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945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瓦,包括第一侧瓦、第二侧瓦和盖瓦。第一侧瓦与第二侧瓦相互对应,盖瓦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瓦和第二侧瓦相互搭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脊瓦为组合式结构,可采用干法成型工艺快速制作各个组件,生产效率高,而且储存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瓦
本技术属于瓦
,涉及一种脊瓦。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脊瓦一般是一体式结构的,这种脊瓦一般只能采用湿法成型工艺制作,生产效率低下。还有,这种一体式脊瓦占用空间大,储存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和节约储存空间的脊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脊瓦,包括第一侧瓦、第二侧瓦和盖瓦,所述第一侧瓦与所述第二侧瓦相互对应,所述盖瓦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瓦和第二侧瓦相互搭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瓦与第二侧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瓦的顶部设有侧瓦搭接面,所述盖瓦的两侧分别设有盖瓦搭接面,所述盖瓦一侧的盖瓦搭接面与所述第一侧瓦的侧瓦搭接面配合,所述盖瓦另一侧的盖瓦搭接面与所述第二侧瓦的侧瓦搭接面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瓦的外侧面设有用于装饰的图案。进一步的,所述盖瓦的横截面呈弧形。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脊瓦为组合式结构,可采用干法成型工艺快速制作各个组件,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该脊瓦为组合式结构,拆卸后的脊瓦能减小占用空间,因此节约了储存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脊瓦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脊瓦的爆炸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脊瓦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第一侧瓦的立体图。图6是盖瓦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侧瓦1、第二侧瓦2、盖瓦3;图案11、侧瓦搭接面12;盖瓦搭接面3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脊瓦。该脊瓦呈组合式结构,其包括第一侧瓦1、第二侧瓦2和盖瓦3。第一侧瓦1与第二侧瓦2相同,参照图5,第一侧瓦1的顶部加工有侧瓦搭接面12,第一侧瓦1的外侧面加工有用于装饰的图案11。参照图6,盖瓦3的横截面呈弧形,盖瓦3的两侧分别加工有盖瓦搭接面31。第一侧瓦1和第二侧瓦2相互对应,盖瓦3一侧的盖瓦搭接面31与侧瓦搭接面12配合,盖瓦另一侧的盖瓦搭接面31与第二侧瓦2的侧瓦搭接面12配合,从而实现脊瓦的组装。本技术的脊瓦为组合式结构,可采用干法成型工艺快速制作各个组件,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该脊瓦为组合式结构,拆卸后的脊瓦能减小占用空间,因此节约了储存空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脊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脊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脊瓦呈组合式结构,其包括第一侧瓦(1)、第二侧瓦(2)和盖瓦(3),所述第一侧瓦(1)与所述第二侧瓦(2)相互对应,所述盖瓦(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瓦(1)和第二侧瓦(2)相互搭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脊瓦呈组合式结构,其包括第一侧瓦(1)、第二侧瓦(2)和盖瓦(3),所述第一侧瓦(1)与所述第二侧瓦(2)相互对应,所述盖瓦(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瓦(1)和第二侧瓦(2)相互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瓦(1)与第二侧瓦(2)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瓦(1)的顶部设有侧瓦搭接面(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炳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紫蝴蝶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