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划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5144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1:02
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划线装置,包括带传送装置,带传送装置的外周设有数个夹持装置,带传送装置的左侧下方设有笔筒,笔筒的顶面和底面均开口,笔筒的背面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笔筒的背面,笔筒的顶面设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夹持装置电路连接,笔筒的两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轮槽,轮槽均与笔筒内部相通,上方的轮槽的顶面和外侧均与外界相通,下方的轮槽的底面和外侧均与外界相通,每个轮槽内通过转轴和轴承安装带轮,位于同侧的两个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电路结构均为简单的控制电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技术即可实现,从而使得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和维修。

A scratch line device for garment cutting

A scratch line device for garment cutting, including a belt conveyer, and a number of clamping devices i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conveyor, the lower left side of the belt conveyer is provided with a pen, the top surface and the bottom face of the pen are open, the back of the pen is equipped with a power device, the power device is a stepping motor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tepping motor is fixed. On the back of the barrel, an induction device is provid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pen. The induc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amping device circuit. The top and the bottom of the pen barrel are opened respectively. The wheel groov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of the pen, the top surface and the outside of the upper ring groove are all connected to the outside, and the bottom and the outside of the underside are all connected to the outside. Each of the bottom and the outside of the trough is connected to the outside. Each of the bottom and the outside of the trough is connected to the outside. The wheel grooves are equipped with a belt pulley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nd a bearing, and the two pulley wheels on the same side are connected by a conveyor belt. The circuit structure used in the invention is a simple control circuit, and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sensor technology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us making the device simple and easy to produce and main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划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加工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划线装置。
技术介绍
