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124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5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闸阀,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上端具有第一开口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水平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中空腔从上到下分隔为升降腔和第二过水腔,所述中空腔的内底部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过水箱体,所述过水箱体的内部设有上端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一过水腔,所述壳体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贯穿设有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移动,而且具有多个使用方式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

An adjustable gate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valve, which includes a first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acing groove, in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limit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hell,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end has a first opening of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artition plate, wherein the hollow cavity of the level. The separation plate in the cavity from top to bottom is divided into second cavity and lifting water cavity,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limit groove, the second limit groove is at the bottom of a water tank body, the tank body the upper ends with the second opening the first water cavity, both ends of the side walls of the housing are respectively through a first transmission pipe and second water pip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and simple operation, not only can move independently according to needs, but also has multiple use modes, and has good damp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闸阀
本技术涉及闸阀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闸阀。
技术介绍
闸阀的启闭件是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互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在当下,闸阀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需求都在不断增加,传统的闸阀功能性也越来越显现出不足,传统的闸阀通常具有难以移动、使用方式单一、减震效果不明显等弊端,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调节的闸阀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难以移动、使用方式单一、减震效果不明显等弊端,而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闸阀,其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移动,而且具有多个使用方式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闸阀,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上端具有第一开口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水平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中空腔从上到下分隔为升降腔和第二过水腔,所述中空腔的内底部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过水箱体,所述过水箱体的内部设有上端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一过水腔,所述壳体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贯穿设有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均依次贯穿壳体的侧壁和过水箱体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过水腔内,所述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相对的一端外侧均套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底座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减震装置,两个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的侧壁上,所述壳体的上端贯穿设有光滑杆,所述光滑杆的底部延伸至升降腔内并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分隔板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和蜗杆相互啮合,所述蜗杆远离光滑杆的一端贯穿分隔板并延伸至第一过水腔内,所述蜗杆远离光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密封圈上。优选地,两个所述减震装置均包括固定在第二过水腔内底部的中空杆,所述中空杆的内部设有上端具有第三开口的套接腔,所述套接腔的内底部设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远离套接腔的一端连接有减震杆,所述减震杆远离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贯穿第三开口并分别与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的侧壁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为万向轮。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与壳体的连接处侧壁上均设有减震槽,两个所述减震槽相对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滑轨,两个所述限位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底部设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减震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连接,所述减震板和减震槽的内底部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优选地,所述光滑杆的侧壁上设有刻度线。优选地,所述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与过水箱体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二密封圈。优选地,所述光滑杆的上端设有圆形把手。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处的两端侧壁均设有斜面。本技术中,行走机构使其具有可移动性,当需要输水时,可以通过电机运作带动蜗轮蜗杆转动,使挡块上升至两个第一密封圈的上端边缘处,第二开口处的两端侧壁均设有斜面,和挡块上端处重合,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性,可通过刻度线观察上升距离,也可以通过圆形把手旋转将挡块上升,减震装置能够对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起到很好地减震效果,减震槽内设有第二减震弹簧和减震板,减震板在两个限位滑轨上滑动,能够对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起到减震的效果,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能够保证通过水不会流出。