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6157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被设置在模组外壳中,在模组外壳的壳壁内嵌设有散热体,在散热体与扬声器单体的盆架之间设置有导热元件,并且导热元件对散热体和盆架形成弹性支撑,导热元件用于将扬声器单体的热量传导至散热体,以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扬声器模组采用泡棉填充后声腔改善共振,散热效果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用途是用于改善扬声器模组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技术介绍
扬声器模组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重要声学器件,用于完成电信号与声信号之间的转换。现有的扬声器模组通常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外壳内的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的振膜将模组腔体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扬声器模组可以采用单体盆架外露的设计,盆架可以将内部热量及时散发出去,散热性较优。然而,由于部分扬声器模组的高度较高,盆架若设计为外露方式会造成后声腔容积的损失,因此,通常情况下,扬声器模组中的盆架并不外露。在该结构中,为了增大后声腔体积,改善扬声器模组整体散热能力,在盆架上方的外壳中设置注塑钢片。该模组存在如下问题:盆架与注塑钢片距离较小时,扬声器模组在按压或者整机装配后受力轻微变形,注塑钢片可能会与盆架接触,从而容易发生共振问题产生杂音,影响扬声器模组正常使用。此外,注塑钢片本身厚度较薄,若注塑钢片面积较大,则注塑钢片自身容易发生共振产生杂音,影响正常使用。为了防止发生共振,目前常用方案为在盆架与注塑钢片之间贴一层泡棉。泡棉自身厚度大于盆架与注塑钢片间的间隙。在装配后,泡棉处于压缩状态,利用泡棉的弹力支撑钢片,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盆架与钢片共振。然而,泡棉自身的导热性较差,妨碍盆架散热。在使用泡棉防共振方案中,产品整体散热性较差。在长时间工作时,扬声器内部温度较高,影响产品高温通电类可靠性试验,以及产品长时间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被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中,在所述模组外壳的壳壁内嵌设有散热体,在所述散热体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盆架之间设置有导热元件,并且所述导热元件对所述散热体和所述盆架形成弹性支撑,所述导热元件用于将所述扬声器单体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体,以进行散热。可选地,所述导热元件包括金属弹性件。可选地,所述金属弹性件为弹簧和弹片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导热元件还包括第一导热板,所述金属弹性件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金属弹性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盆架和所述散热体中的一个连接,所述金属弹性件与所述盆架和所述散热体中的另一个连接。可选地,所述导热元件还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金属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导热板连接,所述金属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所述金属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二导热板与所述盆架和所述散热体中的所述另一个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中的至少一个为环形。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热板为矩形,所述金属弹性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板的4个角部和/或4条边的中部。可选地,所述金属弹性件为弹片,所述弹片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位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之间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用于使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之间形成扩张力,在所述第二臂上设置有触点,并在其末端设置有第二弯折部,在所述第一臂的末端上设置有挡臂,所述挡臂对所述第二弯折部形成止挡,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盆架和所述散热体中的一个连接,所述触点与所述盆架和所述散热体中的另一个相抵。可选地,所述散热体与所述盆架相对设置。可选地,所述散热体通过嵌件注塑嵌入所述模组外壳的壳壁中。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模组外壳和散热体之间设置有导热元件。导热元件采用金属材质,导热率远大于泡棉和空气,导热元件能够将扬声器单体的热量快速传导至散热体,以通过散热体进行散热。通过这种方式,该扬声器模组的散热效果良好。此外,散热体还能够对盆架和散热体形成弹性支撑。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防止散热体在受到外力时与盆架接触,避免由接触而导致散热体的共振,降低了扬声器模组的杂音。此外,导热元件对散热体形成弹性支撑,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防止散热体由于自身面积大而导致的共振,降低了扬声器模组的杂音。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分解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局部放大图。图5-8是根据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剖视图。图9-10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组件结构的剖视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组件结构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上壳;13:FPCB;15:下壳;16:弹簧;17:弹片;18:钢片;19:盆架;20:扬声器单体;21:第一金属板;22:第二金属板;23:第一臂;24:第一弯折部;25:第二臂;26:触点;27:第二弯折部;28:挡臂;29:阻尼件;30:泄压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分解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剖视图。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扬声器模组可以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VR产品、AR产品等电子设备中。如图1-2所示,该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扬声器单体20。模组外壳包括扣合在一起的上壳11和下壳15,以在模组外壳的内部形成腔体。在下壳15上还设置有泄压孔30和阻尼件29。阻尼件29覆盖在泄压孔30上。扬声器单体20被设置在模组外壳中。扬声器单体20通过FPCB13与外部电路连接,以接收电信号。扬声器单体20的振膜将腔体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前声腔具有出声孔,以将声音传播到外部空间。后声腔用于提高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在模组外壳的壳壁内嵌设有散热体。散热体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以便将扬声器单体20的热量迅速散发。可选的是,用于制作散热体的材质包括铜合金、铝合金、碳钢、不锈钢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为了方便说明在该实施例中,在各个图示中以散热体为钢片18为例进行说明。钢片18的厚度较薄,能够增大后声腔的容积,从而提高扬声器单体的低频效果。优选的是,散热体(例如钢片18)通过嵌件注塑嵌入模组外壳的壳壁中。例如,钢片18被注塑到上壳11的壳壁中。通过这种方式,钢片18与模组外壳的连接强度高。此外,采用一体成型的方法,减少了扬声器模组的加工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扬声器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外壳和扬声器单体(20),所述扬声器单体(20)被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中,在所述模组外壳的壳壁内嵌设有散热体,在所述散热体与所述扬声器单体(20)的盆架(19)之间设置有导热元件,并且所述导热元件对所述散热体和所述盆架(19)形成弹性支撑,所述导热元件用于将所述扬声器单体(20)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体,以进行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外壳和扬声器单体(20),所述扬声器单体(20)被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中,在所述模组外壳的壳壁内嵌设有散热体,在所述散热体与所述扬声器单体(20)的盆架(19)之间设置有导热元件,并且所述导热元件对所述散热体和所述盆架(19)形成弹性支撑,所述导热元件用于将所述扬声器单体(20)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体,以进行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元件包括金属弹性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性件为弹簧(16)和弹片(17)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元件还包括第一导热板,所述金属弹性件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金属弹性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盆架(19)和所述散热体中的一个连接,所述金属弹性件与所述盆架(19)和所述散热体中的另一个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元件还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金属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导热板连接,所述金属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所述金属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二导热板与所述盆架(19)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涛刘丛丛滕越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