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流体输送的装置。
技术介绍
流体泵一般都包括有泵轴、转子部件、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泵轴位于流体进口下方,在流体泵的工作过程中,转子部件转动,将流体从流体进口吸入,并经转子部件的离心力,输送至泵的边缘位置,并从流体出口输出。由于泵轴是位于流体进口下方,泵轴或泵轴固定结构与流体进口之间的距离较短容易引起从流体进口进来的流体的流阻的增加,影响泵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阻力相对较小的流体泵。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泵,包括泵壳体、泵轴和转子部件,所述泵壳体形成有泵内腔,所述转子部件设置于所述泵内腔,所述泵壳体包括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泵壳体包括泵盖和泵体,所述泵盖和泵体组装固定,所述泵壳体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泵轴的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泵轴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转子部件包括叶轮,所述叶轮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叶片,所述叶片位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所述下盖板具有上侧,所述上侧朝向所述上盖板;所述泵内腔包括流体腔,所述流体腔至少包括所述叶轮与所述泵盖之间的空间以及位于所述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泵,包括泵壳体、泵轴和转子部件,所述泵壳体形成有泵内腔,所述转子部件设置于所述泵内腔,所述泵壳体包括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泵壳体包括泵盖和泵体,所述泵盖和泵体组装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体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泵轴的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泵轴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转子部件包括叶轮,所述叶轮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叶片,所述叶片位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所述下盖板具有上侧,所述上侧朝向所述上盖板;所述泵内腔包括流体腔,所述流体腔至少包括所述叶轮与所述泵盖之间的空间以及位于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上盖板之间的相邻叶片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支撑部 ...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4 CN 20172017423471.一种流体泵,包括泵壳体、泵轴和转子部件,所述泵壳体形成有泵内腔,所述转子部件设置于所述泵内腔,所述泵壳体包括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泵壳体包括泵盖和泵体,所述泵盖和泵体组装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体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泵轴的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泵轴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转子部件包括叶轮,所述叶轮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叶片,所述叶片位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所述下盖板具有上侧,所述上侧朝向所述上盖板;所述泵内腔包括流体腔,所述流体腔至少包括所述叶轮与所述泵盖之间的空间以及位于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上盖板之间的相邻叶片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流通孔和第一壁,所述流通孔与所述流体进口连通,所述流通孔与所述流体腔连通;所述第一壁为形成所述流通孔的至少一部分壁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流体进口相对设置,沿着所述泵轴的轴向延伸线方向,所述第一壁与所述流体进口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下盖板的上侧与所述流体进口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体包括泵盖和泵体,所述泵盖和所述泵体组装固定,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泵盖,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泵体,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泵盖一体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泵体一体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柱和固定部,所述泵轴的一端支撑于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撑柱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一体设置,所述支撑柱另一端与所述泵盖一体设置;所述固定部包括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一壁与所述支撑柱的壁部形成所述流通孔的一部分壁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置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为形成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一部分壁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为形成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一部分壁部,所述泵轴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底壁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底壁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流体进口周围,所述支撑柱包括内壁,所述内壁自所述流体进口周边延伸至所述固定部,所述内壁为形成所述流通孔的一部分壁部;所述支撑柱包括外壁,所述外壁自邻近所述流体进口处延伸至所述固定部的端部;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倒角壁,所述第一倒角壁自所述内壁延伸至所述外壁,所述泵盖包括外侧部和内侧部,所述内侧部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第二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一槽位于所述流体进口周边,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一槽相邻,所述第一倒角壁自所述第一槽延伸至所述第二槽。