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PLC分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375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的PLC分路器,包括:底壳具有容纳腔,底壳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卡口,底壳的内壁上开设有凹口,第一卡口对应凹口,凹口的两侧的底壳的内壁上固定有两个限位板,限位板的内侧开设有凹部,底壳的底壁上固定有四个角部固定件,底壳的侧壁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连接通孔;轨道组件包括一体设置并且相互连通的直轨和弯轨,直轨的入口与由两个夹板之间形成的出口连通,弯轨的出口朝向正方形容置区;顶盖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卡口,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的位置相对,顶盖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栓连接通孔,第一螺栓连接通孔和第二螺栓连接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此种设计便于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的PLC分路器
本技术涉及PLC分路器,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PLC分路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1320341983.6中提供了一种散热风线盒盖,是通过在盒盖的上部设置散热罩,此种散热罩是简单的通过本身的结构形成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盒盖,此种散热效果一般,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其次,此种散热盒盖对于分线的固定效果并不理想,盒盖只是简单的起到散热密封效果,但是并不具有对分线端头的固定作用。如图1所述,分路器中的分路连接头具有卡头a1和设置在主体a2两侧的翅片a3,一般的分路器只是简单的将主体a2定位,而没有具体的将其固定,从而导致分路连接头的固定效果差。综上能够提供一款便于固定、便于散热的PLC分路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PLC分路器不便于固定也不便于散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的PLC分路器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固定的PLC分路器,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具有容纳腔,所述底壳的底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卡口,所述底壳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凹口,一个所述第一卡口对应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固定的PLC分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固定的PLC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具有容纳腔(11),所述底壳(1)的底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卡口(12),所述底壳(1)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凹口(13),一个所述第一卡口(12)对应一个所述凹口(13),所述凹口(13)的两侧的所述底壳(1)的内壁上固定有两个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的内侧开设有用于加塞橡胶垫片或者散热垫片的凹部(15),所述底壳(1)的底壁上固定有四个角部固定件(31),所述角部固定件(31)由两个互相垂直的直板固定连接而成,四个所述角部固定件(31)呈正方形放置形成正方形容置区,所述底壳(1)的侧壁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PLC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具有容纳腔(11),所述底壳(1)的底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卡口(12),所述底壳(1)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凹口(13),一个所述第一卡口(12)对应一个所述凹口(13),所述凹口(13)的两侧的所述底壳(1)的内壁上固定有两个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的内侧开设有用于加塞橡胶垫片或者散热垫片的凹部(15),所述底壳(1)的底壁上固定有四个角部固定件(31),所述角部固定件(31)由两个互相垂直的直板固定连接而成,四个所述角部固定件(31)呈正方形放置形成正方形容置区,所述底壳(1)的侧壁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连接通孔(16);若干个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直轨(17)和弯轨(18),所述直轨(17)的入口与由两个所述限位板(14)之间形成的出口连通,所述弯轨(18)的出口朝向所述正方形容置区;顶盖(2),所述顶盖(2)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卡口(21),所述第一卡口(12)与所述第二卡口(21)的位置相对,所述顶盖(2)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栓连接通孔(22),所述第一螺栓连接通孔(16)和所述第二螺栓连接通孔(22)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的PLC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底壁上开设有散热仓,所述散热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流通孔(19),所述散热仓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流通孔(3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固定的PLC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仓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康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