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器的固定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371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感应器的固定件,其具有一主干部及二臂部。主干部形成有一第一穿孔,该第一穿孔上下延伸。二臂部分别连接于该主干部的两侧,且该二臂部的远离该主干部的端部形成有一第二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固定件的臂部可进行弯折,因此使固定件可配合装置的外型而伏贴于一装置上,藉此可使感应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而固定于该装置。此外,还可使感应器与装置的位置非常接近,让感应器所侦测的环境与装置相同,且装置也不会阻挡感应器的侦测范围而造成感应的死角。

Fixer of indu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ed part of a sensor, which has a main cadre and a two arm part. There is a first perforation of the main cadre, and the first perforation extends up and down. The two arm part is not connected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main cadre, and the two arm is far away from the end of the main cadre to form a second perfo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ixed arm can be bent, so that the fixing member with the device of appearance stuck on a device, which can make the sensor by the utility model and fixed on the device. Besides, the position of the inductor and the device is very close, so that the environment detected by the inductor is the same as the device, and the device will not obstruct the detection range of the inductor and cause the dead angle to be in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应器的固定件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感应器的固定件,特别是关于一种固定于感应器上并将感应器固定于一特定位置的固定件。
技术介绍
为了使生活更便利,有许多装置都连接有感应器,侦测环境的变化以做出相应的调整,即成为智慧型系统或物联网装置。例如,将灯具连接感应器,可使灯具侦测是否有人接近或是侦测环境的亮度,进而启动或调整亮度。目前大部分的灯具原先并无感应器,而为因应节能的需要,往往会于事后组装感应器,通过感应器控制灯具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因此,设置感应器的方式,是将感应器与装置分开安装。然而,感应器与装置分开设置,容易造成感应器所侦测的状态与装置实际使用的环境并不相符,且容易因感应器的侦测范围被装置遮挡而无法确实侦测环境。以灯具中的吊灯为例,现今惯用的方式是直接将感应器安装于天花板,而吊灯则相隔一段距离也吊挂于天花板,因此吊灯的灯罩往往遮蔽感应器而产生死角。有鉴于此,提出一种更佳的改善方案,乃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感应器的固定件,使感应器可通过该固定件而固设于一装置上。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感应器的固定件具有:一主干部,其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穿孔;以及二臂部,其分别连接于该主干部的两侧,且该二臂部的远离该主干部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第二穿孔。如前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中,该二臂部分别自该主干部上缘的两侧向左右延伸凸出。如前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形成有二第一缺口,其分别位于该主干部的两侧,且位于该主干部与该二臂部的连接处。如前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中,该至少一第一穿孔的数量为一个第一,该第一穿孔形成一狭槽,并上下延伸或左右延伸,或形成十字形槽。如前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中,该至少一第二穿孔的数量为一个第二,该第二穿孔形成一狭槽,并上下延伸或左右延伸,或形成十字形槽、L字形槽或T字形槽。如前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中,该二臂部的端部与该主干部相错位。如前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更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连接于该臂部远离该主干部的端部,并形成有至少一第三穿孔。如前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中,该至少一第三穿孔的数量为一个第三,该第三穿孔形成一狭槽,并上下延伸或左右延伸,或形成十字形槽、L字形槽或T字形槽。如前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中,各该臂部的该延伸部自该臂部的端部的上缘向上延伸凸出。如前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中,各该臂部更形成有两个第二缺口,其分别位于该臂部的二边缘,且位于该臂部的端部及该延伸部间。如前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中,各该臂部的该延伸部与该臂部的端部间形成一折角。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固定件的臂部可进行弯折,因此使固定件可配合装置的外型而伏贴于装置上,藉此可使感应器通过本技术而固定于该装置。