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鼻腔堵塞的止鼾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320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防止鼻腔堵塞的止鼾鼻塞,其包括:基座;长条形的塞体,其底端固定连接基座顶端;塞体的数目为两个;塞体包括塞头和塞身;塞头固定于塞身顶端;塞身底端固定连接基座顶端;塞头与塞身均为圆柱状,塞头直径大于塞身。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具备止鼾与止塞的功能,可有效缓解鼻腔不适;同时还可以用于吸氢,有助于提升助眠效果。

A snoring nasal plug that prevents nasal obstruc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noring nose stopper to prevent nasal congestion, including a base seat; a long strip shaped plug with a fixed bottom end attached to the top of the base; the number of plug is two; the plug consists of a plug and a plug; the plug is fixed to the top of the plug; the bottom is fixed to the top of the base; the plug head and the plug are cylindrical. The diameter of the plug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plug. The invention also has the functions of stopping snoring and stopping stoppage, effectively relieving nasal cavity discomfort, and also can be used for hydrogen absorption, and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sleep aid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鼻腔堵塞的止鼾鼻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防止鼻腔堵塞的止鼾鼻塞。
技术介绍
鼻塞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其在使用时放置于鼻腔内,可以实现防尘、通气等多种目的。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201410634960.3公开了一种防霾鼻塞包括:两个圆柱形鼻塞体,均由多孔过滤材料制成,分别置于左右鼻孔开口处,用于过滤经过鼻腔的空气;一连接件,连接于两个鼻塞体的底面之间,用于防止两个鼻塞体随空气深入鼻腔;及一对环状密封件,分别与两个鼻塞体的底面的外周连接,用于与鼻孔的周圈密闭连接,从而将两个鼻塞体分别固定于鼻孔开口处,并防止空气未经过滤直接进出鼻腔。两个鼻塞体相对连接件左右对称。中国专利201420121274.1公开了一种鼻塞,包括横梁和两个塞体,该两个塞体分别固定在横梁的两端;塞体为锥管状,由锥底向锥尖依次填充有过滤膜和透气层。中国专利200720306138.X公开了一种鼻塞,包括圆柱体橡胶塞,橡胶塞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在其内部设有横向过滤棉,在过滤棉上方设有活性炭纤维。中国专利200910142743.1公开了一种防尘鼻塞,其构造包括:鼻塞框架孔主体,在孔的内端设有孔网,在鼻塞框架孔中塞填防尘防废气过滤体层及网盖等结构组成。上述方式的缺陷在于:功能单一,没有止鼾功能,不能通入气体。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止鼾功能,能够通入气体的止鼾鼻塞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鼻腔堵塞的止鼾鼻塞,其具有止鼾功能,能够通入气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防止鼻腔堵塞的止鼾鼻塞,止鼾鼻塞包括:基座;长条形的塞体,塞体底端固定连接基座顶端;塞体的数目为两个;塞体包括塞头和塞身;塞头固定于塞身顶端;塞身底端固定连接基座顶端;塞头与塞身均为圆柱状,塞头直径大于塞身。本专利技术中,止鼾鼻塞为透明塑料材质。本专利技术中,基座和两个塞体形成了一个Y字形;使用时,将两个塞体各自插入一个鼻腔;两个塞体夹住两个鼻腔之间的鼻中隔,可以起到止鼾的效果;同时,塞头撑开鼻孔,可以起到止塞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在使用止鼾鼻塞时,可以通过移动基座控制塞体进入鼻腔的深度。本专利技术同时具备止鼾与止塞的功能,可有效缓解鼻腔不适;同时还可以用于吸氢,有助于提升助眠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塞体长度为6cm。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塞头与塞身的长度比例为1:2。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塞头与塞身的直径比例为2:1。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塞体可围绕其底端摆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基座内部设有基座空腔,基座空腔贯通基座。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塞体内部设有塞体空腔,塞体空腔贯穿塞体。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基座空腔与塞体空腔相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塞体空腔与用于吸氢助眠器的氢气发生装置的软管相通;氢气发生装置产生的氢气通过软管进入基座空腔,进而进入塞体空腔,最后进入鼻腔;止鼾鼻塞与吸氢助眠器配合使用,可以使氢气被更好地吸收,达到更好的助眠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止鼾鼻塞进一步包括用于对两个塞体进行限位的固定环,两个塞体的塞身均穿过固定环;当不需要使用止鼾鼻塞时,用固定环将两个塞体捆绑在一起,待使用时再解开;固定环为透明塑料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同时具备止鼾与止塞的功能,可有效缓解鼻腔不适;同时还可以用于吸氢,有助于提升助眠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止鼾鼻塞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防止鼻腔堵塞的止鼾鼻塞,如图1所示,其包括基座1、塞体2和固定环3。其中,基座1内部设有基座空腔(图中未示),基座空腔贯通基座1;塞体2为长条形,其底端固定连接基座1顶端;塞体2的数目为两个;塞体2包括塞头201和塞身202;塞头201固定于塞身202顶端;塞身202底端固定连接基座1顶端;塞头201与塞身202均为圆柱状,塞头201直径大于塞身202;基座1和两个塞体2形成了一个Y字形;塞体2长度为6cm;塞头201与塞身202的长度比例为1:2;塞头201与塞身202的直径比例为2:1;塞体2可围绕其底端摆动;塞体2内部设有塞体空腔(图中未示),塞体空腔贯穿塞体2;基座空腔与塞体空腔相通;固定环3用于对两个塞体2进行限位,两个塞体2的塞身202均穿过固定环3;当不需要使用止鼾鼻塞时,用固定环3将两个塞体2捆绑在一起,待使用时再解开;固定环3为透明塑料材质。止鼾鼻塞为透明塑料材质。塞体空腔与用于吸氢助眠器的氢气发生装置的软管相通;氢气发生装置产生的氢气通过软管进入基座空腔,进而进入塞体空腔,最后进入鼻腔;止鼾鼻塞与吸氢助眠器配合使用,可以使氢气被更好地吸收,达到更好的助眠效果。虽然本专利技术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专利技术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防止鼻腔堵塞的止鼾鼻塞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防止鼻腔堵塞的止鼾鼻塞,其中,所述止鼾鼻塞包括:基座;长条形的塞体,所述塞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基座顶端;所述塞体的数目为两个;所述塞体包括塞头和塞身;所述塞头固定于所述塞身顶端;所述塞身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基座顶端;所述塞头与所述塞身均为圆柱状,所述塞头直径大于所述塞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鼻腔堵塞的止鼾鼻塞,其中,所述止鼾鼻塞包括:基座;长条形的塞体,所述塞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基座顶端;所述塞体的数目为两个;所述塞体包括塞头和塞身;所述塞头固定于所述塞身顶端;所述塞身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基座顶端;所述塞头与所述塞身均为圆柱状,所述塞头直径大于所述塞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鼻塞,其中,所述塞体长度为6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鼾鼻塞,其中,所述塞头与所述塞身的长度比例为1: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鼾鼻塞,其中,所述塞头与所述塞身的直径比例为2: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地浩蔡宇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弘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