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屏幕模组及可穿戴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77037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7:04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屏幕模组及可穿戴设备,所述盖板组件可贴合于屏幕主体形成屏幕模组;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成型基板;在所述基板上通过光学镀膜工艺制备得到光学反射层;在所述光学反射层的表面印刷黑色油墨层;在所述黑色油墨层的表面制备半透明黑色油墨层,得到所述盖板组件。本公开中的黑色油墨层相对于光学反射层更加靠近于屏幕模组中的屏幕主体,从而利用光学反射层的反射效果,使得用户在熄屏状态下观察到的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之间不会存在色差,达到外观效果一体化,提升可穿戴设备的整体美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屏幕模组及可穿戴设备
本公开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屏幕模组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电子设备的屏幕模组通常可以包括LCD屏幕模组或者OLED屏幕模组,从而可以利用LCD屏幕模组或者OLED屏幕模组的发光原理实现屏幕显示。而正由于屏幕模组可以从内部朝向外部发射光线,所以,屏幕模组的非显示区域通常需要印刷黑色遮光层,以防止内部光线射出。但是,由于在非显示区域印刷了黑色遮光层,当屏幕模组处于熄屏状态时会导致非显示区域与显示区域之间出现色差,无法达到外观的一体式效果,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外观美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屏幕模组及可穿戴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盖板组件可贴合于屏幕主体形成屏幕模组;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成型基板;在所述基板上通过光学镀膜工艺制备得到光学反射层;在所述光学反射层的表面印刷黑色油墨层;在所述黑色油墨层的表面制备半透明黑色油墨层,得到所述盖板组件。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屏幕模组,包括屏幕主体、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方法制成的盖板组件,所述屏幕主体与所述盖板组件相互贴合;其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一侧的由光学镀膜工艺制备得到的光学反射层;形成于所述光学反射层表面的黑色油墨层;形成于所述黑色油墨层表面的半透明黑色油墨层。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盖板组件可贴合于屏幕主体形成屏幕模组;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玻璃材质成型基板;在所述基板的一侧通过光学镀膜工艺制备得到光学反射层;在所述基板上相对于所述光学反射层设置的另一侧印刷黑色油墨层;在所述黑色油墨层的表面制备形成半透明黑色油墨层,得到所述盖板组件。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屏幕模组,包括屏幕主体、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方法制成的盖板组件,所述屏幕主体与所述盖板组件相互贴合;其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基板;通过光学镀膜工艺形成于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的光学反射层;形成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于所述光学反射层的另一侧的黑色油墨层;形成于所述黑色油墨层表面的半透明黑色油墨层。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主板、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屏幕模组,所述屏幕模组装配于所述壳体并形成容置空间,所述主板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屏幕模组电连接。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的黑色油墨层相对于光学反射层更加靠近于屏幕模组中的屏幕主体,从而利用光学反射层的反射效果,使得用户在熄屏状态下观察到的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之间不会存在色差,达到外观效果一体化,提升可穿戴设备的整体美感。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盖板组件的A-A截面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盖板组件的制备流程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盖板组件的另一种制备流程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盖板组件的B-B截面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盖板组件的另一种制备流程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盖板组件的B-B截面示意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屏幕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盖板组件的A-A截面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该屏幕模组100可以包括盖板组件1及贴合于该盖板组件1的屏幕主体2,当屏膜模组100装配于可穿戴设备时,盖板组件1朝向外部空间设置,从而对屏幕主体2进行保护,避免刮擦、损伤等。其中,盖板组件1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的工艺流程制备得到。具体的,该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301中,成型基板。在本实施例中,该基板可以采用透明可塑性材质制成或者玻璃材质制成。其中,透明可塑性材质可以包括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PC和PMMA的混合材料等。在步骤302中,在所述基板上通过光学镀膜工艺制备得到光学反射层。在一实施例中,该光学反射层可以直接成型于基板的表面,以达到一体化显示的目的。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是在基板上通过UV转印工艺制备形成UV转印层,而光学反射层则成型于该UV转印层上。其中,该UV转印层可以包括CD纹、竖拉丝、雾面、亮面纹路等按键效果,用以提示用户在对应位置进行触控操作。在上述实施例中,光学镀膜工艺可以是针对不同的预设金属靶材进行,使得金属靶材分离出的离子之间进行结合得到具有彩色效果的光学反射层。其中,金属靶材可以是复合金属或者金属单质,例如,铝或者铝的化合物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步骤303中,在所述光学反射层的表面印刷黑色油墨层。在本实施例中,该黑色油墨层可以位于屏幕模组100的非显示区域,以避免内部光线从非显示区域反射出可穿戴设备,造成漏光的现象。其中,在屏幕模组100装配至可穿戴设备时,黑色油墨层相对于光学反射层更加靠近可穿戴设备的内部空间,从而利用光学反射层的高反射效果,使得用户在熄屏状态下观察到的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之间不会存在色差,达到外观效果一体化,提升可穿戴设备的整体美感。在步骤304中,在所述黑色油墨层的表面制备半透明黑色油墨层,得到所述盖板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半透明黑色油墨层与光学反射层之间进行配合,可以调节屏幕模组100的透光量,从而屏幕主体2内液晶分子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盖板组件1进入人眼,使得用户观看到显示于屏幕模组100上的画面。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在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示出按键区域时,可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屏幕模组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可贴合于屏幕主体形成屏幕模组;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成型基板;在所述基板上通过光学镀膜工艺制备得到光学反射层;在所述光学反射层的表面印刷黑色油墨层;在所述黑色油墨层的表面制备半透明黑色油墨层,得到所述盖板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可贴合于屏幕主体形成屏幕模组;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成型基板;在所述基板上通过光学镀膜工艺制备得到光学反射层;在所述光学反射层的表面印刷黑色油墨层;在所述黑色油墨层的表面制备半透明黑色油墨层,得到所述盖板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基板的一侧通过光学镀膜工艺制备得到光学反射层,包括:针对预设金属靶材通过光学镀膜工艺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所述光学反射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基板上通过光学镀膜工艺制备得到光学反射层,包括:在所述基板上通过UV转印工艺制备形成UV转印层;通过所述光学镀膜工艺在所述UV转印层的表面制备得到所述光学反射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采用透明可塑材质或者玻璃材质制成。5.一种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主体、如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成的盖板组件,所述屏幕主体与所述盖板组件相互贴合;其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一侧的由光学镀膜工艺制备得到的光学反射层;形成于所述光学反射层表面的黑色油墨层;形成于所述黑色油墨层表面的半透明黑色油墨层。6.一种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可贴合于屏幕主体形成屏幕模组;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玻璃材质成型基板;在所述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燕李明高
申请(专利权)人:华米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