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海东专利>正文

易拉开的带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91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8:35
一种易拉开的带体,包括中空设置四周可被密封成一体的两个薄层,其特征是:所述两个薄层相对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配合的连接件,所述的一组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带体的一侧且至少包括两个连接件,所述两个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两个薄层分别固定、所述两个连接件的另一端各连接一易拉环,在需要将该带体拉开始,可通过拉动两个易拉环使其往相反方向运动,两个易拉环将拉力通过两个连接件传递至两个薄层,两个薄层在拉力的作用下分开,带体可打开,方便快捷且不会对带体内的物品造成影响。

Easy to open belt body

A body with easy open, two layer includes a hollow set around can be sealed into o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two layer opposite insid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fitting connector, a set of connecting piece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belt body and comprises at least two a connector, the two connector has one end connected to the two layer, the two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a ring tab, in the need to pull the belt body, pull two easy to pull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two will be easy to pull pull through two connections is transferred to the two layer, two layer separated under tension, the belt body can be opened, convenient and not to bring in goods i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拉开的带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易拉开的带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包装袋为方便用户打开,通常在带体上设置小的开口或者将包装袋边缘设置成锯齿状,通过该开口或锯齿边缘将包装袋打开,然而,当包装袋内放入硬质物品,如饼干,且该包装袋容积仅能放置该硬质物品时,用户在撕扯包装袋时会受到该硬质物品的刚性阻力,不好打开,还会因为用力过大而对包装袋内的硬质物品造成损坏。中国专利CN205366441U公开了一种易打开包装袋,包括包装袋本体,所述包装袋本体一侧中间设有手拎处,所述包装袋本体一侧边设有一对分离片,所述分离片两侧相对交错而设。然而,两个分离片呈方形,使用时手不容易捏住分离片,使得包装袋仍然存在不易打开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包装袋不易打开所带来的缺陷。为此,提供一种易拉开的带体,包括中空设置四周可被密封成一体的两个薄层,其特征是:所述两个薄层相对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配合的连接件,所述的一组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带体的一侧且至少包括两个连接件,所述两个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两个薄层分别固定、所述两个连接件的另一端各连接一易拉环。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两个薄层一体设置,所述的两个薄层可通过压合机压合。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两个薄层一体设置,所述的两个薄层通过胶水粘合。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件宽度在其由易拉环处至薄层处的长度方向上逐渐增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与易拉环交接处宽度为连接件与薄层交接处宽度的二分之一。进一步的,所述的易拉环中部设置有易拉孔。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在需要将该带体拉开时,可通过拉动两个易拉环使其往相反方向运动,两个易拉环将拉力通过两个连接件传递至两个薄层,两个薄层在拉力的作用下分开,带体可打开,方便快捷且不会对带体内的物品造成影响。2.易拉环设置有易拉孔,易拉孔方便使用人员把持,使用人员在打开带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手滑等现象。3.连接件宽度在其由易拉环处至薄层处的长度方向上逐渐增大,人在拉动易拉环的过程中,因为易拉环与连接件连接面积较小,可使人的拉力充分作用到连接件上,易拉环与薄层接触面积较大,可使人的拉力作用至薄层的有效面积更大,进而方便使用人员将带体拉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个薄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两个薄层的第一种结合方式示意图;图3为两个薄层的第二种结合方式示意图。1、薄层;2、连接件;3、易拉环;4、易拉孔;5、密封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一种易拉开的带体,如图1所示为一个薄层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一端与薄层1连接的连接件2,连接件2的另一端与易拉环3固定连接。薄层1、连接件2以及易拉环3之间优选一体设置,也可通过压合机压合、胶水粘合。薄层1、连接件2以及易拉环3的材质可为纸、塑料以及纤维制品。连接件2宽度在其由易拉环3处至薄层1处的长度方向上逐渐增大且连接件2与易拉环3交接处宽度为连接件2与薄层1交接处宽度的二分之一。连接件2宽度在其由易拉环3处至薄层1处的长度方向上逐渐减小,人在拉动易拉环3的过程中,因为易拉环3与连接件2连接面积较小,可使人的拉力充分作用到连接件2上,易拉环3与薄层1接触面积较大,可使人的拉力作用至薄层1的有效面积更大,进而方便使用人员将带体拉开。易拉环3中部设置有易拉孔4,易拉环3设置有易拉孔4,易拉孔4方便使用人员把持,使用人员在打开带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手滑等现象。如图2所示,两个薄层1的第一种结合方式示意图,两个薄层1可通过压合机压合、胶水粘合等方式进行固定,并在带体的周围形成密封连接部5。第一种结合方式的两个薄层1的连接件2交错设置,方便使用人员拉动易拉环3。如图3所示,两个薄层1的第二种结合方式示意图,其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该种实施方式中两个薄层1贴合设置,该种实施方式相较于上一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其能够将两个拉环的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薄层1相贴合的点,这样使用人员能够以最小的力将带体拉开。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易拉开的带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拉开的带体,包括中空设置且四周被密封成一体的两个薄层(1),其特征是:所述两个薄层(1)相对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组连接件,所述的一组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带体的一侧且包括两个连接件(2),所述两个连接件(2)的一端与所述两个薄层(1)一一对应固定、所述两个连接件(2)的另一端各连接一易拉环(3),所述的连接件(2)宽度在其由易拉环(3)处至薄层(1)处的长度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连接件(2)与易拉环(3)交接处宽度为连接件(2)与薄层(1)交接处宽度的二分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拉开的带体,包括中空设置且四周被密封成一体的两个薄层(1),其特征是:所述两个薄层(1)相对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组连接件,所述的一组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带体的一侧且包括两个连接件(2),所述两个连接件(2)的一端与所述两个薄层(1)一一对应固定、所述两个连接件(2)的另一端各连接一易拉环(3),所述的连接件(2)宽度在其由易拉环(3)处至薄层(1)处的长度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连接件(2)与易拉环(3)交接处宽度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金海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