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灌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86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液池和称重装置,储液池内部设有上下移动气缸,储液池中央垂直向下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与上下移动气缸连接,出液管下部分岔设有出液支管,出液管底端与电机上端连接,电机外设有锥形转动块,锥形转动块镂空形成出液通道,锥形转动块底部向上凹陷形成卡合部,外防护罩外缘凸出设有上感应器,锥形转动块外缘设有下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紧凑,电气控制线布置集中,便于维护检修;出液管和底部出液机构通过感应器进行旋转定位出液,液体随加随停,不会出现渗漏状况;称重装置配合灌装器使用,自动定量加液,节省人力物力。

An automatic fill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illing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a liquid storage tank and a weighing device, a liquid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internal cylinder, liquid storage tank of the central vertical downward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outlet pipe, a liquid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moving cylinder, a liquid outlet pipe part provided with a fork the liquid pipe, a liquid outlet pip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motor outside the tapered rotating block, cone rotating block with hollow fluid channel, tapered rotating block at the bottom to form a sag clamping part arranged on the outer edge protruding outside the guard sensor, conical rotating block under the outer margin is provided with a sensor;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he utility is in progres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electrical control line layout, convenient in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he liquid outlet pipe and the bottom outlet mechanism rotating positioning through the sensor liquid, with the increase of liquid with the stop, no The condition of leakage; the weighing device is used with the filling device, and the fluid is automatically added to save the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灌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灌装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灌装机构。
技术介绍
灌装机是将液体、气体、膏体、粉体等各种形态的物体进行封装的机械设备,是属于包装设备的一种。根据灌装对象的不同,灌装机又可分为:液体灌装机,气体灌装机,气雾剂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体灌装机等;根据自动化程度的高低,灌装机又常被分为:自动灌装机,半自动灌装机,全自动灌装机等;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逐渐上涨,自动化灌装机设备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全自动、智能化。现有灌装设备大多是半自动操作,并且加入的量差别太大,不能达到分量的自动控制,并且人工劳动量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公开了一种自动灌装机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自动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液池和称重装置,所述储液池的内部设有上下移动气缸,所述储液池底部的两侧垂直向下设有支杆,所述储液池通过支杆与支撑座固定连接,贯穿所述储液池底部的中央垂直向下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上部与上下移动气缸活动连接,所述储液池底部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环绕出液管的外缘设置,所述出液管的下部对称向两侧分岔设有一对出液支管,所述出液支管的外部设有内防护罩,所述内防护罩环绕出液管的底部设置,所述出液管的底端与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与电机之间设有隔水板,所述电机的外部设有锥形转动块,所述锥形转动块的上部沿垂直方向镂空形成一对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上端与出液支管底端的位置相配,所述锥形转动块的底部垂直向上凹陷形成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上端面的中央垂直向上凹陷形成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上部呈漏斗状,所述出液通道下部的出口位于出液口顶端的外缘,所述电机的底端位于出液口顶端的中央;其中,所述出液管的外部套接有外防护罩,所述外防护罩被配置为:当出液管上移至上下移动气缸的位移上限时,所述外防护罩由支撑座的底端延伸至锥形转动块的上端。其中,所述外防护罩上部的外缘凸出设有上感应器,所述上感应器和下感应器的位置被配置为:当锥形转动块转动至出液通道与出液支管的位置对应时,所述上感应器和下感应器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上下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电机、上下移动气缸以及称重装置均连接至控制器。