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提升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307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提升架,包括连接顶座和至少三个均布于所述连接顶座外周的支撑杆,支撑杆和连接顶座转动连接,连接顶座的下表面固设有圆形吊环,吊环上钩挂有倒链,所述连接顶座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支撑杆设置有用于与连接顶座转动连接的铰接座,所述连接板和铰接座之间设置有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锁固组件。其在保证安装稳固性的条件下,具有便于收纳的优点。

A portable hois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rtable lifting frame, including a supporting pole top seat and at least three are evenly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top connection seat, a supporting pole and a connecting top seat rotatably connected, connecting the top seat surfac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circular rings, the rings hanging hook chain connected with the top seat equipped with a rotation connection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od is arranged for connection with the top seat is rotatablely connected with the hinged seat,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hinge seat is provided with two locking assemblies to prevent relative rot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installation,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to rece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提升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升架,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提升架。
技术介绍
当前建筑领域的许多物料比较沉重,不能仅仅依靠人力完成,还需要借助提升架来提升移动物体,常用的有塔式提升架,但是塔式提升架安装较为复杂,且不可移动,使用时不灵便。现有授权公告日为2010.11.24、授权公告号为CN20164966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格构柱提升架,其包括调节支座、框撑柱、构造平台和路基箱,调节支座固定在路基箱上,调节支座上固定框撑柱,框撑柱顶部固定构造平台,调节支座由底座、万向螺栓和连接件组成,框撑柱由基本节沿纵向拼接而成,构造平台由2条平台架和4个支撑柱组成。上述格构柱提升架虽然具有一定稳固性,但是在其在闲置状态时,需要将该格构柱提升架进行收纳时,拆卸麻烦,收纳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提升架,其在保证安装稳固性的条件下,具有便于收纳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提升架,包括连接顶座和至少三个均布于所述连接顶座外周的支撑杆,支撑杆和连接顶座转动连接,连接顶座的下表面固设有圆形吊环,吊环上钩挂有倒链,所述连接顶座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的连接板,所述支撑杆设置有用于与连接顶座转动连接的铰接座,所述连接板和铰接座之间设置有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锁固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连接顶座的连接板和设置于支撑杆的铰接座转动连接,当需要使用该便携式提升架时,通过转动铰接座,即可实现调节支撑杆的倾斜角度的目的,从而该便携式提升架可架设于使用场地上,而锁固组件的设置可将支撑杆稳固于该倾斜角度,提高了安全性;当需要收纳时,解除锁固组件的锁固状态,转动铰接座,将支撑杆收纳在一起,即可实现该便携式提升架的收纳,便于收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座开设有与连接板相适配的铰接槽,所述连接板开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铰接槽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连接板和铰接座通过第一转轴实现两者的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安装于开设于铰接座的铰接槽内,第一转轴穿设于一个第一铰接孔和两个第二铰接孔内时,实现连接板和铰接座的转动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于远离连接顶座的端部设置为半圆形面,所述第一铰接孔开设于所述半圆形面的圆心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圆形面的设置可不影响铰接座和连接板之间发生相互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固组件包括滑块和多个设置于所述半圆形面的端部的第一卡齿,多个所述第一卡齿圆周阵列于半圆形面上,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压杆和固定杆,所述铰接槽于其底壁处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块滑移于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压杆穿过的第一过孔以及供固定杆穿过的第二过孔,所述滑块于靠近固定杆的一端和滑槽之间设置有压缩弹性件,所述滑块于靠近压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压缩弹性件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卡块限位于相邻第一卡齿之间,滑块于靠近固定杆的一端和滑槽的间距大于第一卡块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节支撑杆的倾斜角度时,按压压杆,滑块在滑槽中滑移,滑块挤压压缩弹性件,固定杆沿第二过孔向外运动,第一卡块脱离出相邻第一卡齿之间时,压杆置于当前位置静止不动,转动铰接座;当支撑杆调节至所需倾斜角度时,解除压杆的按压状态,滑块在压缩弹性件的作用下,滑块抵触于滑槽的内壁上,第一卡块限位于相邻第一卡齿之间,支撑杆锁固于该倾斜角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固组件还包括第二卡块和多个第二卡齿,多个第二卡齿圆周阵列于半圆形面的中部,第二卡块设置于滑块于远离第一卡块的一端,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间距大于第二卡齿的宽度,第一卡块的宽度小于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