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球红细菌突变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602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类球红细菌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发酵生产辅酶Q10时能够减少分离层析填料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该菌株还能够提高辅酶Q10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涉及一种类球红细菌突变株。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突变株 在生产辅酶Q10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类球红细菌1.1737可用于生产辅酶QIO。但在从该菌的发酵液提取辅酶Q10时,需要 用层析方法吸附色素等水溶性物质。由于该菌的发酵液为深红色,要耗费较大量的层析填 料用于脱色,层析所用的填料用量多少与生产辅酶QIO的成本相关。如果能够得到色泽较 浅的类球红细菌发酵液,则可减少层析填料的用量,直接降低辅酶Q10的生产成本。此外,类球红细菌1.1737生产辅酶Q10的产量不高,通常摇瓶发酵水平仅达到 20-25ppm。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菌株,在发酵生产辅酶Q10时能够减少脱色用的层析填 料的用量,而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的菌株能够提高辅酶Q10产量。本专利技术将出发菌株——类球红细菌1.1737随航天育种卫星回收舱在太空飞行15天, 从回收样品中筛选得到了一株类球红细菌突变株,达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该突变株命名为类球红细菌(i /zocfoZ^cto" ^/zaera/cfes) space QG 1.1737-168 CGMCC No. 2359。该突变株的菌种已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 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No.2359,保藏时间2008年1月25日。所述的类球红细菌突变株的培养条件为(1) 固体培养基(%):葡萄糖0.2,牛肉膏0.3,鱼蛋白胨l.O,酵母膏0.5,氯化钠 0.5,琼脂粉1.5, pH7.0。(2) 种子液(%):葡萄糖2.0,鱼蛋白胨l.O,酵母粉1.0,,氯化钠0.5,碳酸钙0.5,pH7.2。 500毫升三角瓶分装,8层纱布封口灭菌。(3) 发酵液(%):葡萄糖2.7,白砂糖2.0,玉米浆4.0,硫酸铵0.8,磷酸二氢钾 0.05,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0.025。 500毫升三角瓶分装,8层纱布封口灭菌。(4) 固体培养条件菌种接种到带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或试管中,于28-37'C培 养2-7天。(5) 种子液培养条件用无菌接种环从培养皿或斜面中取菌体适量,接种到已灭菌 的种子液中,28-37°C, 220rpm摇床培养24-48小时。(6) 发酵培养条件按照2-10%接种比例,将培养好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 28-37°C, 150-250rpm摇床培养3-8天。本专利技术的类球红细菌(及/wcfo6ac^^/ / aerazVfe space QG 1.1737-168)具有如下性质1. 形态特征革兰氏阴性球菌,显微镜下如图l所示,多为单体存在。2. 与出发菌株在专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比较本专利技术的类球红细菌(J /20^^"e"/ /zaerazWey space QG 1.1737-168)在类球红细菌专 用培养基上菌落呈乳白色,圆形有凸起,表面湿润有光泽,边缘整齐(见图2)。而出发菌株——类球红细菌(i /w^^"ew/^aeraW^ 1.1737)在类球红细菌专用培养 基上菌落呈深粉红色(见图3)。3.生理生化特征该菌株为微好氧菌,革兰氏阴性,接触酶阳性,氧化酶阳性,脲酶阴性,半乳酶阴性, 不产生H2S,不能还原硝酸盐。 4.碳源利用能以蔗糖、葡萄糖、阿拉伯糖等为碳源;不能利用鼠李糖、密二糖、精氨酸、色氨酸、 赖氨酸木糖等为碳源。5. 和出发菌株在麦芽糖利用方面的比较类球红细菌space QG 1.1737-168不能利用麦芽糖,而类球红细菌1.1737能利用麦芽糖。6. 在辅酶Q10生产中的比较出发菌株发酵生产辅酶Q10的发酵液为深红色,而本专利技术的类球红细菌space QG 1.1737-168的发酵液为浅粉红色。从该菌的发酵液提取辅酶Q10时,不仅比出发菌株降低层析填料成本的io%,而且辅酶Q10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30%。表1是本专利技术的space QG 1.1737-168的微生物学特性的具体检测内容及结果:表l微生物学特性<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用本专利技术的突变菌发酵生产辅酶Q10时,从发酵液中提取辅酶Q10的方法是 1.样品处理和提取向发酵液中加入酸,可选用盐酸、硫酸、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调pH值到 1-5,之后加入碱,可选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使pH值回复到6-8,将菌液离心后取菌体,加入有机溶剂混合均匀,溶剂可选用石油醚、正己烷、 乙酸乙酯、丙酮、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20-5(TC摇床,100-200卬m条件下提取 1-10小时。提取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旋转蒸发。2. 柱层析利用不锈钢或玻璃的加压柱、常压柱或减压柱作为层析柱,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 上样前用洗脱剂饱和柱子。洗脱剂为正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醚中的一种或 几种的混合物。旋转蒸发后所得浸膏用正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 合物溶解上样。样品过柱的同时,进行薄层分析。当收集液的结果与标准品的结果一致时,即可开始 正样收集,当收集液的结果与标准品的结果不一致时,停止收集。3. 样品检湖U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辅酶Q10的检测方法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space QG 1.1737-168显微镜下照片; 图2是space QG 1.1737-168菌落图; 图3是1.1737菌落图。 菌种保藏信息名称类球红细菌(i /wfito6a"er 5ptoera/(iM) space QG 1.1737-168 CGMCC No. 2359;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编号CGMCC No. 2359; 保藏时间2008年1月25日。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类球红细菌突变株空间诱变育种1. 航天育种卫星搭载样品准备取生长良好的类球红细菌1.1737菌体培养物在无菌条件下转移到搭载专用管中,拧紧 管盖,接口处用封口膜封口后装入搭载用大管,送交搭载前于4'C保存。此搭载管放入"实 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的实验装置中,在太空中随飞船飞行15天后回收。2. 搭载的空间环境在本次育种卫星飞行过程中,空间环境的相关数据为卫星姿态控制为三轴稳定姿态, 其中卫星的I象限指向地面,卫星回收舱小头为飞行方向。育种卫星轨道为椭圆形倾斜轨 道,卫星运行在近地点高度为180km远地点高度为460km的轨道上,轨道倾角为63°,近 地点位置在北纬35。附近,卫星飞行15天,共飞行236圈,236圈通过回收区中心。测试 结果表明,本次飞行试验期间空间辐射剂量最大为5.893mGy,最小2.484mGy。平均日剂 量在0.401 0.169 mGy之间。卫星在轨期间种子测温点的最大温度为20.72°C,最低温度 为7.21°C。3.空间试验条件设置本研究中考虑的空间诱变因素为微重力和辐照两个方面。因此设计空间单一辐照、单 一微重力以及辐照和微重力复合因素等三个试验条件。在育种卫星中安放lg离心机,以克服空间微重力的影响,营造单一辐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sphaeroides)spaceQG1.1737-168CGMCCNo.235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红庞欣党磊靳明慧章文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天辰神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