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4128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和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和连接相邻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走线,第一连接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第一连接走线呈折线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使得触控基板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有效避免第一连接走线被折断。此外,将第二电极设计为由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电极时,可使得触控基板能够向第二方向弯曲,提升触控基板弯曲灵活性。

Touch base plate and touch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触控
,特别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图1为现有的触控基板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一个触控单元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触控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1和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2,第一触控电极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电极3和连接相邻第一电极3的金属桥线4,金属桥线4呈直线型且沿竖直方向延伸,呈直线型的金属桥线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电极3连接;第一触控电极1与第二触控电极2之间绝缘。在现有技术中,当对触控基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弯折时,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电极会发生弯曲,且金属桥线处出现应力集中且发生塑性形变,当外力去除时,由于金属桥线发生了塑性形变而导致该位置存在内应力,该内应力会对金属桥线的结构、稳定性、刚度造成影响,容易导致金属桥线出现折断,进而引起触控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和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和连接相邻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走线,所述第一连接走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且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呈折线状。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子电极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间隙。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走线,所述第二连接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属于同一所述第一电极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且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呈折线状。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走线与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子电极的边缘为折线型边缘。可选地,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电极和连接相邻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绝缘且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触控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电极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第四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间隙。可选地,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连接走线,所述第三连接走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属于同一所述第二电极中的两个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三连接走线呈折线状。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走线与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二子电极的边缘为折线型边缘。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的材料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材料相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如上述的触控基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和连接相邻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走线,所述第一连接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且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呈折线状;在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交叉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二电极和连接相邻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绝缘且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触控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时制备,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步骤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图形;在第三连接部的图形背向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绝缘层的图形;在绝缘层背向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的图形。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子电极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电极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第四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间隙;所述在衬底基板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连接部的图形的步骤具体包括: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所述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图形;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图形,其中,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图形的构图工艺与形成所述第一连接走线的图形的构图工艺为同一次构图工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和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和连接相邻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走线,第一连接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第一连接走线呈折线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使得触控基板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时,有效避免第一连接走线被折断。此外,将第二电极设计为由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子电极时,可使得触控基板能够向第二方向弯曲,提升触控基板弯曲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触控基板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一个触控单元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一个触控单元俯视图;图5为图3中A-A向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3中B-B向的截面示意图;图7A为本技术中一个第一电极的俯视图;图7B为本技术中一个第二电极的俯视图;图7C为本技术中一个第一连接走线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第一连接走线受到拉伸力作用以及拉伸力去除时的示意图;图9为直线状边缘和折线状边缘的发生反射时的光路对比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12A-图12C为制备图3所示触控基板的中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触控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一个触控单元俯视图,图5为图3中A-A向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图3中B-B向的截面示意图,图7A为本技术中一个第一电极的俯视图,图7B为本技术中一个第二电极的俯视图,图7C为本技术中一个第一连接走线的俯视图,如图3至7c所示,该触控基板包括: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1和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2,第一触控电极1沿第一方向Y延伸,第二触控电极2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一触控电极1与第二触控电极2交叉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Y为附图中的竖直方向、第二方向X为附图中的水平方向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当然本技术中的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不限于附图中所示。需要说的是,为使得触控基板可弯曲则衬底基板11需为柔性衬底。本技术中的第一触控电极1和第二触控电极2中的一者为触控驱动电极,另一者为触控感应电极,对于利用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实现触控的具体过程,此处不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基板和触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和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和连接相邻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走线,所述第一连接走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且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呈折线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触控电极和若干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和连接相邻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走线,所述第一连接走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且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呈折线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子电极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走线,所述第二连接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连接属于同一所述第一电极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且所述第二连接走线呈折线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走线与所述第一连接走线同层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极的边缘为折线型边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电极和连接相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玉张雷许邹明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