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图像去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
,具体讲,涉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图像去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计算机视觉系统由于其精确、快速、可靠而且能直观、实时、全面反映被监测对象,及时获得大量丰富且高分辨率的图像信息等优点,尤其在某些不易人类直接观察的场合,可以解决观测难的问题,而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然而,在雨天气条件下获取的室外视频图像会受到天气环境的不利影响。雨线会模糊获取的户外视频图像,使图像丢失原有的细节信息和特征信息,并且使图像视觉效果下降,这极大地限制和影响了计算机视觉系统效用的发挥。为了去除视频图像中雨线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将视频图像去雨分为了两个步骤:雨线检测和雨线去除。雨线检测就是在视频图像中检测出雨线影响像素的位置,通常会利用视频图像的帧间信息和雨线特征。帧间信息是指雨线会增大影响像素的亮度,通过计算相邻两帧图像的差值图可以确定雨线的位置。但是,视频中往往会包含非雨的运动物体,这会干扰雨线的检测,需要通过雨线特征对雨线和运动物体进行区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图像去雨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选择几帧连续图像,提取每帧图像的亮度分量以及对应的图像高频成分,然后将高频成分图像输入构建和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随后得到经过卷积神经网络处理后的高频非雨成分图像,最后将非雨成分图像与保留的低频成分综合得到去雨后的视频图像,其中卷积神经网络具体关系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图像去雨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选择几帧连续图像,提取每帧图像的亮度分量以及对应的图像高频成分,然后将高频成分图像输入构建和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随后得到经过卷积神经网络处理后的高频非雨成分图像,最后将非雨成分图像与保留的低频成分综合得到去雨后的视频图像,其中卷积神经网络具体关系为:式中,hP(·)表示卷积神经网络,P表示网络参数,I表示原始的有雨图像,J表示无雨图像,通过训练卷积神经网络,使得D(P)的值达到最小,得到最优参数值P*,进而得到去雨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图像去雨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地,首先将需要处理的视频进行分帧处理,即将视频分成一组图像序列,以便之后选择连续几帧图像输入网络进行处理;对图像序列中的每帧图像进行颜色空间转换,由RGB颜色空间转换到YCbCr空间,得到亮度分量Y,蓝色差分量Cb和红色差分量Cr,Y分量进行后续的去雨处理,Cb、Cr分量留待最后的图像合成应用;将图像Y分量首先分为两层,一层为图像Y分量的低频成分,为图像内容的大体轮廓;另一层为图像Y分量的高频成分,包括图像中的雨线和边缘纹理,如下式所示:I=Ibase+Idetail式中,Ibase表示图像Y分量的低频成分,Idetail表示图像Y分量的高频成分,将Idetail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进一步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视频图像去雨方法,其特征是,卷积神经网络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同时将连续三帧图像的亮度分量高频成分输入图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三组并行的卷积层对输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提取到的特征加以综合,使得时域特征融入其中,并行的三组卷积层之后均接有ReLU激励层,计算关系为:F1i(I)=max(0,W1i*Ii+B1i)式中,i表示图像的帧数,Ii表示输入的图像,W1i表示卷积层的权重,B1i表示卷积层的偏置值,将得到的特征整合,得到的整体特征集合为:F1(I)={F1i(I)|i=1,2,3}特征集合包含每帧图像中雨线的特征和图像帧间的时域特征,后续步骤根据这些得到的特征实现雨线的去除;非线性映射关系估计:通过对有雨图像特征的提取,得到了n1张特征图像,将n1张有雨特征图像根据映射关系转化为n2张去雨特征图像,可以看作是用n2个不同的滤波器对n1张特征图像进行卷积得到的结果,选择1×1尺寸大小的卷积核,利用一个卷积层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