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雯菲专利>正文

运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485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动鞋,包括鞋面部、鞋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鞋面部和鞋底部之间的容置区,设有头部气囊、侧部气囊、根部气囊,头部气囊位于鞋面部的头部的表层和里层之间,鞋面部的头部表层上设置有头部气孔,侧部气囊为两个,分别设于鞋面部的两侧的表层和里层之间,在鞋面部的两侧表层上都设置有侧部气孔,根部气囊设置于鞋面部的根部表层和里层之间,在鞋面部的根部表层上设置有根部气孔。根据该结构,使得鞋内侧从多个方向与使用者的脚步紧密贴合,提高了使用者在滑行时的安全系数;同时,使用者根据需要方便的安装或拆除运动鞋底部的滑轮组件,可以方便地选择滑行或步行两种代步模式。

Gym sho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kind of sports shoes, including shoes, soles and facial ministr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ac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hoe shoe holding area, and is equipped with head airbags, side airbag, airbag roots, between the head airbag located in the head of the shoe face surface layer and the inner layer, the sho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head face head hole, side airbag is two, respectively, on both sides of a shoe face between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inner layer, on both sides of the shoe surface face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hole between the root airbag is arranged in the shoe face of the root surface layer and the inner layer, in the shoe fac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root root porosity.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the inner side of the shoe from multiple directions and the user steps tightly to enhance user safety coefficient when sliding;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user need to install or remove the pulley assembly of sports shoes at the bottom is convenient, can conveniently select taxiing or walking two transport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鞋
本技术涉及鞋类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根据使用者脚部尺寸调节鞋子内部大小,且具有轮滑和行走两种功能并可以方便切换的运动鞋。
技术介绍
科技的日新月异,正在影响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例如,人们对于出行方式的追求也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达到了新的高度,除了简单的自行车、步行以外,现如今,青少年可以选择旱冰鞋、活力板、活力车等多种出行方式出行,以满足个人不同的需要。上文所述的出行方式中,旱冰鞋,简言之,即是在鞋子底部,以单排或者双排的方式,加装特制的滚轮,使得使用者可以滑行。后因旱冰鞋自身质量较重不便携带,人们又将旱冰鞋的设计思路运用到了普通运动鞋上,继而专利技术出了底部带有滑轮的普通休闲运动鞋。在现有技术下的轮滑运动鞋中,因其独有的代步方式,再加上使用者大多为青少年,所以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因轮滑运动鞋滑行的代步方式,要求其在滑行过程中对使用者的脚步具有较好的保护,因此对鞋面整体材质的稳固性具有一定的要求,又因为需要满足滑行和步行两种要求,又要求其保持与普通运动鞋一致的规格。然而现有技术下的轮滑运动鞋大多无法同时满足上述两方面的要求,这样,致使穿戴轮滑运动鞋的使用者在步行或者滑行的过程中,因鞋内尺码过大或者过小,鞋面对使用者脚部的包裹不严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现有技术中,轮滑运动鞋底部的滑轮大多内嵌于鞋底内,当需要使用时被放下,一方面,滑轮长期内嵌于鞋子底部,增加了运动鞋自身的重量,增加了青少年使用者在步行时的脚部压力;另一方面,滑轮通过支撑件嵌设于鞋底面内,在使用时,所述的支撑件与鞋底间连接在长期使用后极易断裂,且这种损坏的现象,因其发生位置通常在鞋底内,不易被发现。如果这种断裂发生在滑行过程中,必然会威胁到使用者的安全,且通常,这种断裂发生后的维修也极为不便。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技术中的轮滑运动鞋做出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脚部尺寸大小,通过简单的操作调节运动鞋内的大小,以使运动鞋与脚部贴合,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安装或者卸除底部滑轮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滑运动鞋质量过重携带不便以及长期使用后滑轮组容易损坏且维护不便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动鞋,包括鞋面部、鞋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鞋面部和鞋底部之间的容置区,所述鞋面部分为表层和里层,在所述鞋面部的表层和里层之间设置有头部气囊、侧部气囊、根部气囊;所述头部气囊位于所述鞋面部的头部的表层和里层之间,所述鞋面部的头部表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头部气囊贯通的头部气孔;所述侧部气囊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鞋面部的两侧的表层和里层之间,在所述鞋面部的两侧表层上都设有与所述侧部气囊对应的侧部气孔;所述根部气囊设于所述鞋面部的根部表层和里层之间,在所述鞋面部的根部表层上设置有与所述根部气囊对应的根部气孔。