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biodegradable polylactic acid composite / sorghum shell powder modified materials, the invention adopts N (three methyl silicon alkyl) modified preparation of modified nano sorghum shell powder on Sorghum shell powder were N n-vinylformamid, and then modified polylactic acid, poly lactic acid and lithium magnesium silicate mixed injection into a new type of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The new material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egrad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的高粱壳微粉/聚乳酸复合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的高粱壳微粉/聚乳酸复合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消耗量更是惊人,废弃高分子物质造成的“白色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衣食住行。开发可降解的复合材料可减少塑料行业对有限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是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寻找新型材料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缓解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引发的多种环境污染问题。聚乳酸(PLA)是一种寻常的绿色可再生资源,高中化学竞赛中便出现过由“废”聚乳酸餐盒制备乳酸钙的相关内容;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以及生物相容性,但同时其质地较脆且软化点较低,增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天然纤维增强聚乳酸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可替代石油基复合材料的新型资源,其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环保、重量轻、价格便宜,并表现出良好的物理和力学性能,比如高的比强度、比模量、低密度和较高的加工灵活性。CN105968864A中公开了一种花生壳植物纤维合成树脂,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降解的高粱壳微粉/聚乳酸复合改性材料,按重量份数计算,由60‑68份改性纳米高粱壳粉、45‑48份聚乳酸、22‑25份改性聚乳酸、3‑5份硅酸镁锂组成;所述改性纳米高粱壳粉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氧化脱色:将高粱壳粉粉碎至粒径小于20微米,然后置于3%wt的双氧水溶液中室温搅拌脱色30min,过滤,洗涤至滤液至不再具有氧化性,烘干得类白色脱色高粱壳颗粒;接枝化改性:将100g脱色高粱壳颗粒置于1L pH=9‑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50℃溶胀20min;降温至15‑20℃转入高压均质器内首先均质10min,滴入20‑50ml 20%wt的硫脲水溶液,滴加结束后再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的高粱壳微粉/聚乳酸复合改性材料,按重量份数计算,由60-68份改性纳米高粱壳粉、45-48份聚乳酸、22-25份改性聚乳酸、3-5份硅酸镁锂组成;所述改性纳米高粱壳粉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氧化脱色:将高粱壳粉粉碎至粒径小于20微米,然后置于3%wt的双氧水溶液中室温搅拌脱色30min,过滤,洗涤至滤液至不再具有氧化性,烘干得类白色脱色高粱壳颗粒;接枝化改性:将100g脱色高粱壳颗粒置于1LpH=9-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50℃溶胀20min;降温至15-20℃转入高压均质器内首先均质10min,滴入20-50ml20%wt的硫脲水溶液,滴加结束后再次均质20min;均质结束后调节体系pH=7-8得均质液;将均质液转入搅拌釜中,向均质液中加入5g辛酸亚锡,升温至80℃,然后加入15-20gN-(三甲基硅烷基)-N-乙烯基甲酰胺于80℃下保温反应2h,趁热过滤,烘干得改性纳米高粱壳粉;所述改性聚乳酸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将聚乳酸与己二酸/新戊二醇/偏苯三酸酐共聚物混合均匀后,熔融共混,最后粉碎至粒径小于20微米得改性聚乳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的高粱壳微粉/聚乳酸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由65份改性纳米高粱壳粉、47份聚乳酸、23份改性聚乳酸、4份硅酸镁锂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降解的高粱壳微粉/聚乳酸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接枝化改性中滴入40ml20%wt的硫脲水溶液,加入18gN-(三甲基硅烷基)-N-乙烯基甲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阳,朱坤帅,张珊,卢江,刘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晨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