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Park Road, including pedestrian road pavement, pavement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temporary storage layer, permeable concrete base, salt water heavy metal ion adsorption layer, cone layer, set collection layer and gravel sand cushion layer; one line below the roa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temporary storage layer of pavement rainwater collection the pavement,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temporary storage layer through the permeable concrete filling layer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pavement leveling lay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pervious concrete base, below the permeable concrete base is equipped with the water filter layer; the filtering layer is below the water absorption layer of water and salt of heavy metal ions; a cone type collecting layer below the water and salt of heavy metal ions adsorption layer, cone set layer and water layer with cush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goo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simple processing, strong bearing capacity and stable quality, and the road structure can recover rainwater and accelerate rainwater seepage and discharge. Meanwhile, the collected rainwater can be absorbed by the soil vegetation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园生态透水及涵养植被的道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园生态透水及涵养植被的道路,属于集水、排水技术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渗透性路面作为“生态排水”的一个重要方法,已经成为道路排水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透水路面适用于人行道、停车场、公园、轻量级车道以及各种体育场道路,以往透水路面工程并无统一标准,且路面透水、透气性不高,其中透水砼表面粗糙,承载能力低;透水砖靠毛细孔透水,时间长久易堵塞,用水泥砂或细石砼铺设不透水,承载力也较差,造价高;还有一些透水水泥路面采用预埋管架的方法,即先将塑料管架模具放入垫层上,灌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干燥后,管架模具设置的多个通孔则成为排水孔,采用这样的方法成本造价较高,施工时间长,而且由于装饰面层为不透水铺装材料,如果与管架法透水混凝土路面相结合,则无法起到透水效果,环保与美观无法兼顾。目前,公园道路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园生态透水及涵养植被的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路面层(1)、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3)、透水混凝土基层(5)、水盐重金属离子吸附层(7)、锥型集水层(8)、集水层垫层(9)和砾石粗砂层(13);所述的人行道路面层(1)下方设有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3),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3)通过透水混凝土填充层(2)相互连接;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基层(5)的上方设有人行道路面找平层(4),透水混凝土基层(5)的下方设有渗水过滤层(6);渗水过滤层(6)的下方设有水盐重金属离子吸附层(7);水盐重金属离子吸附层(7) 的下方设有锥型集水层(8),锥型集水层(8) 与集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园生态透水及涵养植被的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路面层(1)、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3)、透水混凝土基层(5)、水盐重金属离子吸附层(7)、锥型集水层(8)、集水层垫层(9)和砾石粗砂层(13);所述的人行道路面层(1)下方设有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3),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3)通过透水混凝土填充层(2)相互连接;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基层(5)的上方设有人行道路面找平层(4),透水混凝土基层(5)的下方设有渗水过滤层(6);渗水过滤层(6)的下方设有水盐重金属离子吸附层(7);水盐重金属离子吸附层(7)的下方设有锥型集水层(8),锥型集水层(8)与集水层垫层(9)相接,相接处设置防水布(20),集水层垫层(9)下方设有砾石粗砂层(13);锥型集水层(8)中设有连向城市管道的纵向排水管(10)和联通道路两侧调蓄储水池(14)的横向集水管(11),调蓄储水池(14)内的雨水可供种植土层(17)吸收以及涵养绿化带(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园生态透水及涵养植被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型集水层(8)和集水层垫层(9)处于同一位置,锥型集水层(8)呈倒三角形设置,集水层垫层(9)位于锥型集水层(8)的下方,锥型集水层(8)的外层贴设防水布(20);锥型集水层(8)的顶边宽度和集水层垫层(9)的底边宽度与人行道路面层(1)的宽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园生态透水及涵养植被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排水管(10)设置在锥型集水层(8)最下方的顶角处,有助于雨水快速进入纵向排水管(10)和横向集水管(11),纵向排水管(10)和横向集水管(11)的上部均设有可以让渗水进入的孔,纵向排水管(10)和横向集水管(11)的交叉处是相互连通的,锥型集水层(8)中设置的纵向排水管(10)连向城市管道,雨水较大时快速排出多余的雨水,纵向排水管(10)的下方设有管道垫层(12),横向集水管(11)联通道路两侧的调蓄储水池(14),横向集水管(11)与调蓄储水池(14)的侧壁呈垂直角度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园生态透水及涵养植被的道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杨森,丁晓雯,张荣海,钱施光,李希,刘旭峰,徐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