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02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获得在击球面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不同的性能的羽毛球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球拍(10)具备环状延伸的拍框(13)、拍柄(11)、拍框中被拉紧而形成表背两面以作为击球面(15)的拍线(14)。在与拍框的延伸方向正交的表面对拍框进行剖视观察时,表面部(20)与背面部(21)被形成为非对称形状。通过采用如此的非对称形状,从而能够改变利用击球面的表面和背面对羽毛球进行击打时的与击打相关的性能,进而仅通过改变握持拍柄的方式,便能够利用1个球拍获得不同的两种性能。

Racke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feather racket that can simply obtain different properties on the front side and back side of the batting surface. A racket (10)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 ring extending beat frame (13), a crank (11), and a shot frame which is tightened to form two sides of the back of the back of the table to act as a beat line (14) of the hitting surface (15). The surface part (20) and the back part (21) are formed into asymmetrical shapes when the surface of the beat fram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beat. By adopting such asymmetric shape, we can change the performance related to hitting with badminton when hitting the surface and back of the hitting surface, and then we can get two different performances by using 1 racket only by changing the way of holding the gr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球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利用表面和背面的击球面来击打羽毛球的球拍。
技术介绍
在进行羽毛球(badminton)、网球、壁球等的球拍运动时,玩家通过挥动球拍击打羽毛球(或毽子(shuttlecock))而进行游戏。球拍具备被形成为环路形状的拍框,并且在拍框的内侧被拉紧有拍线(string)而形成击球面(face)(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88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现有的球拍的拍框、拍杆,根据图案、样式、着色等而呈现出各种设计的外观,但所涉及的外观的设计性即使观察角度改变,一般情况下也是被统一后的外观。另一方面,关于设计性的偏好,即使是同一玩家,也是因季节变化或身体状况等而不同。因此,一直以来,为了应对各种偏好而存在如下问题,即:存在根据偏好来准备性能不同的球拍的强大负担本专利技术为鉴于以上那样的事实情况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表示出不同的设计的球拍。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球拍的特征在于,所述羽毛球拍具备:环状延伸的拍框;拍柄;拍杆,连结所述拍框与所述拍柄;拍线,在所述拍框中被拉紧而形成表面和背面以作为击球面,所述拍框及所述拍杆中的至少一方具备第一着色部以及第二着色部,在以与所述击球面非平行且非正交的预定的角度进行观察时,观察到所述第一着色部的同时所述第二着色部被隐藏的状态,从该状态而将所述击球面反转时,观察到所述第二着色部的同时所述第一着色部被隐藏的状态。根据该结构,通过改变握持拍柄的方式,可观察到第一着色部及第二着色部中的一个而无法看到另一个,从而利用1个球拍便能够简单地表示不同的两种设计。由此,能够使从玩家观察到的球拍的外观、印象发生较大地变化,从而即使玩家的与设计相关的偏好发生改变,根据身体状况、环境等也能够对此容易地进行应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着色部及前記第二着色部被被设置在所述拍杆上,从与所述击球面正交的方向进行观察时,所述拍杆的与轴中心位置相比靠一侧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着色部及所述第二着色部中的任一方,所述拍杆的与轴中心位置相比靠另一侧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着色部及所述第二着色部中的另一方即可。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着色部以及所述第二着色部被设置在所述拍框的外侧面上,从与所述击球面正交的方向进行观察时,所述拍杆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着色部及所述第二着色部中的任一方,所述拍杆的与轴中心位置相比靠另一侧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着色部及所述第二着色部中的另一方即可。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着色部以及所述第二着色部被设置在所述拍框的内侧面上,从与所述击球面正交的方向进行观察时,所述拍杆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着色部及所述第二着色部中的任一方,所述拍杆的与轴中心位置相比靠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着色部及所述第二着色部中的另一方即可。