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125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包括一组康复体(1),所述康复体(1)由主体(11)、配重块(12)和拉绳(13)组成,所述的主体(11)为近似椭圆形结构,配重块(12)位于主体(11)内的中心位置,由主体(11)密实包裹固定,拉绳(13)设在主体(11)的底端,所述的康复体(1)重量与康复体(1)的短轴长度呈反比设置,其反比设置通过配置的配重块(12)体重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可减低炎症感染率,更大贴合盆底肌面积,在康复锻炼中增加了盆底肌与康复体锻炼康复的反馈性盆底肌运动面,锻炼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幅提高锻炼效率。

A convalescent body of pelvic floor musc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including a group of rehabilitation body (1), the recovery (1) by the main body (11), weight (12) and a rope (13), the body (11) is similar to an ellipsoid structure, the counterweight (12) located on the main body (11) in the center position, from the main body (11) dense package fixed, pull rope (13) located in the main (11) at the bottom of the rehabilit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body weight (1) (1) the short axis length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inverse set, by setting the counterweight configuration (12) weight adjustment.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infection rate of inflammation and the area of the pelvic floor muscles, and increase the pelvic floor muscles and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of the pelvic floor muscles in th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he exercise can 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exercis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
本技术属于医疗保健
,具体涉及一种帮助女性锻炼康复盆底肌肉的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
技术介绍
女性的盆底肌肉群像一张“吊网”,承载着女性的直肠、膀胱、子宫、尿道与阴道等脏器,行使着盆底的承载与括约功能。医学临床证实,盆底肌直接参与女性控尿、排尿、排便及性生活等生理活动,盆底肌松弛或高肌张力,将导致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便秘、盆腔疼痛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俗称“社交癌”。在同类的盆底肌肉锻炼器具中,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一种阴道用盆底肌肉锻炼器(公告号为CN2309159Y)”,其由几个重量不同锥体组成一套,使用时选择合适重量的锥体放入阴道内,通过收紧盆底肌肉、夹紧锥体,使锥体在锻炼时保持在体内达到拉紧,但是对于患者盆底肌松弛程度的不同,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盆底肌松弛严重的患者,即使最轻的锥体也可能无法保持在体内,而对于经过锻炼得到很好改善的患者,最重的锥体对于盆底肌的进一步改善可能也效果甚微。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一种盆底肌肉锻炼器(公告号为CN204017290U)”,其由几个重量不同水滴状结构体组成一组,由于盆底肌障碍者通常阴道较干涩,该水滴状锻炼器最大短轴长度在顶端,进入阴道时由于顶端过钝过大,进入时需要使用润滑剂辅助进入,而不严谨的润滑剂产生各类细菌感染和阴道炎疾病,影响使用者信心,产生严重副作用,使该锻炼器具失去了操作性。因此,上述二种盆底肌肉锻炼器结构均不能起到良好锻炼的需求,且分体式结构组合无法解决球体与拉绳间缝隙带来的阴道粘液携带污染不易清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完全满足安全、清洁、高效使用的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本技术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包括一组康复体,所述康复体由主体、配重块和拉绳组成,所述的主体为近似椭圆形结构,配重块位于主体内的中心位置,由主体密实包裹固定,拉绳设在主体的底端,所述的康复体重量与康复体的短轴长度呈反比设置,其反比设置通过配置的配重块体重进行调节。本技术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配重块和拉绳为一体成型无缝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由ABS材料制作成。进一步的,所述的配重块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的配重块由一锥形头的大圆柱体和一锥形头的小圆柱体构成,其大圆柱体位于主体上方,其小圆柱体位于主体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的拉绳由硅胶或橡胶制作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拉绳上部设有一对接端,该对接端与主体对接处呈半圆形,使对接端与主体光滑过渡结合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短轴长度为18-35厘米。