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356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包括上半圆磁环和下半圆磁环;上半圆磁环的外部套设上半圆壳体;下半圆磁环的外部套设下半圆壳体;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两端对接成环形;还包括固定片、上固定柱、下固定柱、上固定螺丝和下固定螺丝;还包括卡扣装置。优点为:能够简单快速的打开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在被测线路不断电的情况下,就可以使被测线路穿过环形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再简单快速的关闭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上半圆壳体,使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对接成环形,从而使剩余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因此,实现了不断开被测线路的情况下进行安全、快速的安装施工,为电路设备的改造或添加提供了便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剩余电流互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仅是新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的正在运行的电气设备也需要添加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一般都需要配置剩余电流互感器。传统的剩余电流互感器为空心式的环形互感器,安装时,需要首先将被测线路断电,然后,使被测线路的三相四线一次回路全部穿过环形互感器的空心,通过剩余电流互感器来检测一次回路中电流的矢量和。传统的剩余电流互感器存在以下不足:传统方案中,一般在线路敷设前将剩余电流互感器穿入被检测线路中,对于一些改造项目来说,需要将被检测线路断电,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再把被检测线路断开,将剩余电流互感器穿入到被检测线路中,然后再把线路连接好,安装过程极其烦琐耗时,给现场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包括上半圆磁环(16)和下半圆磁环(17);所述上半圆磁环(16)的外部套设上半圆壳体;所述下半圆磁环(17)的外部套设下半圆壳体;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两端对接成环形;弧形铁箍(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半圆壳体的左侧,并靠近上下半圆壳体的左侧对接处;弧形铁箍(12)的另一端沿所述上半圆壳体的弧面延伸,并越过上下半圆壳体的右侧对接处,进而固定到所述下半圆壳体的表面;还包括固定片(11)、上固定柱(13)、下固定柱(18)、上固定螺丝(10)和下固定螺丝(19);所述上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所述上固定柱(13);所述下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所述下固定柱(18);所述固定片(11)分别开设与所述上固定柱(13)和所述下固定柱(18)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固定片(11)的上通孔套入到所述上固定柱(13);所述固定片(11)的下通孔套入到所述下固定柱(18)中,再使用所述上固定螺丝(10)穿过所述固定片(11)的上部而拧入到所述上半圆壳体中;使用所述下固定螺丝(19)穿过所述固定片(11)的下部而拧入到所述上半圆壳体中,进而通过所述固定片(11),实现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的连接固定;还包括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的侧面,实现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之间的扣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扣本体(14)以及卡钩(20);所述卡扣本体(14)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上半圆壳体的侧面;所述卡扣本体(14)的另一端设置有卡环;所述卡钩(2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下半圆壳体的侧面,所述卡钩(20)的另一端钩入到对应的卡环中。优选的,还包括输出线(15);所述输出线(15)的一端与所述上半圆磁环(16)和下半圆磁环(17)连接,所述输出线(15)的另一端延伸到外部环境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具有以下优点:能够简单快速的打开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上半圆壳体,从而打开了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在被测线路不断电的情况下,就可以使被测线路穿过环形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再简单快速的关闭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上半圆壳体,使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对接成环形,从而使剩余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因此,实现了不断开被测线路的情况下进行安全、快速的安装施工,为电路设备的改造或添加提供了便利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包括上半圆磁环16和下半圆磁环17;上半圆磁环16的外部套设上半圆壳体;下半圆磁环17的外部套设下半圆壳体;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两端对接成环形;弧形铁箍12的一端固定于上半圆壳体的左侧,并靠近上下半圆壳体的左侧对接处;弧形铁箍12的另一端沿上半圆壳体的弧面延伸,并越过上下半圆壳体的右侧对接处,进而固定到下半圆壳体的表面;通过铁箍,可紧固上半圆磁环和下半圆磁环,使两个磁环可以更好的接触。