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电机、上下移动气缸以及称重装置的驱动部件的电气控制线均接入机架组件内的电气控制箱,使电气控制线布置集中,便于维护和检修;出液管和底部出液机构通过感应器进行旋转定位出液,液体随加随停,不会出现渗漏状况;称重装置配合灌装器使用,可以自动定量加液,节省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储液池2上下移动气缸3支杆4支撑座5储液罐6橡胶圈7出液支管8内防护罩9外防护罩10电机11隔水板12锥形转动块13出液通道14卡合部15出液口16上感应器17下感应器18称重装置19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动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如图1所示,它包括储液池1和称重装置18,所述储液池1的内部设有上下移动气缸2,所述储液池1底部的两侧垂直向下设有支杆3,所述储液池1通过支杆3与支撑座4固定连接,贯穿所述储液池1底部的中央垂直向下设有出液管5,所述出液管5的上部与上下移动气缸2活动连接,所述储液池1底部设有橡胶圈6,所述橡胶圈6的上端面与储液池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圈6环绕出液管5的外缘设置且半径相对于出液管5更大,所述出液管5在橡胶圈6内可上下活动,所述橡胶圈6可防止减轻出液管5和储液池1相接处的渗漏问题,所述出液管5的下部对称向两侧分岔设有一对出液支管7,所述出液支管7的外部设有内防护罩8,所述内防护罩8环绕出液管5的底部设置,所述内防护罩8用于防止灰尘进入器件的缝隙,所述出液管5的底端与电机1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5与电机10之间设有隔水板11,所述隔水板11用于阻断出液管5与电机10的连接,防止电机10表面接触液体,所述电机10的外部设有锥形转动块12,所述锥形转动块12的上部沿垂直方向镂空形成一对出液通道13,所述出液通道13上端与出液支管7底端的位置相配,所述锥形转动块12的底部垂直向上凹陷形成卡合部14,所述卡合部14用于容纳尺寸对应的杯体或罐体,所述卡合部14两端下凸的结构保证杯体或罐体进行灌装时不会因为外界振动左右摇晃致液体倾洒,所述卡合部14上端面的中央垂直向上凹陷形成出液口15,所述出液口15的上部呈漏斗状,所述出液通道13下部的出口位于出液口15顶端的外缘,所述电机10的底端位于出液口15顶端的中央。具体实施时,所述储液池1、上下移动气缸2、出液管5以及称重装置18的外壳均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长期使用被液体侵蚀。具体实施时,所述出液管5的外部套接有外防护罩9,所述外防护罩9用于保护出液管5防止其被外部的碰撞和振动损坏,所述外防护罩9被配置为:当出液管5上移至上下移动气缸2的位移上限时,所述外防护罩9由支撑座4的底端延伸至锥形转动块12的上端,当出液管5下移离开外防护罩9时,内防护罩8暂时对出液支管7起到主要保护作用。具体实施时,所述外防护罩9上部的外缘凸出设有上感应器16,所述锥形转动块12顶部的外缘设有下感应器17,所述上感应器16和下感应器17的位置被配置为,当出液支管7与出液通道13的位置完全对应时,所述上感应器16和下感应器17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上下对应设置。具体实施时,所述电机10、上下移动气缸2以及称重装置18均连接至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设置于灌装机构整体的后部,与电机10和称重装置18紧密相连,所述控制器19通过预先布置的线路与灌装机构顶部的上下移动气缸2连接,上下移动气缸2布置的线路绕储液池1的外壁设置且外部设有防水膜。具体实施时,根据使用情况对控制器19设定使用间隔,在一段时间后下一罐体移动至卡合块正下方,控制器19达到间隔后启动,先调整上下移动气缸2,使得卡合块下移接触罐体,再启动电机10对锥形转动块12进行旋转,直至上感应器16和下感应器17的位置完全吻合,此时出液支管7与出液通道13的位置完全对应,出液支管7向下出液,当称重装置18检测到罐体加液到了指定容量,控制器19再度启动电机10对锥形转动块12进行旋转,阻断出液支管7的出液,通过流水线操作取出罐体。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动灌装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液池和称重装置,所述储液池的内部设有上下移动气缸,所述储液池底部的两侧垂直向下设有支杆,所述储液池通过支杆与支撑座固定连接,贯穿所述储液池底部的中央垂直向下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上部与上下移动气缸活动连接,所述储液池底部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环绕出液管的外缘设置,所述出液管的下部对称向两侧分岔设有一对出液支管,所述出液支管的外部设有内防护罩,所述内防护罩环绕出液管的底部设置,所述出液管的底端与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与电机之间设有隔水板,所述电机的外部设有锥形转动块,所述锥形转动块的上部沿垂直方向镂空形成一对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上端与出液支管底端的位置相配,所述锥形转动块的底部垂直向上凹陷形成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上端面的中央垂直向上凹陷形成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上部呈漏斗状,所述出液通道下部的出口位于出液口顶端的外缘,所述电机的底端位于出液口顶端的中央;其中,所述出液管的外部套接有外防护罩,所述外防护罩被配置为:当出液管上移至上下移动气缸的位移上限时,所述外防护罩由支撑座的底端延伸至锥形转动块的上端;其中,所述外防护罩上部的外缘凸出设有上感应器,所述锥形转动块顶部的外缘设有下感应器,所述上感应器和下感应器的位置被配置为:当锥形转动块转动至出液通道与出液支管的位置对应时,所述上感应器和下感应器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上下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电机、上下移动气缸以及称重装置均连接至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液池和称重装置,所述储液池的内部设有上下移动气缸,所述储液池底部的两侧垂直向下设有支杆,所述储液池通过支杆与支撑座固定连接,贯穿所述储液池底部的中央垂直向下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上部与上下移动气缸活动连接,所述储液池底部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环绕出液管的外缘设置,所述出液管的下部对称向两侧分岔设有一对出液支管,所述出液支管的外部设有内防护罩,所述内防护罩环绕出液管的底部设置,所述出液管的底端与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与电机之间设有隔水板,所述电机的外部设有锥形转动块,所述锥形转动块的上部沿垂直方向镂空形成一对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上端与出液支管底端的位置相配,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家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根莱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