服装以面料制作而成,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呈现出自身的高贵完美,手感柔软。裁剪是服装制造的前序工作,在服装裁剪中首先要进行划线工作,划线时为了便于去除面料上的划线,通常会选用颜色清晰的蜡笔进行划线,由于蜡笔没有渗透性,去除蜡笔划线时比较容易且能够节约成本,但蜡笔通常较粗,使用时需要时常削笔,过于麻烦,耗费时间,使得工作效率较低,而现有的拉线蜡笔造价较高,使用成本较高,不适于大批量服装生产用划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划线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划线装置,包括带传送装置,带传送装置的外周设有数个夹持装置,带传送装置的左侧下方设有笔筒,笔筒的顶面和底面均开口,笔筒的背面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笔筒的背面,笔筒的顶面设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夹持装置电路连接,笔筒的两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轮槽,轮槽均与笔筒内部相通,上方的轮槽的顶面和外侧均与外界相通,下方的轮槽的底面和外侧均与外界相通,每个轮槽内通过转轴和轴承安装带轮,位于同侧的两个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每个传送带的两侧分别位于笔筒的内外两侧,每侧的其中一个带轮上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两个传送带反向同步运动,笔筒的底面设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分别同时与对应的带轮上的动力装置电路连接;笔筒的一侧设有L型板,L型板固定安装在工作台表面,L型板的竖直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气缸的缸体,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圆形板的一侧,圆形板的外部设有削笔套,圆形板位于削笔套内,圆形板的外侧与削笔套的端面平齐,削笔套的内壁一侧通过固定装置与圆形板固定连接,圆形板的外周固定安装一圈第一插条,圆形板与削笔套之间设有环形板,环形板的内圈开设一圈第一插槽,第一插条能够插入至第一插槽内且能沿之滑动,环形板的外周固定安装一圈第二插条,削笔套的内壁开设一圈第二插槽,第二插条能够插入至第二插槽内且能沿之滑动,环形板的外周能够与削笔套的内壁接触配合且环形板的内圈能够与圆形板的外周接触配合,削笔套的外周开设数条相互平行的环形滑轨,削笔套的外周套装数个圆环,圆环与削笔套间隙配合,圆环与环形滑轨一一对应,每个圆环的内圈固定安装数个滚珠,滚珠能够分别同时位于对应的环形滑轨内且能沿之滑动,每个圆环的底面固定连接滑动座的顶面,L型板的水平板顶面开设滑槽,滑动座均位于滑槽内,且滑动座能够分别同时沿滑槽水平滑动,L型板的竖直板的右侧固定连接集屑箱的一侧,集屑箱的另一侧底部开设弧形透槽,弧形透槽与集屑箱内部相通,且弧形透槽的底面与集屑箱的内壁底面平齐,集屑箱的内壁底面活动安装篦子板,篦子板能沿弧形透槽水平滑动,集屑箱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数个通孔,集屑箱顶面的通孔与其底面的通孔一一对应且中心线共线,篦子板的顶面开设数个同样的通孔,集屑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成型模具,成型模具的底面与篦子板的顶面接触配合,成型模具的顶面开设数个成型孔,成型孔的孔径等于通孔的孔径,成型孔的底面均与外部相通,成型孔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成型模具内固定安装数个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分别位于对应的成型孔的外部,集屑箱的右侧下部固定连接倒L型板的一端,倒L型板的另一端朝下,倒L型板的竖直板内侧固定连接第一电推杆的一端,第一电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篦子板的外侧,集屑箱的顶面固定连接竖管的下端,竖管与集屑箱内部相通,竖管内设有风机,竖管的上端固定连接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穿过环形板,软管与环形板之间固定连接,软管分别同时与集屑箱、削笔套内部相通,竖管的外部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顶面设有柱形孔,竖管从柱形孔内穿过且能沿之滑动,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数个插杆的上端,插杆与成型孔一一对应,插杆能够分别同时从对应的通孔内穿过后插入至成型孔内,活动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数个第二电推杆的一端,第二电推杆的另一端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同一个支撑板的底面,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L型板的竖直板右侧。如上所述的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划线装置,所述的传送带的外周均设有防滑纹。如上所述的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划线装置,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面固定安装锥形帽,锥形帽的尖部朝上,且锥形帽与竖管的中心线共线。