如上所述,能够将第一着色部及第二着色部设置在各种位置上,进而能够增加设计的变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以预定的角度进行观察时,从该状态而将所述击球面反转时,第一着色部及第二着色部被观察到或被隐藏着,因而能够利用1个球拍便简单地表示出不同的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球拍的外观图,图1的(A)为所述球拍的后视图,图1的(B)为所述球拍的侧视图。图2为用于对拍框的形状进行说明的图1的A-A线概要剖视图。图3为用于对拍框的形状进行说明的图1的B-B线概要剖视图。图4为用于对拍框的材料进行说明的图1的B-B线概要剖视图。图5为用于对所述球拍的着色进行说明的部分后视图。图6为用于对所述球拍的着色进行说明的部分侧视图。图7为表示图6的球拍反转后的状态的部分侧视图。图8为用于对所述球拍的着色进行说明的部分立体图。图9为表示图8的球拍反转后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图10中图10的(A)及图10的(B)为实施例1所涉及的拍框的剖视图,图10的(C)为比较例所涉及的拍框的剖视图。图11为实施例2所涉及的拍框的剖视图。图12为对实施例2所涉及的球拍的挠曲量进行测量的实验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地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羽毛球拍的外观图,图1的(A)为所述羽毛球拍的后视图,图1的(B)为所述羽毛球拍的侧视图。另外,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了一部分的结构。如图1所示,羽毛球拍(以下称为“球拍”)10具备玩家所把持的拍柄11、一端侧与拍柄11连结并在直线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拍杆12、和与拍杆12的另一端侧连结的呈椭圆形的环状的拍框13。拍框13的内侧被拉紧有拍线14,通过该拍线14而形成击打羽毛球的击球面15。拍杆12及拍框13上被实施了着色等,会在后文对该着色等进行叙述。另外,只要在权利要求书及本说明书的说明中未特别地明示,则如图1中箭头所示,将球拍10的长度方向中拍框13所位于的一侧设为前端侧,将拍柄11所位于的一侧设为后端侧。此外,将与击球面15正交的方向设为表背面方向,将图1的(A)的纸面前侧(图1的(B)的纸面左侧)设为背面侧,将其相反侧设为正面侧。而且,将击球面15上(即,沿击球面15的平面上)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左侧及右侧如图1的(A)所示那样是以将球拍10的背面侧设为前面进行观察时为基准的。由拍线14所形成的击球面15被形成为正面侧与背面侧这两面。羽毛球运动的游戏中,存在正手击球进行击打的情况和反手击球进行击打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当羽毛球飞向手持球拍10的手侧时用正手击球进行击打,而当羽毛球飞向手持球拍10的手的相反侧时用反手击球进行击打。而且,在羽毛球运动的挥动的性质上,正手击球与反手击球中,击打羽毛球的击球面15成为表背相反。拍框13具有从长度方向前端侧至后端侧按顺序而成为上部13a、中间部13b、袖部13c的区域。中间部13b为拍框13的包括左右宽度成为最大的位置W在内的预定宽度区域,上部13a为与中间部13b相比靠前端侧的前端侧区域,袖部13c为中间部13b至与后端侧的拍杆12的连结位置为止的区域。上部13a、中间部13b、袖部13c并未特别地限定,但是为拍框13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约1/3的区域。在拍框13的上部13a至中间部13b的长度方向中央的部位处,于外周面上设置有槽部17。拍线14(图1的(B)中图示省略)在该槽部17的底部被折返并穿过,从而即使拍框13的长度方向前端侧碰到或擦过地面,也会防止拍线14与地面接触的情况。接下来,在下文中参照图2及图3对拍框13的截面形状进行说明。图2为用于对拍框的形状进行说明的图1的A-A线概要剖视图,图3为用于对拍框的形状进行说明的图1的B-B线概要剖视图。图2及图3为在与拍框1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一面对拍框13进行剖视观察下的图。如图2及图3所示,拍框13是将预定的泡沫材料19填充至成为预定的壁厚的、中空形状的筒部18的内部而形成的。另外,泡沫材料19的填充也可以是在拍框13的一部分或全部中省略。作为泡沫材料19的材质,可以例示出聚氨酯、丙烯酸系等。筒部18的厚度内的具体的结构将在后文中进行叙述。在图1所示的拍框13的上部13a及中间部13b中形成有槽部17的范围被形成为图2所示的截面形状或与其稍有不同的形状的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此外,拍框13的中间部13b及下摆部13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球拍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拍具备:环状延伸的拍框;拍柄;拍杆,连结所述拍框与所述拍柄;拍线,在所述拍框中被拉紧而形成表面和背面以作为击球面,所述拍框以及所述拍杆中的至少一方具备第一着色部以及第二着色部,在以与所述击球面非平行且非正交的预定的角度进行观察时,观察到所述第一着色部的同时所述第二着色部被隐藏的状态,从该状态而将所述击球面反转时,观察到所述第二着色部的同时所述第一着色部被隐藏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05 JP 2015-1148131.一种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拍具备:环状延伸的拍框;拍柄;拍杆,连结所述拍框与所述拍柄;拍线,在所述拍框中被拉紧而形成表面和背面以作为击球面,所述拍框以及所述拍杆中的至少一方具备第一着色部以及第二着色部,在以与所述击球面非平行且非正交的预定的角度进行观察时,观察到所述第一着色部的同时所述第二着色部被隐藏的状态,从该状态而将所述击球面反转时,观察到所述第二着色部的同时所述第一着色部被隐藏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着色部以及所述第二着色部被设置在所述拍杆上,从与所述击球面正交的方向进行观察时,所述拍杆的与轴中心位置相比靠一侧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着色部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阳介大谷和也后藤武俊
申请(专利权)人:尤尼克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