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三个,且呈三角形式位于所述固定部周边,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流体进口周围,所述支撑柱包括内壁,所述内壁自所述流体进口周边延伸至所述固定部的端部;所述支撑柱包括外壁,所述外壁自邻近所述流体进口处延伸至所述固定部的端部;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二倒角壁,所述第二倒角壁自所述内壁延伸至所述外壁,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壁,所述第二壁为朝向所述泵轴的一部分壁部,且与所述第一壁相背对设置,沿着所述泵轴的轴向延伸线方向,所述第二倒角壁与所述流体进口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壁与所述流体进口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周侧外缘,所述泵盖包括内侧部,所述内侧部包括内环壁,所述内环壁位于所述叶轮的周侧外缘的外部,所述内环壁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叶轮的周侧外缘相对设置,所述内环壁为形成所述流体腔的一部分壁部;在垂直于所述泵轴的同一高度平面上,所述周侧外缘的每一部分与该部分相对的内环壁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所述叶轮包括叶轮进口和叶轮出口,所述叶轮进口与所述流体进口连通,所述流体进口直径范围为4~8mm,所述流通孔内径范围为4~8mm,且所述流体进口内径大于所述泵轴的直径,所述流通孔内径大于所述泵轴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包括第一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位于上盖板的周向外缘,所述下盖板包括第二侧壁,其中第二侧壁位于下盖板的周向外缘,所述内环壁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内环壁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在垂直于所述泵轴的同一高度平面上,所述第一侧壁的每一部分与该部分相对的内环壁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所述第二侧壁的每一部分与该部分相对的内环壁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所述叶轮出口宽度的范围为0.8mm~1.5mm,所述叶轮出口宽度为所述叶轮出口沿着所述泵轴的轴向方向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泵包括流道,所述泵盖包括内顶壁,所述泵体包括内顶壁,所述泵体的内顶壁的一部分与所述泵盖接触组装,所述流道位于所述泵盖的内顶壁、所述泵体的内顶壁以及所述泵盖的内环壁之间,所述流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叶轮的周侧外缘与所述泵盖的内环壁之间,所述流道为所述流体腔的一部分,所述叶轮出口与所述流道连通,在经过所述泵轴轴向方向的切面上,所述流道的断面面积大致相等,所述流道的断面面积范围为8mm2~20mm2。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泵包括流道,所述泵盖包括内顶壁,所述泵体包括内顶壁,所述泵体的内顶壁的一部分与所述泵盖接触组装,所述流道位于所述泵盖的内顶壁、所述泵体的内顶壁以及所述泵盖的内环壁之间,所述流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叶轮的周侧外缘与所述泵盖的内环壁之间,所述流道为所述流体腔的一部分,所述叶轮出口与所述流道连通,在经过所述泵轴轴向方向的切面上,所述流道的断面面积大致相等,所述流道的断面面积范围为8mm2~20mm2。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包括内顶壁,所述泵体包括内顶壁,所述泵体的内顶壁的一部分与所述泵盖接触组装,所述流体泵包括流道,所述流道位于所述泵盖的内顶壁、所述泵体的内顶壁以及所述泵盖的内环壁之间,所述流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叶轮的周侧外缘与所述泵盖的内环壁之间,所述流道为所述流体腔的一部分,定义所述流道沿所述泵轴纵向方向的距离为流道高度,所述流道高度在6~8mm范围内,定义所述叶轮周侧外缘的直径为第一直径,所述第一直径在29~33mm范围内,定义所述泵盖的内环壁的直径为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在30~35mm范围内,所述第二直径与所述第一直径的差值与所述流道高度的比值范围为0.25~1.2。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包括内顶壁,所述泵体包括内顶壁,所述泵体的内顶壁的一部分与所述泵盖接触组装,所述流体泵包括流道,所述流道位于所述泵盖的内顶壁、所述泵体的内顶壁以及所述泵盖的内环壁之间,所述流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叶轮的周侧外缘与所述泵盖的内环壁之间,所述流道为所述流体腔的一部分,定义所述流道沿所述泵轴纵向方向的距离为流道高度,所述流道高度在6~8mm范围内,定义所述叶轮周侧外缘的直径为第一直径,所述第一直径在29~33mm范围内,定义所述泵盖的内环壁的直径为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在30~35mm范围内,所述第二直径与所述第一直径的差值与所述流道高度的比值范围为0.25~1.2。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叶轮通道,所述叶轮通道的一端为所述叶轮进口,所述叶轮通道的另一端为所述叶轮出口,所述叶轮进口大于所述流体进口,所述流体泵的流量范围为0~1000L/h,比转速范围为20~50之间,所述内环壁的直径范围为30~35mm。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壁的直径范围为30~35mm,所述内环壁的直径与所述流体进口直径的比值范围为3.7~8.8之间,所述周侧外缘的直径与所述流体进口直径之比在3.5~8.3范围内。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泵轴的轴向平行方向,所述叶轮的周侧外缘在所述泵盖的内顶壁具有投影位置,所述泵盖的内顶壁包括自该投影位置向外延伸的壁部,该壁部为形成所述流道的一部分壁部,该壁部为平面;和/或所述内环壁为平面。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泵轴的轴向平行方向,所述叶轮周侧外缘在所述泵盖的内顶壁具有投影位置,所述泵盖的内顶壁包括自该投影位置向外延伸的壁部,该壁部为形成所述流道的一部分壁部,该壁部为凹面或曲面;和/或所述内环壁为凹面或曲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