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重量为20-90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康复体由主体、配重块和拉绳组成,所述的主体为近似椭圆形结构,配重块位于主体内的中心位置,由主体密实包裹固定,拉绳设在主体的底端,所述的康复体重量与康复体的短轴长度呈反比设置,其反比设置通过配置的配重块体重进行调节。其主体进入阴道腔内不需要润滑剂而大幅减低了炎症感染率,并且在使用时可更大贴合盆底肌面积,在康复锻炼中增加了盆底肌与康复体锻炼康复的反馈性盆底肌运动面,锻炼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幅提高锻炼效率。2、本技术的康复体重量与康复体的短轴长度呈反比设置,其反比设置通过配置的配重块体重进行调节,并且,该配重块由一锥形头的大圆柱体和一锥形头的小圆柱体构成,其大圆柱体位于主体上方,其小圆柱体位于主体下方。由此更加符合盆底肌逐渐增强的锻炼机理,有效地提高其锻炼效果。3、本技术的主体、配重块和拉绳为一体成型无缝结构,该结构使用无缝一体成型可进一步减少阴道粘液携带,增加再次使用的清洁度。因此,本技术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康复锻炼的安全性、操作性和有效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单个康复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组康复体结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包括一组康复体1,所述康复体1由主体11、配重块12和拉绳13组成,所述的主体11为近似椭圆形结构,配重块12位于主体11内的中心位置,由主体11密实包裹固定,拉绳13设在主体11的底端,所述的康复体1重量与康复体1的短轴长度L呈反比设置,其反比设置通过配置的配重块12体重进行调节。实施例中,所述的主体11由ABS材料制作成,所述的拉绳13由硅胶或橡胶制作而成,该拉绳13上部设有一对接端123,该对接端123与主体11对接处呈半圆形,使对接端123与主体11光滑过渡结合成一体;配重块12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该配重块12由一锥形头的大圆柱体121和一锥形头的小圆柱体122构成,其大圆柱体121位于主体11上方,其小圆柱体122位于主体11下方。更具体的,所述的大圆柱体121的锥形头一端位于康复体1上端,小圆柱体122的锥形头一端位于康复体1下端。为了提高康复体1的使用性能,该康复体1表面呈光滑面,这样在使用时可更好地进入阴道腔内。所述的主体11、配重块12和拉绳13为一体成型无缝结构。所述主体11的短轴长度为18-35厘米,所述配重块12重量为20-90克。本技术应用中,光滑表面的主体11进入阴道腔内可不需要润滑剂而大幅减低了炎症感染率;并且在使用时可更大贴合盆底肌面积,在康复锻炼中增加了盆底肌与椭圆状的康复体结构体反馈性盆底肌运动面,锻炼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幅提高锻炼效率;同时,所述的康复体1重量与康复体1的短轴长度呈反比设置,其反比设置通过配置的配重块12体重进行调节,即康复体1的短轴长度L长时,配重块12体重小,由此降低康复体1的整体重量,反之,康复体1的短轴长度L短时,配重块12体重大,由此增加康复体1的整体重量,如使用康复体1短轴长度逐渐减小,而重量逐渐增加,更加符合盆底肌逐渐增强的锻炼机理;而康复体1的主体11、配重块12和拉绳13使用无缝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减少阴道粘液携带,增加再次使用的清洁度。因此,本技术的盆底肌锻炼康复体大幅提高盆底肌康复锻炼的安全性、操作性和有效性。更具体的,一组康复体1包括有六个康复体1,各单个康复体1最大短轴长度逐渐减小,而重量逐渐增加,如图2所示,第一个康复体1的最大短轴长度为26毫米,配重块重量为23g;第二个康复体1的最大短轴长度为24毫米,配重块重量为33g;第三个康复体1的最大短轴长度为23毫米,配重块重量为45g;第四个康复体1的最大短轴长度为22毫米,配重块重量为56g;第五个康复体1的最大短轴长度为20毫米,配重块重量为68g;第六个康复体1的最大短轴长度为20毫米,配重块重量为72g。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变动、修改等变化的等效实施,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包括一组康复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体(1)由主体(11)、配重块(12)和拉绳(13)组成,所述的主体(11)为近似椭圆形结构,配重块(12)位于主体(11)内的中心位置,由主体(11)密实包裹固定,拉绳(13)设在主体(11)的底端,所述的康复体(1)重量与康复体(1)的短轴长度呈反比设置,其反比设置通过配置的配重块(12)体重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包括一组康复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康复体(1)由主体(11)、配重块(12)和拉绳(13)组成,所述的主体(11)为近似椭圆形结构,配重块(12)位于主体(11)内的中心位置,由主体(11)密实包裹固定,拉绳(13)设在主体(11)的底端,所述的康复体(1)重量与康复体(1)的短轴长度呈反比设置,其反比设置通过配置的配重块(12)体重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1)、配重块(12)和拉绳(13)为一体成型无缝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1)由ABS材料制作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底肌肉锻炼康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块(12)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施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