的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卡块限位相邻第二卡齿之间,可进一步增强锁固组件对连接板和铰接座的锁固强度,增强该便携式提升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缩弹性件设置为压缩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缩弹簧套设所述固定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对压缩弹簧进行限位,压缩弹簧可不需要其它部件即可实现对压缩弹簧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和压杆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滑块安装于滑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压杆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压杆和滑块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便于压杆和滑块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以实现滑块和压杆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数量设置为四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需支撑杆数量最少的情况下,保证该便携式提升架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需要使用或者收纳该便携式提升架时,调节支撑杆的倾斜角度,按压压杆,滑块在滑槽中滑移,滑块挤压压缩弹簧,固定杆沿第二过孔向外运动,当第一卡块位于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之间、第二卡齿位于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之间时,压杆置于当前位置静止不动,转动铰接座;当支撑杆调节至所需状态时,解除压杆的按压状态,滑块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滑块抵触于滑槽的内壁上,第一卡块限位于相邻第一卡齿之间,第二卡块限位相邻第二卡齿之间,将支撑杆锁固,即可实现该便携式提升架的收纳和稳固。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轴测图一;图2是实施例的轴测图二;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的上视图;图5是图4中的B部放大图;图6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C部放大图。图中,1、连接顶座;11、圆形吊环;12、倒链;2、连接板;21、半圆形面;211、第一卡齿;212、第二卡齿;3、第一转轴;4、铰接座;41、铰接槽;42、滑槽;5、滑块;51、压杆;52、第一卡块;53、第二卡块;54、固定杆;6、压缩弹簧;7、支撑杆;71、内杆;72、外管;721、环形凹槽;81、开口环;811、紧固板;812、凸环;82、螺母;83、连接杆;84、垫片;85、第二转轴;86、紧固杆;861、外弧面;87、挤压环;9、底座;91、安装板;10、第三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提升架,如图1所示,包括呈圆形设置的连接顶座1,连接顶座1的下表面固设有圆形吊环11,吊环上钩挂有倒链12。连接顶座1的柱形面上固设有四个连接板2,四个连接板2均匀分布于连接顶座1的柱形面上,连接板2的一端呈与连接顶座1相匹配的圆弧型设置,连接板2的另一端铰接有铰接座4,铰接座4于远离连接板2的一端固设有支撑杆7。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连接板2于远离连接顶座1的端部设置为半圆形面21,半圆形面21上分别固设有多个第一卡齿211和多个第二卡齿212,多个第一卡齿211和多个第二卡齿212分别圆周阵列于半圆形面21上,第一卡齿211位于半圆形面21的端部,第二卡齿212位于半圆形面21的中部,第一卡齿211和第二卡齿212间隔设置。连接板2于半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提升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提升架,包括连接顶座(1)和至少三个均布于所述连接顶座(1)外周的支撑杆(7),支撑杆(7)和连接顶座(1)转动连接,连接顶座(1)的下表面固设有圆形吊环(11),吊环上钩挂有倒链(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顶座(1)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杆(7)转动连接的连接板(2),所述支撑杆(7)设置有用于与连接顶座(1)转动连接的铰接座(4),所述连接板(2)和铰接座(4)之间设置有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锁固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提升架,包括连接顶座(1)和至少三个均布于所述连接顶座(1)外周的支撑杆(7),支撑杆(7)和连接顶座(1)转动连接,连接顶座(1)的下表面固设有圆形吊环(11),吊环上钩挂有倒链(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顶座(1)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杆(7)转动连接的连接板(2),所述支撑杆(7)设置有用于与连接顶座(1)转动连接的铰接座(4),所述连接板(2)和铰接座(4)之间设置有防止两者发生相对转动的锁固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提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4)开设有与连接板(2)相适配的铰接槽(41),所述连接板(2)开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铰接槽(41)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连接板(2)和铰接座(4)通过第一转轴(3)实现两者的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提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于远离连接顶座(1)的端部设置为半圆形面(21),所述第一铰接孔开设于所述半圆形面(21)的圆心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提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组件包括滑块(5)和多个设置于所述半圆形面(21)的端部的第一卡齿(211),多个所述第一卡齿(211)圆周阵列于半圆形面(21)上,所述滑块(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压杆(51)和固定杆(54),所述铰接槽(41)于其底壁处开设有与滑块(5)相匹配的滑槽(42),所述滑块(5)滑移于滑槽(42),所述滑槽(4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压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阳张天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常青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