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门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0763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门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门头板上的导槽、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导槽内的滚轮,电梯门的挂板挂置在滚轮上且与滚轮线接触。所述导槽开口朝上且具有两相对布置的槽壁,所述滚轮的轮轴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侧的槽壁上。所述槽壁的顶缘高于滚轮,在导槽内形成位于滚轮上方的定位空间,所述挂板的一部分为伸入该定位空间的防脱部,该防脱部底面与滚轮线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梯门导向机构,能够减小对电梯门重量的限制,实现更大的开门范围,同时改善电梯门的防撞性能,提高开关门的安全性。

An elevator door guid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door guiding mechanism, including: setting in the door plate on the guide groove, and positioned in the guide roller groove of the hanging plate hanging on the roller and roller line contact elevator door. The guide groove is opened up and has a two relative slot wall,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wheel axle are fixed on the slot wall of the corresponding side. The upper edge of the groove wall is higher than the roller, and the positioning space loca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roller is formed in the guide slot, and a part of the hanging plate is an anti detachment part extending into the positioning space, and the anti detachment bottom surface is contacted with the roller line. The elevator door guiding mechanis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restriction on the weight of the elevator door, realize larger door opening range, improve the crashworthiness of the elevator door,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switch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门导向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门导向机构。
技术介绍
如图4所示,电梯的层门门头一般包括门头板11、导轨13、挂板10等部件,其中,导轨13固定安装在门头板11上且水平布置,挂板10通过安装在挂板10上的挂板轮12挂在导轨13上表面,挂板10上还安装有贴靠导轨13下表面的下靠轮14,通过挂板轮12和下靠轮14的共同作用,使挂板10能顺利进行开关门动作。挂板轮12通常采用尼龙轮或聚氨脂类非金属包铁轮,导轨13一般采用冷拉型材或钢板折弯的结构。挂板10的底面安装电梯门。现有技术中的门头结构因强度有限,开门宽度往往不大,需要实现较大开门范围时,门板通常具有较大尺寸和重量看,为了提高挂板轮的承载能力,通常采用非金属包铁轮,这种挂板轮与导轨的接触面多为弧面,且挂板轮的弯曲度小于导轨上表面的弯曲度,使挂板轮能够包裹住导轨,挂板轮与导轨之间多为点接触,一扇电梯门的顶部固定一个挂板,一个挂板上设置两个挂板轮,电梯门的重量载荷集中在挂板轮与导轨的点接触处,容易对铁轮外周的非金属层造成较大的挤压,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剥离脱落等现象。更进一步地,挂板轮因层门门头空间的限制,包裹导轨一侧的槽壁通常较薄,出现重载压力时容易侧向裂开,导致电梯门无法正常运行。公告号为CN103043515A的专利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层导轨结构,通过增加导轨解决了一部分因门头强度有限从而限制开门宽度的问题,使双折开门宽度最大可达到5000mm。但是这种结构对门板的重量仍旧有一定的限制,在对层门强度要求较高,门板重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挂板轮及下靠轮在导轨表面运行会因强度不足导致裂开损坏,为了防止这种损坏,需控制门板重量,从而对开门范围造成局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市场上对电梯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电梯层门的抗撞要求,很大程度上须防止意外撞击层门后出现人员跌落井道的状况。为了保证电梯层门的防撞,通常的做法是依靠导轨牵拉挂板,也即防止挂板轮脱离导轨。例如,公告号为CN203959615U的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撞防脱落电梯层门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防撞,但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挂板轮圆周方向设有凹槽,导轨为两条,分别处在挂板轮的上方和下方,且伸入凹槽与挂板轮接触,挂板轮转动时,与处在上方的导轨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一方面导致出现异常噪音,影响乘梯的舒适性,另一方面阻止挂板轮的移动,缩短挂板轮和导轨的使用寿命。消防梯在火灾时使用,因此需要在层门侧耐高温,对层门门头零部件的材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即需要在高温环境下保持性质稳定。现有技术中的全金属挂板轮与导轨摩擦时容易产生噪音,影响舒适性,而非金属包铁轮在高温时,容易加速老化变形,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门导向机构,能够减小对电梯门重量的限制,实现更大的开门范围,同时改善电梯门的防撞性能,提高开关门的安全性。