此外。优选在所述鞋底部设有滑轮组件安装槽,在所述滑轮组安装槽内可拆卸地设置有滑轮组件。此外,优选所述气孔上都设置有密封气嘴。通过密封气嘴,实现对各个气囊充气和放气,以调整运动鞋内部的松紧。此外,优选所述滑轮组件为“工”字形,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支撑件和设置于所述滑轮支撑件底部两端的滑轮,所述滑轮组件从所述滑轮组件安装槽内插入所述鞋底部。另外,优选在所述滑轮组件底部前端和/或后端设置有制动件。在行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翘起鞋体,使制动件与地面接触,实现减速刹车。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技术所述的运动鞋,在鞋尖、鞋跟和鞋帮两侧的表层和里层内设置气囊,当使用者穿戴本技术所述的运动鞋后,可通过鞋子表面上对应设置的气嘴完成对气囊的充气和放气,以使得鞋内侧从多个方向与使用者的脚步紧密贴合,提高了使用者在滑行时的安全系数;同时,使用者根据需要方便的安装或拆除运动鞋底部的滑轮组件,可以方便地选择滑行或步行两种代步模式,且滑轮组件的滑轮采用PU塑料材质制成,携带方便,且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运动鞋的结构;图2为示意图,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运动鞋的透视结构;图3为示意图,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运动鞋的内部气囊结构;图4为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运动鞋安装轮滑组件的结构;图5为后视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运动鞋安装滑轮组件后的底部后部结构;图6为示意图,示出了图5的底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所述的运动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运动鞋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鞋包括鞋面部1、鞋底部2、以及设置于鞋面部1和鞋底部2之间的容置区。图2为示意图,示出了图1中所述的运动鞋的透视结构。图3为示意图,示出了图1中所述的运动鞋的内部气囊结构。在本技术的该实施例中,鞋面部1包括了表层和里层两层结构,在表层和里层之间加设有多个气囊,且,在鞋面部1的表层上于气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气孔(未示出),在气孔上设置有密封气嘴。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该实施例中,气囊分为头部气囊31、侧部气囊32以及根部气囊33,分别设置于鞋头、两侧鞋帮和鞋跟处。具体地说,头部气囊31缝合于鞋面部1鞋尖处的表层和里层之间,且在鞋尖处的表层上设置有与头部气囊31对应的头部气嘴11,又如图3所示,头部气囊31环设于鞋头部,当使用者穿戴后,头部气囊31与使用者的脚尖部分对应。侧部气囊32为两个,分别缝合于鞋面部1两侧的表层和里层之间,且,在鞋面部1两侧的表层上都设置有与侧部气囊32对应的侧部气嘴12,如图3所示,侧部气囊32设置于鞋帮位置,当使用者穿戴后,侧部气囊32覆盖于使用者的脚部两侧。根部气囊33缝合于鞋面根部的表层和里层之间,且,鞋面部1根部的表层上设置有与根部气囊33对应的根部气嘴13。如图3所示,根部气囊33设置于鞋跟位置,当使用者穿戴后,根部气囊33覆盖于使用者脚跟部分。鞋底部2上形成有滑轮组件安装槽21,本技术所述的运动鞋还包括设置于滑轮组件安装槽21内的滑轮组件4。图4为示意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运动鞋安装轮滑组件的结构。图5为后视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运动鞋安装滑轮组件后的底部后部结构。图6为示意图,示出了图5的底部示意图。穿戴时,使用者将脚部伸入运动鞋内部后,根据自身脚部尺寸,可以打开不同位置的密封气嘴,对三个位置分别进行放气和充气,当鞋内侧与脚部完全贴合后,关闭密封气嘴,这样,通过简单的操作使得使用者的脚步与运动鞋内部紧密贴合,可以解决使用者在滑行过程中,因脚部与运动鞋内部贴合不紧密而引起的安全问题。如图4至图6所示,滑轮组件4可拆卸地设置于滑轮组件安装槽21内。参看图4,滑轮组件4为“工”字形,包括滑轮支撑件41和设置于滑轮支撑件41底部两端的滑轮42,当使用者需要滑行时,可以按照图中的箭头方向,将滑轮组件4沿着滑轮组件安装槽21的方向插入,并且覆盖在运动鞋的鞋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运动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鞋,包括鞋面部、鞋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鞋面部和鞋底部之间的容置区,所述鞋面部分为表层和里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面部的表层和里层之间设置有头部气囊、侧部气囊、根部气囊;所述头部气囊位于所述鞋面部的头部的表层和里层之间,所述鞋面部的头部表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头部气囊贯通的头部气孔;所述侧部气囊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鞋面部的两侧的表层和里层之间,在所述鞋面部的两侧表层上都设有与所述侧部气囊对应的侧部气孔;所述根部气囊设于所述鞋面部的根部表层和里层之间,在所述鞋面部的根部表层上设置有与所述根部气囊对应的根部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鞋,包括鞋面部、鞋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鞋面部和鞋底部之间的容置区,所述鞋面部分为表层和里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面部的表层和里层之间设置有头部气囊、侧部气囊、根部气囊;所述头部气囊位于所述鞋面部的头部的表层和里层之间,所述鞋面部的头部表层上设置有与所述头部气囊贯通的头部气孔;所述侧部气囊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鞋面部的两侧的表层和里层之间,在所述鞋面部的两侧表层上都设有与所述侧部气囊对应的侧部气孔;所述根部气囊设于所述鞋面部的根部表层和里层之间,在所述鞋面部的根部表层上设置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雯菲陈依云
申请(专利权)人:刘雯菲陈依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