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调相转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平衡供电线路三相负载的电流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供电过程中,上游线路需要向各个用电小区供电。小区的进线一般是两根线,一根零线,一根火线。上游线路则通常为三相供电,即有三根火线,一根零线。三根火线分别为A相线路、B相线路和C相线路。现有的供电线路结构中,每个小区的进线火线,与上游线路中三根火线中的任一根相连接,同时无法与另外两根火线相连接。因此,采用现有的供电线路结构,无法平衡上游线路的负载,导致A相线路、B相线路和C相线路中,某一项或某两相负载过高,甚至可能超载,但另一项或另两相线路却负载很低,出现三相不平衡的现象。三相不平衡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电流(或电压)幅值不一致,且幅值差超过规定范围。电流或电压的不平衡造成三相负荷的不平衡,使中性点产生电流,对变压器功率的输出很不利。出现三相不平衡时,不能平衡各线路的负载,无法发挥出上游线路最高的供电能力,负载不平衡,也导致负载较高的线路使用寿命缩短。某一相线路损坏后,就需要对整个线路进行检修、更换,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均较高。如果三相线路的使用寿命相差不多,则会最大程度地延长检修间隔,节约 ...
【技术保护点】
旋转调相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本体,本体顶面外边缘处沿本体顶面周向均匀嵌设有三块金属片,分别为第一上金属片、第二上金属片和第三上金属片;本体底面外边缘处沿本体底面周向均匀嵌设有三块金属片,分别为第一下金属片、第二下金属片和第三下金属片;第一至第三上金属片对应位于第一至第三下金属片的正上方;第一上金属片与第一下金属片之间连接有竖直调设置的第一导电板,第一导电板紧贴本体外侧壁;第二上金属片与第三下金属片之间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导电板,第二导电板紧贴本体外侧壁;第三上金属片与第二下金属片之间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三导电板,第三导电板紧贴本体外侧壁并位于第二导电板的外部;第二导 ...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调相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本体,本体顶面外边缘处沿本体顶面周向均匀嵌设有三块金属片,分别为第一上金属片、第二上金属片和第三上金属片;本体底面外边缘处沿本体底面周向均匀嵌设有三块金属片,分别为第一下金属片、第二下金属片和第三下金属片;第一至第三上金属片对应位于第一至第三下金属片的正上方;第一上金属片与第一下金属片之间连接有竖直调设置的第一导电板,第一导电板紧贴本体外侧壁;第二上金属片与第三下金属片之间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导电板,第二导电板紧贴本体外侧壁;第三上金属片与第二下金属片之间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三导电板,第三导电板紧贴本体外侧壁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玉龙,赵建民,谢凯茜,马潇,张誉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鄢陵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