如上所述的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划线装置,所述的气缸连接的电机的外周固定安装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的底面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上端,支撑杆的下端位于滑槽内且能沿之滑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带传送装置将蜡笔输送至笔筒的正上方,感应装置控制夹持装置松开使蜡笔向下滑落至笔筒内,同时感应装置控制带轮转动,两个传送带同步反向转动能够使蜡笔沿笔筒向下移动,移动至合适位置后,笔筒底面的感应装置控制带轮停止工作,步进电机工作带动笔筒逆时针翻转90°,此时蜡笔与削笔套的中心线共线,相应的感应装置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气缸伸展,使蜡笔的一端伸入至削笔套内,滑动座和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削笔套和对应的电机平稳水平移动,然后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圆形板和固定装置与削笔套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带动削笔套转动,通过圆环及其滚珠和环形滑轨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保证削笔套的转动过程保持稳定,完成削笔工作,划线时,划出的线清晰且划线笔与面料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便于面料的后期处理,削笔时产生的蜡笔碎末落入削笔套内,进而通过软管和竖管进入集屑箱内,通过圆形板、削笔套、环形板、第一插条、第二插条、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之间的相互配合,环形板能够在圆形板和削笔套之间自由转动,从而使得削笔套转动时不会带动软管随之缠绕,集屑箱内设有成型模具,碎屑能够进入成型模具上的成型孔内,此时,成型模具的底面与篦子板的顶面接触配合,且成型孔不与篦子板上的通孔相通,通过加热装置使蜡笔碎屑液化,待蜡笔液冷却固化后,通过第一电推杆的收缩使篦子板沿弧形透槽向外侧滑动,直至成型孔与篦子板上的通孔中心线共线,然后控制第二电推杆同步伸展使活动板沿竖管向下滑动,活动板带动插杆同步运动,插杆能够分别穿过对应的通孔后进入成型孔内,从而将成型后的蜡笔顶出成型孔外,蜡笔依次穿过成型孔、篦子板上的通孔和集屑箱底面的通孔后被收集起来,从而实现蜡笔碎屑的二次利用,能够极大地节省能源消耗。本专利技术通过带传送装置、带轮和传送带以及感应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划线笔的自动进给,工作效率高,通过气缸、削笔套、圆环、滑动座和滑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划线笔进行削笔,在划线时,划出的线清晰且划线笔与面料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便于面料的后期处理,削下来的蜡笔碎末通过软管和竖管被风机吸入集屑箱内,进行加热、冷却步骤后能够得到成型的蜡笔,这些蜡笔能够二次使用,使成型孔的孔径与划线笔的直径相同,成型蜡笔能够直接利用起来,方便快捷,节省材料,降低划线成本,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电路结构均为简单的控制电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技术即可实现,从而使得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和维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划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传送装置(1),带传送装置(1)的外周设有数个夹持装置,带传送装置(1)的左侧下方设有笔筒(2),笔筒(2)的顶面和底面均开口,笔筒(2)的背面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笔筒(2)的背面,笔筒(2)的顶面设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夹持装置电路连接,笔筒(2)的两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轮槽(3),轮槽(3)均与笔筒(2)内部相通,上方的轮槽(3)的顶面和外侧均与外界相通,下方的轮槽(3)的底面和外侧均与外界相通,每个轮槽(3)内通过转轴和轴承安装带轮(4),位于同侧的两个带轮(4)之间通过传送带(5)连接,每个传送带(5)的两侧分别位于笔筒(2)的内外两侧,每侧的其中一个带轮(4)上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两个传送带(5)反向同步运动,笔筒(2)的底面设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分别同时与对应的带轮(4)上的动力装置电路连接;笔筒(2)的一侧设有L型板(6),L型板(6)固定安装在工作台表面,L型板(6)的竖直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气缸(7)的缸体,气缸(7)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圆形板(8)的一侧,圆形板(8)的外部设有削笔套(9),圆形板(8)位于削笔套(9)内,圆形板(8)的外侧与削笔套(9)的端面平齐,削笔套(9)的内壁一侧通过固定装置与圆形板(8)固定连接,圆形板(8)的外周固定安装一圈第一插条(10),圆形板(8)与削笔套(9)之间设有环形板(11),环形板(11)的内圈开设一圈第一插槽(12),第一插条(10)能够插入至第一插槽(12)内且能沿之滑动,环形板(11)的外周固定安装一圈第二插条(13),削笔套(9)的内壁开设一圈第二插槽(14),第二插条(13)能够插入至第二插槽(14)内且能沿之滑动,环形板(11)的外周能够与削笔套(9)的内壁接触配合且环形板(11)的内圈能够与圆形板(8)的外周接触配合,削笔套(9)的外周开设数条相互平行的环形滑轨(15),削笔套(9)的外周套装数个圆环(16),圆环(16)与削笔套(9)间隙配合,圆环(16)与环形滑