此外,还可使感应器与装置的位置非常接近,使感应器所侦测的环境与装置相同,且装置也不会阻挡感应器的侦测范围而造成感应的死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臂部弯折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臂部弯折后的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臂部弯折后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臂部的端部与延伸部间弯折后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臂部的端部与延伸部间弯折后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与感应器结合后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与感应器固定于装置上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主干部11第一穿孔12第一缺口20臂部200第二穿孔21第二缺口30延伸部300第三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首先请参考图1及图8。本技术提出一种感应器的固定件,其可为一片体,可使感应器A通过本技术的固定件而固设于一装置B。固定件具有一主干部10、二臂部20及二延伸部30。主干部10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穿孔11及二个第一缺口12。第一穿孔11的数量可为一个,其可形成一狭槽,该狭槽可上下延伸或左右延伸,或形成十字形槽。二臂部20分别连接于主干部10的两侧,且于本实施例中二臂部20是分别自主干部10上缘的两侧向左右延伸凸出。然而,二臂部20也可自主干部10下缘或中段的两侧延伸凸出。二个第一缺口12分别位于主干部10的两侧,且位于主干部10与二臂部20的连接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12更邻接于臂部20的下缘。二延伸部30分别连接于二臂部20。本实施例中,各延伸部30连接于臂部20上远离主干部10的端部,并自端部的上缘向上延伸凸出。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延伸部30可不设于臂部20的端部,或可自臂部20的下缘向下延伸。各臂部20形成有二个第二缺口21,其分别位于臂部20的二边缘,且位于臂部20的端部及延伸部30间。各臂部20还形成有至少一第二穿孔200,且各延伸部30同样形成有至少一第三穿孔30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穿孔200位于臂部20上远离主干部10的端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穿孔200及第三穿孔300可各为一个,且可形成一狭槽,且同样可上下延伸或左右延伸。例如,第二穿孔200或第三穿孔300所形成的狭槽可沿臂部20延伸,或朝延伸部30向上延伸并与第三穿孔300连通而形成十字形槽、L字形槽或T字形槽。接着请参考图2至图4。为了能使固定件的配合所欲固设的装置B的外型,二臂部20的端部与主干部10可不位于同一平面上。例如,二臂部20的端部与主干部10可相错位而分别位于互相平行的两平面,或可进一步地与主干部10不相平行。接着请参考图5及图6。类似地,延伸部30与臂部20的端部间形成一折角。此外,使用者可自行弯折臂部20或弯折臂部20的端部及延伸部30间的连接处,来使固定件能与装置B的外型相配合的形状。接着请参考图7及图8。使用时,首先将螺丝穿过固定件的主干部10的第一穿孔11并螺合于感应器A上,以将固定件与感应器A相固定。其中,固定件可为如图1、图2或图5的固定件,亦可由如图1所示的固定件经弯折臂部20以形成如图2所示的固定件,再弯折臂部20的端部以形成如图5所示的固定件,而使固定件能伏贴于装置B的外壳。接着,再以螺丝穿过固定件端部的第二穿孔200及延伸部30的第三穿孔300,并螺合于装置B的外壳上。藉此,可使感应器A固定于装置B。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的固定件的臂部20可进行弯折,因此使固定件可配合装置B的外型而伏贴于装置B上,藉此可使感应器A通过本技术而固定于该装置B。此外,还可使感应器A与装置B的位置非常接近,让感应器A所侦测的环境与装置B相同,且装置B也不会阻挡感应器A的侦测范围而造成感应的死角。例如,如图8所示,可将感应器A安装于灯具的灯罩上,使感应器A的下缘与灯罩的下缘切齐,可有效改善死角的问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感应器的固定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器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主干部,其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穿孔;以及二臂部,其分别连接于该主干部的两侧,且该二臂部的远离该主干部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第二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器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主干部,其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穿孔;以及二臂部,其分别连接于该主干部的两侧,且该二臂部的远离该主干部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第二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二臂部分别自该主干部上缘的两侧向左右延伸凸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其形成有二第一缺口,其分别位于该主干部的两侧,且位于该主干部与该二臂部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穿孔的数量为一个,该第一穿孔形成一狭槽,并上下延伸或左右延伸,或形成十字形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器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穿孔的数量为一个,该第二穿孔形成一狭槽,并上下延伸或左右延伸,或形成十字形槽、L字形槽或T字形槽。6.根据权利要求1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益
申请(专利权)人:明和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