还包括固定片11、上固定柱13、下固定柱18、上固定螺丝10和下固定螺丝19;上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上固定柱13;下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下固定柱18;固定片11分别开设与上固定柱13和下固定柱18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固定片11的上通孔套入到上固定柱13;固定片11的下通孔套入到下固定柱18中,再使用上固定螺丝10穿过固定片11的上部而拧入到上半圆壳体中;使用下固定螺丝19穿过固定片11的下部而拧入到上半圆壳体中,进而通过固定片11,实现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的连接固定;还包括卡扣装置;卡扣装置设置于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的侧面,实现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之间的扣合连接。具体的,卡扣装置包括:卡扣本体14以及卡钩20;卡扣本体14的一端设置于上半圆壳体的侧面;卡扣本体14的另一端设置有卡环;卡钩20的一端设置于下半圆壳体的侧面,卡钩20的另一端钩入到对应的卡环中。还包括输出线15;输出线15的一端与上半圆磁环16和下半圆磁环17连接,输出线15的另一端延伸到外部环境中。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使用方法为:首先打开卡扣,使卡钩脱离卡扣本体;然后,拧开上固定螺丝10和下固定螺丝19,卸下固定片;然后,打开上半圆壳体,此时,上半圆壳体的左侧与下半圆壳体的左侧分离,上半圆壳体的右侧与下半圆壳体的右侧仍然连在一起;然后,将被测线路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关闭上半圆壳体,使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两端对接成环形;再安装固定片,使固定片穿过上固定柱13、下固定柱18,再拧紧上固定螺丝10和下固定螺丝19,使互感器可以整齐的对接。最后,将卡钩钩挂到卡扣本体上。互感器通过输出线15向外传输数据。本技术根据快速、安装简易的原则设计,可以在不断开被测电缆或母排的情况下进行安全、快速的安装施工,为电路设备的改造或添加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具有以下优点:能够简单快速的打开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上半圆壳体,从而打开了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在被测线路不断电的情况下,就可以使被测线路穿过环形互感器的空心;然后,再简单快速的关闭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上半圆壳体,使上半圆壳体和下半圆壳体对接成环形,从而使剩余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因此,实现了不断开被测线路的情况下进行安全、快速的安装施工,为电路设备的改造或添加提供了便利条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圆磁环(16)和下半圆磁环(17);所述上半圆磁环(16)的外部套设上半圆壳体;所述下半圆磁环(17)的外部套设下半圆壳体;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两端对接成环形;弧形铁箍(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半圆壳体的左侧,并靠近上下半圆壳体的左侧对接处;弧形铁箍(12)的另一端沿所述上半圆壳体的弧面延伸,并越过上下半圆壳体的右侧对接处,进而固定到所述下半圆壳体的表面;还包括固定片(11)、上固定柱(13)、下固定柱(18)、上固定螺丝(10)和下固定螺丝(19);所述上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所述上固定柱(13);所述下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所述下固定柱(18);所述固定片(11)分别开设与所述上固定柱(13)和所述下固定柱(18)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固定片(11)的上通孔套入到所述上固定柱(13);所述固定片(11)的下通孔套入到所述下固定柱(18)中,再使用所述上固定螺丝(10)穿过所述固定片(11)的上部而拧入到所述上半圆壳体中;使用所述下固定螺丝(19)穿过所述固定片(11)的下部而拧入到所述上半圆壳体中,进而通过所述固定片(11),实现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的连接固定;还包括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的侧面,实现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之间的扣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式剩余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圆磁环(16)和下半圆磁环(17);所述上半圆磁环(16)的外部套设上半圆壳体;所述下半圆磁环(17)的外部套设下半圆壳体;所述上半圆壳体和所述下半圆壳体两端对接成环形;弧形铁箍(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半圆壳体的左侧,并靠近上下半圆壳体的左侧对接处;弧形铁箍(12)的另一端沿所述上半圆壳体的弧面延伸,并越过上下半圆壳体的右侧对接处,进而固定到所述下半圆壳体的表面;还包括固定片(11)、上固定柱(13)、下固定柱(18)、上固定螺丝(10)和下固定螺丝(19);所述上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所述上固定柱(13);所述下半圆壳体在靠近左侧对接处的位置固定安装所述下固定柱(18);所述固定片(11)分别开设与所述上固定柱(13)和所述下固定柱(18)对应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固定片(11)的上通孔套入到所述上固定柱(13);所述固定片(11)的下通孔套入到所述下固定柱(18)中,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资郑国灵李月松张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元安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