轨(15)一一对应,每个圆环(16)的内圈固定安装数个滚珠,滚珠能够分别同时位于对应的环形滑轨(15)内且能沿之滑动,每个圆环(16)的底面固定连接滑动座(17)的顶面,L型板(6)的水平板顶面开设滑槽(18),滑动座(17)均位于滑槽(18)内,且滑动座(17)能够分别同时沿滑槽(18)水平滑动,L型板(6)的竖直板的右侧固定连接集屑箱(19)的一侧,集屑箱(19)的另一侧底部开设弧形透槽(20),弧形透槽(20)与集屑箱(19)内部相通,且弧形透槽(20)的底面与集屑箱(19)的内壁底面平齐,集屑箱(19)的内壁底面活动安装篦子板(21),篦子板(21)能沿弧形透槽(20)水平滑动,集屑箱(19)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数个通孔(22),集屑箱(19)顶面的通孔(22)与其底面的通孔(22)一一对应且中心线共线,篦子板(21)的顶面开设数个同样的通孔(22),集屑箱(19)的内部固定安装成型模具(23),成型模具(23)的底面与篦子板(21)的顶面接触配合,成型模具(23)的顶面开设数个成型孔(34),成型孔(34)的孔径等于通孔(22)的孔径,成型孔(34)的底面均与外部相通,成型孔(34)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通孔(22)的中心线共线,成型模具(23)内固定安装数个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分别位于对应的成型孔(34)的外部,集屑箱(19)的右侧下部固定连接倒L型板(24)的一端,倒L型板(24)的另一端朝下,倒L型板(24)的竖直板内侧固定连接第一电推杆(25)的一端,第一电推杆(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篦子板(21)的外侧,集屑箱(19)的顶面固定连接竖管(26)的下端,竖管(26)与集屑箱(19)内部相通,竖管(26)内设有风机,竖管(26)的上端固定连接软管(27)的一端,软管(27)的另一端穿过环形板(11),软管(27)与环形板(11)之间固定连接,软管(27)分别同时与集屑箱(19)、削笔套(9)内部相通,竖管(26)的外部设有活动板(28),活动板(28)的顶面设有柱形孔(29),竖管(26)从柱形孔(29)内穿过且能沿之滑动,活动板(28)的底面固定连接数个插杆(30)的上端,插杆(30)与成型孔(34)一一对应,插杆(30)能够分别同时从对应的通孔(22)内穿过后插入至成型孔(34)内,活动板(28)的顶面固定连接数个第二电推杆(31)的一端,第二电推杆(31)的另一端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同一个支撑板(32)的底面,支撑板(32)的一侧固定连接L型板(6)的竖直板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面料裁剪用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传送装置(1),带传送装置(1)的外周设有数个夹持装置,带传送装置(1)的左侧下方设有笔筒(2),笔筒(2)的顶面和底面均开口,笔筒(2)的背面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笔筒(2)的背面,笔筒(2)的顶面设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夹持装置电路连接,笔筒(2)的两侧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轮槽(3),轮槽(3)均与笔筒(2)内部相通,上方的轮槽(3)的顶面和外侧均与外界相通,下方的轮槽(3)的底面和外侧均与外界相通,每个轮槽(3)内通过转轴和轴承安装带轮(4),位于同侧的两个带轮(4)之间通过传送带(5)连接,每个传送带(5)的两侧分别位于笔筒(2)的内外两侧,每侧的其中一个带轮(4)上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两个传送带(5)反向同步运动,笔筒(2)的底面设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分别同时与对应的带轮(4)上的动力装置电路连接;笔筒(2)的一侧设有L型板(6),L型板(6)固定安装在工作台表面,L型板(6)的竖直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气缸(7)的缸体,气缸(7)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圆形板(8)的一侧,圆形板(8)的外部设有削笔套(9),圆形板(8)位于削笔套(9)内,圆形板(8)的外侧与削笔套(9)的端面平齐,削笔套(9)的内壁一侧通过固定装置与圆形板(8)固定连接,圆形板(8)的外周固定安装一圈第一插条(10),圆形板(8)与削笔套(9)之间设有环形板(11),环形板(11)的内圈开设一圈第一插槽(12),第一插条(10)能够插入至第一插槽(12)内且能沿之滑动,环形板(11)的外周固定安装一圈第二插条(13),削笔套(9)的内壁开设一圈第二插槽(14),第二插条(13)能够插入至第二插槽(14)内且能沿之滑动,环形板(11)的外周能够与削笔套(9)的内壁接触配合且环形板(11)的内圈能够与圆形板(8)的外周接触配合,削笔套(9)的外周开设数条相互平行的环形滑轨(15),削笔套(9)的外周套装数个圆环(16),圆环(16)与削笔套(9)间隙配合,圆环(16)与环形滑轨(15)一一对应,每个圆环(16)的内圈固定安装数个滚珠,滚珠能够分别同时位于对应的环形滑轨(15)内且能沿之滑动,每个圆环(16)的底面固定连接滑动座(17)的顶面,L型板(6)的水平板顶面开设滑槽(18),滑动座(17)均位于滑槽(18)内,且滑动座(17)能够分别同时沿滑槽(18)水平滑动,L型板(6)的竖直板的右侧固定连接集屑箱(19)的一侧,集屑箱(19)的另一侧底部开设弧形透槽(20),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