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增强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103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增强管桩,包括桩芯和管桩本体;桩芯与管桩本体同轴设置;在管桩本体下端设置有圆锥形的桩尖,桩尖与桩芯连接;在桩芯与管桩本体之间设置有多条沿轴向的插槽;插槽下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在插槽上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在第二加强筋顶部设置有端头;在加强筋下端设置有抗拔尖刺;管桩本体在第一加强筋顶部对应位置设置有尖刺孔;在第一加强筋上端设置有第一铅块,在第二加强筋下端设置有第二铅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牢固,施工周期短,制造成本低,通过抗拔尖刺能够有效增强与周围土层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抗侧向冲击能力以及承载能力,具有高强的结构强度和优秀的抗拔性能。

A new type of reinforced pipe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增强管桩
本技术涉及建筑管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增强管桩。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先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以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房屋、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中。其主要作用是能够向钉子一样被机械打入地底比较坚硬的岩层上,能够更好的支撑房屋、桥梁等大型建筑物的重量。此类管桩具有施工周期短,整体结构强度好,制造和施工成本低的特点。但是现有的此类管桩存在抗拔能力弱,桩基不稳定,侧向抗冲击能力弱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增强管桩,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改变传统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结构,采用分体式的设计,对管桩基部设置径向向外伸展的抗拔尖刺,解决了传统管桩结构存在抗拔能力弱,桩基不稳定,侧向抗冲击能力弱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增强管桩,包括桩芯和管桩本体;所述管桩本体为圆筒形,所述桩芯位于所述管桩本体内部,所述桩芯与所述管桩本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管桩本体下端设置有圆锥形的桩尖,所述桩尖与所述桩芯连接;在所述桩芯与所述管桩本体之间设置有多条沿轴向的插槽;所述插槽环绕所述桩芯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插槽下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在所述插槽上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在所述第二加强筋顶部设置有端头;所述端头为圆柱形,与多个所述加强筋连接;在所述加强筋下端设置有抗拔尖刺;所述管桩本体在所述第一加强筋顶部对应位置设置有尖刺孔;所述尖刺孔沿所述管桩本体径向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筋上端设置有第一铅块,在所述第二加强筋下端设置有第二铅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由钢筋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桩芯包括第一钢管、第一箍网、混凝土筑芯;所述第一钢管位于所述桩芯外部,所述第一箍网环绕所述第一钢管内壁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管内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形成所述混凝土筑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桩本体包括第二钢管和防腐水泥层;所述防腐水泥层位于所述第二钢管外部,所述防腐水泥层由防腐水泥材料浇筑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管桩本体上设置由沿所述管桩本体径向的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管桩本体和第二加强筋,伸入所述桩芯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拔尖刺由钢材制成,在所述抗拔尖刺表面进行渗碳处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抗拔尖刺表面设置有沿所述抗拔尖刺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旋形的纹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牢固,施工周期短,制造成本低,通过抗拔尖刺能够有效增强与周围土层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抗侧向冲击能力以及承载能力,同时采用分体式的桩体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本技术的耐候性,具有高强的结构强度和优秀的抗拔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施工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施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桩尖2.桩芯3.管桩本体4.第一加强筋5.端头6.第二加强筋7.抗拔尖刺8.第二铅块9.第一铅块10.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结合图1、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增强管桩,包括桩芯2和管桩本体3。管桩本体3为圆筒形,桩芯2位于管桩本体3内部,桩芯2与管桩本体3同轴设置。在管桩本体3下端设置有圆锥形的桩尖1,桩尖1与桩芯2连接。管桩本体3包括第二钢管和防腐水泥层;防腐水泥层位于第二钢管外部,防腐水泥层由防腐水泥材料浇筑而成。桩芯2包括第一钢管、第一箍网、混凝土筑芯;第一钢管位于桩芯2外部,第一箍网环绕第一钢管内壁设置,在第一钢管内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形成混凝土筑芯。在桩芯2与管桩本体3之间设置有多条沿轴向的插槽。插槽环绕桩芯2周向均匀分布。插槽下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4;在插槽上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6;第一加强筋4和第二加强筋6由钢筋制成。在第二加强筋6顶部设置有端头5。端头5为圆柱形,与多个加强筋连接。在加强筋下端设置有抗拔尖刺7;抗拔尖刺7由钢材制成,在抗拔尖刺7表面进行渗碳处理。在抗拔尖刺7表面设置有沿抗拔尖刺7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旋形的纹路。管桩本体3在第一加强筋4顶部对应位置设置有尖刺孔;尖刺孔沿管桩本体3径向倾斜向下设置;在第一加强筋4上端设置有第一铅块9,在第二加强筋6下端设置有第二铅块8。为了提高连接强度,在管桩本体3上设置由沿管桩本体3径向的连接螺栓10;连接螺栓10穿过管桩本体3和第二加强筋6,伸入桩芯2内。结合图1,本技术施工时,桩尖1向下,竖直设置,通过锤击管桩本体3的上端面将本技术打入土层中,完成桩体的固定过程;结合图2,锤击端头5,使第二加强筋6沿插槽向下运动,抗拔尖刺7从尖刺孔伸出管桩本体3,刺入周围土层中,增强与土层的结合强度以及侧向冲击能力,而第一铅块9与第二铅块8接触,挤压变形,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连接第一加强筋4与第二加强筋6,然后通过连接螺栓10将第二加强筋6与管桩本体3和桩芯2进行固定,完成整个施工过程。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牢固,施工周期短,制造成本低,通过抗拔尖刺7能够有效增强与周围土层的连接强度,提高抗侧向冲击能力以及承载能力,同时采用分体式的桩体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本技术的耐候性,具有高强的结构强度和优秀的抗拔性能。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增强管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增强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芯和管桩本体;所述管桩本体为圆筒形,所述桩芯位于所述管桩本体内部,所述桩芯与所述管桩本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管桩本体下端设置有圆锥形的桩尖,所述桩尖与所述桩芯连接;在所述桩芯与所述管桩本体之间设置有多条沿轴向的插槽;所述插槽环绕所述桩芯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插槽下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在所述插槽上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在所述第二加强筋顶部设置有端头;所述端头为圆柱形,与多个所述加强筋连接;在所述加强筋下端设置有抗拔尖刺;所述管桩本体在所述第一加强筋顶部对应位置设置有尖刺孔;所述尖刺孔沿所述管桩本体径向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筋上端设置有第一铅块,在所述第二加强筋下端设置有第二铅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增强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芯和管桩本体;所述管桩本体为圆筒形,所述桩芯位于所述管桩本体内部,所述桩芯与所述管桩本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管桩本体下端设置有圆锥形的桩尖,所述桩尖与所述桩芯连接;在所述桩芯与所述管桩本体之间设置有多条沿轴向的插槽;所述插槽环绕所述桩芯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插槽下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在所述插槽上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在所述第二加强筋顶部设置有端头;所述端头为圆柱形,与多个所述加强筋连接;在所述加强筋下端设置有抗拔尖刺;所述管桩本体在所述第一加强筋顶部对应位置设置有尖刺孔;所述尖刺孔沿所述管桩本体径向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筋上端设置有第一铅块,在所述第二加强筋下端设置有第二铅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增强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由钢筋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家方
申请(专利权)人:汤始建华建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