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移动,而且具有多个使用方式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闸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闸阀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第一底座、2壳体、3第一输水管、4分隔板、5行走机构、6第二底座、7减震装置、8挡块、9过水箱体、10蜗杆、11支撑板、12蜗轮、13光滑杆、14连接杆、15减震板、16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可调节的闸阀,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底座1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凹槽,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壳体2,壳体2的内部设有上端具有第一开口的中空腔,中空腔内水平设有分隔板4,分隔板4将中空腔从上到下分隔为升降腔和第二过水腔,中空腔的内底部设有第二底座6,第二底座6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过水箱体9,过水箱体9的内部设有上端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一过水腔,壳体2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贯穿设有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均依次贯穿壳体2的侧壁和过水箱体9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过水腔内,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相对的一端外侧均套接有第一密封圈,能够保证其密封性,第二底座6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减震装置7,两个减震装置7的上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的侧壁上,能够对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起到减震的效果,壳体2的上端贯穿设有光滑杆13,光滑杆13的底部延伸至升降腔内并固定连接有蜗杆10,分隔板4的上端设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侧壁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蜗轮12,蜗轮12和蜗杆10相互啮合,蜗杆10远离光滑杆13的一端贯穿分隔板并延伸至第一过水腔内,蜗杆10远离光滑杆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块8,挡块8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密封圈上。本技术中,两个减震装置7均包括固定在第二过水腔内底部的中空杆,中空杆的内部设有上端具有第三开口的套接腔,套接腔的内底部设有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远离套接腔的一端连接有减震杆,减震杆远离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贯穿第三开口并分别与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的侧壁连接,第一底座1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5,行走机构5为万向轮,方便使用者移动,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与壳体2的连接处侧壁上均设有减震槽,两个减震槽相对的内侧壁上均设有限位块16,两个限位块16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滑轨,两个限位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减震板15,减震板15的底部设有连接杆14,两个连接杆14远离减震板1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连接,减震板15和减震槽的内底部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光滑杆13的侧壁上设有刻度线,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与过水箱体9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二密封圈,能够防止流通水的流出,光滑杆13的上端设有圆形把手,第二开口处的两端侧壁均设有斜面。本技术中,行走机构5使其具有可移动性,当需要输水时,可以通过电机运作带动蜗轮12蜗杆10转动,使挡块8上升至两个第一密封圈的上端边缘处,第二开口处的两端侧壁均设有斜面,和挡块8上端处重合,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性,可通过刻度线观察上升距离,也可以通过圆形把手旋转将挡块8上升,减震装置7能够对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起到很好地减震效果,减震槽内设有第二减震弹簧和减震板15,减震板15在两个限位滑轨上滑动,能够对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起到减震的效果,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能够保证通过水不会流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的闸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的闸阀,包括第一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上端具有第一开口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水平设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将中空腔从上到下分隔为升降腔和第二过水腔,所述中空腔的内底部设有第二底座(6),所述第二底座(6)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过水箱体(9),所述过水箱体(9)的内部设有上端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一过水腔,所述壳体(2)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贯穿设有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均依次贯穿壳体(2)的侧壁和过水箱体(9)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过水腔内,所述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相对的一端外侧均套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底座(6)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减震装置(7),两个所述减震装置(7)的上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的侧壁上,所述壳体(2)的上端贯穿设有光滑杆(13),所述光滑杆(13)的底部延伸至升降腔内并固定连接有蜗杆(10),所述分隔板(4)的上端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侧壁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蜗轮(12),所述蜗轮(12)和蜗杆(10)相互啮合,所述蜗杆(10)远离光滑杆(13)的一端贯穿分隔板并延伸至第一过水腔内,所述蜗杆(10)远离光滑杆(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块(8),所述挡块(8)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密封圈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闸阀,包括第一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上端具有第一开口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水平设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将中空腔从上到下分隔为升降腔和第二过水腔,所述中空腔的内底部设有第二底座(6),所述第二底座(6)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内底部设有过水箱体(9),所述过水箱体(9)的内部设有上端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一过水腔,所述壳体(2)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贯穿设有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均依次贯穿壳体(2)的侧壁和过水箱体(9)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过水腔内,所述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相对的一端外侧均套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底座(6)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减震装置(7),两个所述减震装置(7)的上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输水管(3)和第二输水管的侧壁上,所述壳体(2)的上端贯穿设有光滑杆(13),所述光滑杆(13)的底部延伸至升降腔内并固定连接有蜗杆(10),所述分隔板(4)的上端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侧壁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蜗轮(12),所述蜗轮(12)和蜗杆(10)相互啮合,所述蜗杆(10)远离光滑杆(13)的一端贯穿分隔板并延伸至第一过水腔内,所述蜗杆(10)远离光滑杆(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块(8),所述挡块(8)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密封圈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农农吴延军
申请(专利权)人:裕达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