一种电梯门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门头板上的导槽、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导槽内的滚轮,电梯门的挂板挂置在滚轮上且与滚轮线接触。本技术中,电梯门的挂板与滚轮之间为线接触,受力部位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点接触增大,能够承载更大的电梯门重量。电梯门的挂板与滚轮之间为滚动摩擦,能够减小电梯门运行时的阻力,降低噪音。所述导槽水平布置且沿电梯门移动方向延伸,作为优选,所述导槽开口朝上且具有两相对布置的槽壁,所述滚轮的轮轴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侧的槽壁上。作为优选,所述槽壁的顶缘高于滚轮,在导槽内形成位于滚轮上方的定位空间,所述挂板的一部分为伸入该定位空间的防脱部,该防脱部底面与滚轮线接触。作为优选,所述防脱部与滚轮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为相互配合的导向条和导向槽,所述防脱部与滚轮二者中的其中一者设有导向条,另一者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条和导向槽各自沿电梯门的移动方向延伸布置,通过导向条和导向槽的相互配合,防止挂板在滚轮上出现轴向滑移,对挂板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脱部与挂板为一体结构。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挂板的顶部设有水平压板,所述防脱部为固定在水平压板底面处的滑块。所述水平压板可以由挂板顶部弯折形成,电梯门重量越大,通过水平压板底面的滑块向滚轮施加的压力越大,当电梯门受到外力撞击时,滑块能够保持在导槽内运行,安全性更好。为了防止滑块从导槽内脱出,优选地,所述滑块的宽度与导槽的宽度相匹配。所述滑块沉入导槽部分的高度为导槽深度的1/3~2/3。作为优选,所述滚轮沿电梯门运动方向排布有多个,各滚轮的轴线均水平布置且与电梯门运动方向垂直。设置多个滚轮提高承载能力,以满足承载更大重量的电梯门。作为优选,所述滚轮为圆柱形,圆柱形的外周面与电梯门的挂板滚动配合。所述滚轮为圆柱形时,圆柱的母线为直线,使用磨损后仍可保持线接触,维持电梯稳定的移动,多个并排设置的圆柱形能够保证电梯门运行的平稳。所述滚轮也可为球形,在防脱部的截面上与滚轮相接触的部位为弧形,且该弧形与球形的滚轮具有相同的曲率。球形的滚轮与防脱部之间为弧线接触。所述滚轮也可以为其他形式,例如纺锤形等。为了减小摩擦,降低成本,优选地,所述滑块为多个且沿电梯门运动方向间隔排布。本技术提供的电梯门导向机构,具有以下优点:(1)将挂板轮与导轨的点接触改为挂板与滚轮的线接触,提高了对电梯门重量的承载能力,保证门头的整体强度,适用于更大重量的电梯门,实现更大的开门范围;(2)通过导槽与防脱部相互卡合的结构,依靠电梯门自身的重量实现防脱,提高电梯门受到碰撞时的安全性,尤其对于较重质量的电梯门;(3)滚轮、导槽、滑块以及轮轴均采用金属材质,提高运行部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梯门导向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B-B向剖视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电梯门导向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挂板;2、轮轴;3、滑块;4、滚轮;5、挂板;51、水平压板;52、水平弯折部;6、导槽;61、槽壁;62、槽壁;7、螺栓;8、导向条;9、导向槽;10、挂板;11、门头板;12、挂板轮;13、导轨;14、下靠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电梯门导向机构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门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门头板1上的导槽6、以及转动安装在导槽6内的滚轮4,电梯门的挂板5通过滑块3挂置在滚轮4上且与滚轮4线接触。如图1所示,导槽6开口朝上且沿电梯门移动方向延伸,导槽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门头板1上。如图2、图3所示,滚轮4为圆柱形,滚轮4沿电梯门运行方向排布有多个,各滚轮4的轴线均水平布置且与电梯门运动方向垂直,相邻两个滚轮4之间具有间隙。导槽6具有两相对布置的槽壁61和槽壁62,滚轮4的轮轴2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侧的槽壁上。槽壁61和槽壁62的顶缘高于滚轮4,在导槽6内形成位于滚轮4上方的定位空间。如图1、图2所示,电梯门的顶部安装有挂板5,挂板5的顶缘弯折形成水平压板51,水平压板51底面固定安装有滑块3,滑块3与滚轮4的外周面滚动配合,且滑块3与滚轮4外周面的接触为线接触。挂板5的底缘弯折形成水平弯折部52,水平弯折部52通过螺栓7与电梯门顶部固定连接。滑块3伸入定位空间中作为防脱部,滑块3沿电梯门移动方向排布有多个,相邻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梯门导向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门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门头板上的导槽、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导槽内的滚轮,电梯门的挂板挂置在滚轮上且与滚轮线接触;所述导槽开口朝上,且导槽槽壁的顶缘高于滚轮,在导槽内形成位于滚轮上方的定位空间,所述挂板的一部分为伸入该定位空间的防脱部,该防脱部底面与滚轮线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门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门头板上的导槽、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导槽内的滚轮,电梯门的挂板挂置在滚轮上且与滚轮线接触;所述导槽开口朝上,且导槽槽壁的顶缘高于滚轮,在导槽内形成位于滚轮上方的定位空间,所述挂板的一部分为伸入该定位空间的防脱部,该防脱部底面与滚轮线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具有两相对布置的槽壁,所述滚轮的轮轴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侧的槽壁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与滚轮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部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兆军张文欣毛土火高金尧张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