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含油量测定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层含油量测定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含油量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简称NMR)现象是由哈佛大学的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Bloch于1946年分别独立发现的,并很快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医学领域中得到应用。核磁共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Brown和Fatt(1956)发现当流体处于岩石孔隙中时,其核磁共振弛豫时间与自由状态相比显著减小,进而发现了流体的核磁共振弛豫时间与其所处环境的孔隙大小有关,并对原油的核磁共振弛豫特征进行了研究。目前,核磁共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在岩石物理中的岩石孔隙度、渗透率和自由流体参数等方面。其中,对于同时含水和油的岩石样品有两种处理方法:(1)在岩石中加入水溶性顺磁性离子溶液,将水信号弛豫时间缩短,与较长弛豫时间的油信号进行区分,该种方法的弊端是饱和溶液所需时间较长,油容易挥发,不易完全饱和岩石样品的所有孔隙,饱和溶液过程中有可能破坏岩石样品结构,误差来源多,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2)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含油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致密储层岩石施加第一90度脉冲;在施加所述第一90度脉冲后,向所述致密储层岩石施加第一梯度磁场,并持续第一时长;在施加所述第一梯度磁场后,向所述致密储层岩石施加第二90度脉冲;在施加所述第二90度脉冲后,间隔第二时长向所述致密储层岩石施加第三90度脉冲;在施加所述第三90度脉冲后,向所述致密储层岩石施加第二梯度磁场并持续第三时长,获得所述致密储层岩石内油相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根据所述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含油量的关系曲线,获得所述致密储层岩石的含油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含油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致密储层岩石施加第一90度脉冲;在施加所述第一90度脉冲后,向所述致密储层岩石施加第一梯度磁场,并持续第一时长;在施加所述第一梯度磁场后,向所述致密储层岩石施加第二90度脉冲;在施加所述第二90度脉冲后,间隔第二时长向所述致密储层岩石施加第三90度脉冲;在施加所述第三90度脉冲后,向所述致密储层岩石施加第二梯度磁场并持续第三时长,获得所述致密储层岩石内油相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根据所述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含油量的关系曲线,获得所述致密储层岩石的含油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含油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包括所述第一90度脉冲的半回波时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含油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长包括所述致密储层岩石中水相的氢质子扩散殆尽所需的时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含油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长包括所述第三90度脉冲的半回波时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磁共振的致密储层含油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华,张水昌,柳少波,刘可禹,鲁雪松,赵孟军,姜林,马行陟,范俊佳,杨培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