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范虚假数据注入的Lin总线主节点产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6883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范虚假数据注入LIN总线主节点的产生方法;在对从节点不做任何改动,只改动主节点的软件部分,根据从节点本次产生数据的范围和与上次产生数据的最大误差,并增加主节点对从节点的数据监测能力和错误处理能力,添加发送报文头标记,防范虚假数据注入LIN总线。

A Lin bus master node generation method to prevent false data inje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false data into the LIN bus master node in the node; from without any changes, software changes only the master node, according to the data generated from the node with the maximum error range and the last generated data, and increase the primary node from the node for data monitoring ability and error handling capabilities, add send message header, prevent false data into the LIN b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范虚假数据注入的Lin总线主节点产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范虚假数据注入的Lin总线主节点产生方法,尤其涉及在对从节点不做任何改动,只改动主节点的软件部分,根据从节点本次产生数据的范围和与上次产生数据的最大误差,并增加主节点对从节点的数据监测能力和错误处理能力,添加发送报文头标记,防范攻击节点向LIN总线注入虚假数据的方法及其在LIN总线上的实现及应用。
技术介绍
本地互联网络LIN(LocalInterconnectNetwork)是车载网络中一种低成本、多路复用、面向字节的通信标准,虽然控制器局域网CAN(ControllerAreaNetworks)满足了车载网络对高带宽、高级错误处理的需求,但对于低性能设备(如电动车窗和座椅控制器等),CAN实现的硬件和软件成本变得不可接受,而LIN总线在这类应用中提供了成本效益的标准异步通信,传输速率小于20kb/s,主要为现有CAN网络提供辅助功能,作为一个子系统用于后视镜、座椅、雨刷、天窗、车门锁和空调等控制单元。与CAN总线的多主(无主从节点)通信方式不同,LIN总线采用主/从方式通信,不需要仲裁和冲突管理机制。LIN网络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范虚假数据注入的Lin总线主节点产生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范虚假数据注入的Lin总线主节点产生方法,包括防范攻击节点冒充从节点发送虚假报文响应和防范攻击节点冒充主节点发送虚假报文头,其特征在于:(1)从节点的个数最大为15个,最小为2个,主节点在内存中建立一张记录所有从节点产生数据范围及本次值与上次值的最大差值的表格,记录从节点的Maxi、Mini、Pi和Di(2≤i≤15);Maxi、Mini和Di三项是每个从节点的固有参数,Pi在运行时获取,其初始值为0;(2)在软件上增加主节点中的从任务监视总线的功能,也就是该从任务除了自己向LIN总线发送数据外,还增加监控主任务发出报文头和接收总线上其它的从节点响应数据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范虚假数据注入的Lin总线主节点产生方法,包括防范攻击节点冒充从节点发送虚假报文响应和防范攻击节点冒充主节点发送虚假报文头,其特征在于:(1)从节点的个数最大为15个,最小为2个,主节点在内存中建立一张记录所有从节点产生数据范围及本次值与上次值的最大差值的表格,记录从节点的Maxi、Mini、Pi和Di(2≤i≤15);Maxi、Mini和Di三项是每个从节点的固有参数,Pi在运行时获取,其初始值为0;(2)在软件上增加主节点中的从任务监视总线的功能,也就是该从任务除了自己向LIN总线发送数据外,还增加监控主任务发出报文头和接收总线上其它的从节点响应数据的功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范虚假数据注入的Lin总线主节点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攻击节点冒充从节点发送虚假报文响应,其防范方法如下:①启动总线,主节点中的从任务根据调度表循环获取每个从节点i的值Vi,如果Vi的值在Mini与Maxi之间且Pi=0,说明该值正常,用Vi替换Pi;否则说明又虚假数据注入,发出报警;②车辆启动后,攻击节点注入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劲杨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