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平面波动的应力波透反射实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8332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平面波动的应力波透反射实验系统,包括滑动支撑单元,还包括侧部支撑单元、节理岩体模拟单元和动力加载单元,侧部支撑单元设置在节理岩体模拟单元两侧,侧部支撑单元包括侧部钢支座、横向设置在侧部钢支座上的轨道槽、以及设置在轨道槽内的侧壁滑板,滑动支撑单元包括支撑钢板和设置在支撑钢板上的滚轮,动力加载单元提供冲击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入射岩石板中产生平面压缩应力波;入射应力波可控;可测量平面压缩和剪切应力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平面波动的应力波透反射实验系统
本技术涉及岩石动力学和应力波传播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平面波动的应力波透反射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自然界的岩体中包含很多不连续结构面,从尺度上划分,不连续结构面可分为断层、节理、裂缝和微裂纹等。节理属于中等尺度的不连续结构面。从是否含有充填物,节理又分为充填节理和非充填节理。由于不连续结构面的存在,岩体具有非连续性、非均匀性和非线性等复杂特性。节理不仅影响岩体的力学特性,特别是动力学特性,也影响应力波在节理岩体中的传播。应力波主要是以体波的形式在地下岩体中传播,包括拉伸压缩波(P波)、剪切波(SH波和SV波),其中P波和SV波为平面内传播的应力波,SH波为平面外传播的应力波。当应力波传播到不连续结构面时,在透射应力波产生的同时还会有反射的应力波产生,并且当入射波为P波或SV波时,一般情况下在不连续结构面上产生的透反射应力波除了本身类型的应力波还会有新的类型的应力波产生。同时,在应力波的作用下,岩石节理将张开、闭合或发生节理的两个面之间的相对滑移。节理面的相对位移是造成各种工程地质灾害的根源。此外,节理面的相对位移反过来影响应力波的透反射规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平面波动的应力波透反射实验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平面波动的应力波透反射实验系统,包括滑动支撑单元(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部支撑单元(10)、节理岩体模拟单元(40)和动力加载单元(30),侧部支撑单元(10)设置在节理岩体模拟单元(40)两侧,侧部支撑单元(10)包括侧部钢支座(11)、横向设置在侧部钢支座(11)上的轨道槽(13)、以及设置在轨道槽(13)内的侧壁滑板(12),侧壁滑板(12)与节理岩体模拟单元(40)的侧壁相抵,滑动支撑单元(20)包括支撑钢板(21)和设置在支撑钢板(21)上的滚轮(22),节理岩体模拟单元(40)放置在滚轮(22)上,动力加载单元(30)包括支撑台(37),支撑台(37)上设置有静态钢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平面波动的应力波透反射实验系统,包括滑动支撑单元(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部支撑单元(10)、节理岩体模拟单元(40)和动力加载单元(30),侧部支撑单元(10)设置在节理岩体模拟单元(40)两侧,侧部支撑单元(10)包括侧部钢支座(11)、横向设置在侧部钢支座(11)上的轨道槽(13)、以及设置在轨道槽(13)内的侧壁滑板(12),侧壁滑板(12)与节理岩体模拟单元(40)的侧壁相抵,滑动支撑单元(20)包括支撑钢板(21)和设置在支撑钢板(21)上的滚轮(22),节理岩体模拟单元(40)放置在滚轮(22)上,动力加载单元(30)包括支撑台(37),支撑台(37)上设置有静态钢底座(31)和竖直设置的框状的动力钢底座(34),动力钢底座(34)内放置有冲击岩石块(35),静态钢底座(31)上固定有导筒(32),导杆(38)一端设置在导筒(32)内,导杆(38)另一端延伸至导筒(32)外部且套设有弹簧(33),导杆(38)延伸至导筒(32)外部的一端通过连接座(39)与冲击板(312)连接,弹簧(33)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春赵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东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