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6019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包括:检测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协议的类型;若检测到所述视联网协议的类型与指挥设备对应,生成所述指挥设备对应的会话初始协议;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转换为所述指挥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发送至所述指挥设备,以便使所述视联网终端与所述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将指挥设备无缝接入视联网应急指挥系统,使指挥设备与视联网终端进行互联互通,保证相关人员能够在应急指挥大厅对应急现场的应急人员实施通讯,提高了应急指挥调度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联网
,特别是涉及一种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视联网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发展,视联网高清视联交互技术在各行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视联网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实现了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远程培训、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视频电话、现场直播、电视邮件、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语音、图片、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通过多种终端设备实现高清品质视频通信实时互联互通。但是,现有技术中会存在部分应急用的指挥设备不支持视频视联网协议交换技术,导致相关人员无法在应急指挥大厅对应急现场的应急人员进行实时通讯,降低了应急指挥调度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和系统,以解决不支持视频视联网协议交换技术的指挥设备无法与视联网终端建立通讯,导致相关人员无法在应急指挥大厅对应急现场的应急人员进行实时通讯,降低了应急指挥调度的效率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包括:检测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协议的类型;若检测到所述视联网协议的类型与指挥设备对应,生成所述指挥设备对应的会话初始协议;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转换为所述指挥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发送至所述指挥设备,以便使所述视联网终端与所述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所述方法中,所述检测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协议的类型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视联网协议是所述视联网终端通过服务器发送的。进一步地,上述所述方法中,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转换为所述指挥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发送至所述指挥设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音频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实时传输协议音频流数据;对所述实时传输协议音频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指挥设备支持的音频流数据,并将所述指挥设备支持的音频流数据发送至所述指挥设备。进一步地,上述所述方法中,所述检测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协议的类型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视联网协议内携带的身份标识、号码、媒体类型中的至少一种,确认所述视联网协议的类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视联网中,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协议的类型;会话初始协议接入网关,用于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视联网协议的类型与指挥设备对应,生成所述指挥设备对应的会话初始协议;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转换为所述指挥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发送至所述指挥设备,以便使所述视联网终端与所述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系统,还包括:服务器,用于将所述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协议发送至所述检测模块。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系统中,所述会话初始协议接入网关,还用于对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音频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实时传输协议音频流数据;所述转换装置,还用于对所述实时传输协议音频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指挥设备支持的音频流数据,并将所述指挥设备支持的音频流数据发送至所述指挥设备。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系统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视联网协议内携带的身份标识、号码、媒体类型中的至少一种,确认所述视联网协议的类型。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系统中,所述转换装置包括:无线集群网关和/或应急指挥调度设备。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系统中,会话初始协议接入网关所述通过注册方式或者路由方式与所述转换装置互通互联。本实施例的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和系统,通过检测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协议的类型;若检测到视联网协议的类型与指挥设备对应,生成指挥设备对应的会话初始协议;并将会话初始协议转换为指挥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发送至指挥设备,实现了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连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将指挥设备无缝接入视联网应急指挥系统,使指挥设备与视联网终端进行互联互通,保证相关人员能够在应急指挥大厅对应急现场的应急人员实施通讯,提高了应急指挥调度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视联网的组网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节点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接入交换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以太网协议网关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视联网采用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所需的服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视、延时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直播、VOD点播、电视邮件、个性录制(PVR)、内网(自办)频道、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语音、图片、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通过电视或电脑实现高清品质视频播放。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下对视联网进行介绍:视联网所应用的部分技术如下所述:网络技术(NetworkTechnology)视联网的网络技术创新改良了传统以太网(Ethernet),以面对网络上潜在的巨大视频流量。不同于单纯的网络分组包交换(PacketSwitching)或网络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视联网技术采用PacketSwitching满足Streaming需求。视联网技术具备分组交换的灵活、简单和低价,同时具备电路交换的品质和安全保证,实现了全网交换式虚拟电路,以及数据格式的无缝连接。交换技术(SwitchingTechnology)视联网采用以太网的异步和包交换两个优点,在全兼容的前提下消除了以太网缺陷,具备全网端到端无缝连接,直通用户终端,直接承载IP数据包。用户数据在全网范围内不需任何格式转换。视联网是以太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交换平台,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大规模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网络视频应用推向高清化、统一化。服务器技术(ServerTechnology)视联网和统一视频平台上的服务器技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器,它的流媒体传输是建立在面向连接的基础上,其数据处理能力与流量、通讯时间无关,单个网络层就能够包含信令及数据传输。对于语音和视频业务来说,视联网和统一视频平台流媒体处理的复杂度比数据处理简单许多,效率比传统服务器大大提高了百倍以上。储存器技术(StorageTechnology)统一视频平台的超高速储存器技术为了适应超大容量和超大流量的媒体内容而采用了最先进的实时操作系统,将服务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包括:检测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协议的类型;若检测到所述视联网协议的类型与指挥设备对应,生成所述指挥设备对应的会话初始协议;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转换为所述指挥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发送至所述指挥设备,以便使所述视联网终端与所述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包括:检测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协议的类型;若检测到所述视联网协议的类型与指挥设备对应,生成所述指挥设备对应的会话初始协议;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转换为所述指挥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发送至所述指挥设备,以便使所述视联网终端与所述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协议的类型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视联网协议是所述视联网终端通过服务器发送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会话初始协议转换为所述指挥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发送至所述指挥设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音频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实时传输协议音频流数据;对所述实时传输协议音频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指挥设备支持的音频流数据,并将所述指挥设备支持的音频流数据发送至所述指挥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联网协议的类型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视联网协议内携带的身份标识、号码、媒体类型中的至少一种,确认所述视联网协议的类型。5.一种视联网终端与指挥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应用于视联网中,包括: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晖王艳辉沈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