轴套20表面产生周向扭力,该扭力会通过轴套20专递到芯轴10,此时轴套20通过第三轴承50沿芯轴10表面周向转动,避免该扭力破坏轴套20表面以及轴套20与芯轴10之间的连接结构;芯轴10的下部周向形成有用于卡装在钢筋弯箍机的弯曲盘60上的卡装部11。为了配合弯曲盘60的装配需求,卡装部11轴向投影为圆形,但也不排除为了满足不同弯曲盘60的内部结构设置成与弯曲盘60相匹配的其他形状;为了使卡装效果更好,卡装部11的直径大于轴套20;卡装部11的长度小于轴套20。轴套20的中部周向形成有用于抵靠钢筋的抵靠部21;抵靠部21的直径小于轴套20的直径,避免钢筋在与抵靠部21抵接过程中相对于轴套20位移。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抵靠部21的径向投影形状为与钢筋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圆弧状。为了配合不同折弯需求,芯轴10的上部沿芯轴10长度方向设有滑槽12;第三轴承50与滑槽12滑动配合,以使轴套20通过第三轴承50沿滑槽12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在弯曲销使用过程中,钢筋为了折弯成不同形状,往往在折弯过程中需要作出位置的调整,为了避免钢筋对轴套20产生轴向摩擦力,在第三轴承50与芯轴10之间设置滑槽12,当轴套20受到轴向推力时,可沿滑槽12位移,减少轴套20表面所受到的摩擦力。为了延长弯曲销以及弯曲盘60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弯曲销连接结构,包括上述弯曲销以及弯曲盘60,弯曲盘60上设有用于紧固弯曲销的装配腔61;装配腔61底部形成有第一凹槽611,装配腔61的上部形成有第二凹槽612;卡装部11套接有第一轴承30;轴套20与卡装部11之间套接有第二轴承40;第一凹槽611与第一轴承30固接;第二凹槽612与第二轴承40固接,在弯曲销使用过程中,芯轴10会受到的周向扭力会对装配腔61表面产生摩擦力,久而久之破坏芯轴10与装配腔61的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轴承30与第二轴承40以使芯轴10受到该扭力后相对于弯曲盘60转动,避免装配腔61受到周向扭力,延长了芯轴10使用寿命同时,也延长了弯曲盘60的使用寿命。第一凹槽611直径大于第二凹槽612;第一凹槽611与第二凹槽612之间形成有平行与水平面的平台613;为了使芯轴10转动效果更优,平台613与卡装部11之间形成有间隙614,避免在芯轴10转动过程中,卡装部11与平台613摩擦。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弯曲销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曲销,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所述芯轴的上部活动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芯轴之间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两端分别紧固于所述轴套的内侧面以及所述芯轴的表面;所述芯轴的下部周向形成有用于卡装在钢筋弯箍机的弯曲盘上的卡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曲销,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所述芯轴的上部活动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芯轴之间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两端分别紧固于所述轴套的内侧面以及所述芯轴的表面;所述芯轴的下部周向形成有用于卡装在钢筋弯箍机的弯曲盘上的卡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部轴向投影为圆形;所述卡装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轴套;所述卡装部的长度小于所述轴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销,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中部周向形成有用于抵靠钢筋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轴套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曲销,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的径向投影形状为圆弧状。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弯曲销,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显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